80年代美国卖给我国什么武器? 如今美国都后悔不已, 这是为何?

文山聊武器2024-07-02 12:40:58  79

在新中国初期,国际情况复杂,而我国的军工发展也颇具坎坷,大部分武器装备只能求助于苏联。

转机出现在八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与美国经济的滞胀让冷战走向了“苏强美弱”的局面。

为了缓解来自苏联的压力,美国在八十年代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开启短暂“蜜月期”。

中国利用这一机会,从美国引进了一些当时颇为先进的军事装备。

其中一款装备的引进,使得美国至今后悔莫及,直呼“不该”将此技术轻易出口。

敌视难挡中国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熄灭战火,而美国对于新中国仍抱着深深的敌视。

在那个年代,美国的种种举措,如同一座座隐形的壁垒,试图阻挡我国的复兴之路。

他们甚至不惜支援蒋介石,以期让大陆永沉民国旧梦之中。

但是,他们岂能料到,在中华大地上,已经种下了革命的火种。

那是一段铁与火的岁月,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仅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便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势力,蒋介石终被赶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这样的奋斗与牺牲中,新中国站了起来,一片新天地在人民脚下广袤展开。

美国见状,心中虽然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依旧试图孤立中国,用种种手段制造国际压力,希望能让这颗东方的红星孤立无援。

然而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倒转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一直看低中国的美国人认识到了这个东方大国不容小觑的决心与力量。

1970年,中美关系的冰层开始融化。

在尼克松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亦有所调整,召回了原先驻扎在台湾的军舰,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撤军行动,却暗示了美国对两岸政策的微妙转变。

最终,在1979年的新年钟声中,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打开了彼此之间长久未通的大门。

此后,中美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合作领域逐步扩大,我国也开始了对美军事领域的考察和学习。

八十年代,全球经济与政治风云激荡,尤其是在世界石油危机与美国经济滞胀的双重打击下,冷战的天平似乎倾斜向了苏联的强势一侧。

这个时期,苏联不失时机地大举增强其军事力量,其影响力令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与压力。

为了破解这一困局,美国在1980年代初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对外政策的措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之间的一段短暂而甜蜜的“蜜月期”。

在这一期间,中国政府展现出非凡的外交智慧与策略眼光,成功地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当时算得上先进的武器装备。

具体而言,中国从美国购得了24架S-70C-2民用版“黑鹰”直升机和2架C-130运输机的民用版本L-100-30,这些飞机不久后便被投入到中国民航的日常运营中。

此外,中国还引进了4部AN/TPQ-37远程炮兵定位雷达和5台LM2500燃气轮机,这些设备极大地提升了我军的战术与战略能力。

不仅如此,陶式反坦克导弹和霍克防空导弹技术的引入,更是直接促进了中国在这些关键军事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

从这一系列的武器购买可以看出,中国当时不仅仅是在填补装备上的短板,更重要的是,这种战略物资的引进为中国后续的国产武器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在这种“取经”的过程中,我国开始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国产武器战略布局,逐步探索并实现了从武器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为中国军事现代化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中国在八十年代的这一系列军事采购与技术吸收,无疑是在全球战略版图上,为自己谋得了一席之地。

通用直升机崛起

在这个充斥着军事变革和技术革新的时代,全球的军事强国纷纷推行统一装备海陆空军的通用直升机型号。

譬如美国以其SH-60“黑鹰”系列直升机闻名于世,法国则以SA.365即“海豚”系列直升机为傲。

这样不仅大大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成本,更在航空器材储备、地勤和飞行员训练培养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极大地降低了部队装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及训练成本。

中国在这方面也不例外。

在广泛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通用直升机装备建设理念与体系。

1984年,中国向美国引进了功能强大的“黑鹰”S-70型通用直升机,此举标志着中国通用直升机技术的一大飞跃。

该机型虽为民用版本,却拥有中型直升机的全部功能,最大起飞重量达到9.2吨,能外挂3吨以上货物,转场航程超过500公里。

特别是在地形和气候条件极其复杂的青藏高原及西南雪域边陲,S-70型直升机的表现尤为出色。

S-70型直升机在无数次危险航线飞行中不断创造飞行奇迹,成为高原和灾区不可或缺的空中力量。

1995年西藏那曲遭遇五十年一遇的特大雪灾时,S-70型直升机执行了16架次飞行任务,在极端恶劣的高原气象条件下,成功运输了3吨救灾物资,解决了600多名受灾群众的急迫补给和救援问题。

这一事件足以证明其在关键时刻的不可替代性。

在全面的考察、调研和实践后,中国军方认识到轻型直升机直-9型尺寸和性能已难以满足现代战术需求。

因此,中国决定开发下一代通用直升机,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战场的需求,并进一步提升作战效率和战术灵活性。

黑鹰引进为直-20铺路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中,若要说到其中的薄弱环节,非发动机与直升机莫属。

这一领域的艰难困苦,历来令人扼腕叹息。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便开始仿制米-4直升机,从此拉开了直-5的序幕。

然而,数十年间,我们仍旧依赖这款活塞式直升机,不是因为它性能卓越,而是在无可替代之下,别无选择。

在这种技术与资源的双重压力下,直-5被基于原型进行拉伸放大,以期造就直-6型直升机。

这一机型采用的是将手工打造的前机身与直-5的后机身组装而成的方法,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7.6吨,最大载重能力1.2吨。

但由于其采用单发设计,安全性始终无法让人放心,加之试飞过程中屡次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而配套的涡轴-5发动机从首飞至定型竟长达八年之久,直-6最终在漫长的十余年与耗资1.5亿元的研发后宣告失败。

