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正面,也是古代皇族两兄弟为了皇权而互相残杀的典型。李世民一身功勋显赫,文治武功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登峰造极。可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成为他一生抹不掉的污点。作为事件的当事人,李世民和李建成本是亲兄弟,也是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的左膀右臂,为什么会走到兵戎相见的一幕呢?两兄弟之间的矛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为解释上述的问题,我们在两唐书等历史典籍上找答案。从这些典籍中我们可以确定,“杨文干事件”在两兄弟撕破脸皮公开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杨文干事件”之前,两兄弟虽然有矛盾,但矛盾并没有公开,而是各自组建自己的班底势力。李建成作为大唐太子,受到了以李氏皇族为核心的关陇贵族门阀的支持。同时他又是李渊在朝廷中的重要帮手,所以他在朝中权力很大,能够主导长安和关中的朝政东向。有了这些条件,李建成在东宫组建了自己的班底,这便是所谓的太子党。而太子党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便是齐王李元吉,他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亲兄弟,在皇族中也有较高的地位。同时李元吉也曾经随李建成和李世民出征,在唐朝军队中也有较强的势力。
众所周知,李世民的军事才能非常出色,就隋唐战争中的表现而言,仅次于被网友称为军神的李靖。所以他在平定隋末乱世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唐朝江山一半是他打下的。这种彪炳的战绩让李世民在军中话语权极重,几乎达到了拥兵自重的地步。尤其是在洛阳之战中击败王世充和窦建德联手后,他成为了唐朝军队的第一人。因此李世民对自己在军事上的能力非常自信,常常超过李渊和李建成的权限指挥军队,于是引发了各种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逐渐转化了权力之争,最终走上了兵变的道路。
这种矛盾的出现主要是李世民与李渊在唐朝所处战略形势上认知的差别,最终却体现为李世民比李渊更为搞明,战略策划上更加的成功。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则认同于李渊的观点,于是和李世民发生了冲突。
当时唐朝刚建立,隋末乱世还没完全平定,北方的突厥虎视眈眈,东北的高句丽渤海国摩拳擦掌。在这种形势下李渊等人趋于保守的考虑,提出了迁都,避敌锋芒,韬光养晦的策略。对此李世民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剩下的那些隋末军阀不足为惧,突厥势大却并不团结,高句丽和渤海互相攻讦,这些都不足以威胁到唐朝。唐朝应该做的是扫平隋末乱世的残余,整合国家力量对付突厥人。
在治国理政方面,李渊寄望于依托关陇贵族集团治理国家,压制山东世家和江南士族的势力。这个策略本质上是延续了隋文帝杨坚的办法,在隋炀帝初期也是如此。而李世民则表示反对,他希望能够做到三大门阀集团的平衡,然后逐渐削弱门阀集团对政治资源的垄断,降低出现隋炀帝后期那种国家崩溃的风险。从后来贞观之治的情况看,李世民很好的贯彻了自己的政治策略,为唐朝开了个好头。后来李治和武则天延续了这个策略,将垄断中国数百年的门阀政治彻底摧毁,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开了康庄大道。
李渊是唐朝的皇帝,李建成是太子,他们背后有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在朝廷中话语权极重,李世民的政治策略根本没法实施。于是李世民借用临时管理洛阳的机会,在中原招兵买马,逐渐了自己的班底,这便是秦王党。秦王党的成员大多是李世民攻下洛阳后投降的文武官员,这些人随他征战中原、山东、河北等地,成为他的基础势力。而这些人又大多有着山东世家的背景,得到河北、山东等门阀的支持,使得李世民能与关陇集团抗衡。而李世民本人在关陇集团中也有人马,如长孙无忌、杜如晦,这让他对朝中动向了如指掌。
太子党和秦王党成形以后,双方暗中展开较量,矛盾一直没有公开化。李渊在两个儿子中也一直是安抚的做法,并没有太过倾向于哪一方。而“杨文干事件”的发生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也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走上了不死不休的道路。
当时唐高祖李渊到长安以北宜君县仁智宫避暑,由李世民和李元吉陪同,安排了李建成留守长安。在这过程中李渊突然收到外面的情报,说李建成和庆州都督杨文干勾结谋反,已经准备好了兵马器械。李渊大怒,诏令李建成到仁智宫见驾。李建成得到诏令后很惊恐,太子党乱成一团。有的建立李建成立刻在长安起兵,也有人劝他去仁智宫请罪并自证清白,最后李建成选择了去仁智宫请罪。
李建成在仁智宫痛哭流涕的解释,磕头撞地几乎晕厥。李渊还是不太相信,最后将李建成囚禁起来,只给粗浅的食物。然后他又派人招庆州都督杨文干到仁智宫,可传话的人将仁智宫发生的事情泄露给了杨文干。于是杨文干起兵反叛,还攻下了宁州。于是李渊派兵讨伐杨文干,让李世民作为统帅出征,许诺事后封李世民为太子,废李建成为蜀王。李世民大军还没到宁州,杨文干的军队已经崩溃了,杨文干也被部下所杀。李世民只能剿灭残兵后回师长安,提着杨文干的头去见李渊。李渊却没有将太子位封给李世民,而是以兄弟不睦为由大事化小。
这件事情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公开,太子党和秦王党从暗斗变成明争。由于李世民登基后篡改了不少历史,其中包括李渊的起居录,所以这个事件的真相就说不清楚了。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录上都有很大的矛盾,其它的史料出入就更多。而李世民作为最后的胜利者,一贯被认为是篡改历史掩盖真相,所以也被认为是“杨文干事件”的