谈及更为先进且体型更大的直-8,其最大起飞重量达10吨,能够运载35人或3.5吨货物。

然而,直-8的设计部分借鉴了法国“超黄蜂”,但由于引进的发动机性能不佳,终究未能满足预期,导致该机型在投入使用后不久便不得不下马。

直至1980年代,随着中美军事合作的逐步深入,中国终于有机会引进了24架S-70C“黑鹰”民用型直升机。

这些直升机配备了比美军使用的T700-700型更强大的GE-T700-701新型发动机,主要被部署于高原地区,直至米-171到来之前,它们成为了高原地区的空中支柱。

此后,S-70C“黑鹰”已成为高原运输与救灾的主力军,它们的表现成熟可靠,仅发生过四起坠机事故。

除了一次因机械故障由美方承担赔偿外,其他事故均因极端气候所致。

对于“黑鹰”的国产化尝试,实际上从引进之初便已悄然展开。

然而,由于科研能力与工业基础的不足,曾有传言称,拆解一架“黑鹰”后重装时竟多出了几颗螺丝,足见仿制的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航空工业逐渐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技术,先后开发了直-9、直-8、直-10等型号,终于铺平了通向直-20通用直升机诞生的道路。

直-20彰显中国实力

在2013年的12月23日,中国航空工业迎来了一位新成员——直-20中型通用直升机,顺利完成了它的首次飞行。

这一机型,若只一瞥之下,似乎与美国的“黑鹰”直升机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然而,仔细辨识之后,便能发现二者在众多细节上有着本质的区分。

虽然外形近似,“黑鹰”仅是直-20众多设计参考之一。

直-20在货舱的高度与宽度上做了显著扩展,其内部载货及装载人员的能力显著增强。

更进一步的改良,直-20采用了先进的五叶桨除冰系统,这不仅提升了机动性,还极大地增强了静音效果,而“黑鹰”的四叶桨在此方面显得稍逊一筹。

直-20作为中国第四代直升机的代表,融合了多项“黑鹰”所未有的关键技术:如电传飞控系统、主动噪声与振动控制等。

这些技术的融入,使得直-20在安全性与操作舒适度上均有大幅提升。

从最初的模仿到现在的超越,直-20的内在机制已与“黑鹰”大相径庭。

探讨通用直升机的设计,常见两种布局,高尾梁与低尾梁。

高尾梁设计利于大型货物进出,却因阻力大而影响机动。

低尾梁虽机动灵活,但由于缺少尾舱门,装载作业稍显不便。

尽管如此,低尾梁的“黑鹰”依旧是美国使用最广泛的直升机,变种繁多,从救援鹰到海鹰,功能多样,表明其改装潜力之大。

直-20的设计理念是创造不仅仅是一架10吨级的通用运输直升机,而是一个能够支撑多种任务需求的中型直升机平台。

在这个平台基础上,可以衍生出覆盖广泛的直升机家族,无论是日常运输、特战搜索、救援、反潜还是电战,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得到实现。

这种设计思路的前瞻性与灵活性,确保了直-20机型的成功。

这款机型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版本,而是走向了一条多系列、全方位发展的宽阔道路。

除了陆军和海军的标准配置外,直-20还特别设计了专用执法型号,广泛适配于边防、消防、警卫等关键部门的多样需求。

无论是执行救灾、抢险、搜救、消防、警备,还是缉私等多种任务,都能够游刃有余。

直-20型直升机的设计理念显然超越了传统,不仅仅满足军事需求,其多功能性的设计使得它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实际操作场景。

这种直升机是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预示着未来它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中最重要、最普及的直升机型号。

在全球范围内,直-20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闪亮名片,不仅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更是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明证。

这种世界顶级性能的直升机,是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生动展示,更是国家智慧与实力的集中体现。

直-20的研发成功,使得曾经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与出口限制的美国人开始对他们当初的出口行为感到后悔,但为时已晚。

中国的科研人员用他们的智慧和不懈努力,已经打破了技术封锁,开创了一条自主研发与创新的路线。

直-20的问世,是技术的突破,是一种国家自信的体现,是中国军工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迈出坚实一步的证明。

参考资料:

陆海空全能选手 直-20型直升机 陈曦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7629.html
0
随机主题
距离发布还有4个月!值得期待吗?要不要入手西安举办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钱江源”点亮“直播之光” 阿里公益在开化开设数字人才基地新手练车最基本最开始需要练习的起步停车,可以循环练习,感受离合器的运用汪小菲状告大S曝森林北爱上汪峰损失大, 活动被取消, 阳光清纯遭质疑, 但不后悔历史重演?海港外援不满被换下:当场与教练组发生“内讧”!亚特兰大勇夺欧联杯冠军,并终结药厂不败神话,温格推行越位新规三星“演唱会神器”半价大甩卖!浦江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赴浦新矿业公司开展运输专项检查刚在火箭试训中表现突出, 今又不希望加盟火箭。情绪时代(2)|你为何而感动: “感动”的记忆与治理内蒙古打掉一个网络水军团伙, 13人获刑爆笑漫画《阿U校园爆笑王》、免费奶茶、雪极星滑雪体验券, 橙柿福利爆款上新 | 橙柿福利珠海一工厂突发火灾, 当地回应: 系仓库着火, 无人员伤亡降温超17度, 新冷空气酝酿, 南北大范围雨水确定, 预报: 连下3天湖人引援新动向: 天时地利人和齐聚, 2年6950万锁定17+11内线巨塔别不信, 甄子丹31年前就该火!欧冠经典!16年欧冠马竞再遇死敌皇马,西蒙尼又一次痛失冠军“摇滚教父”汪峰:音乐学院的高材生,竟被高中毕业的选手给碾压广东男篮出局后三大难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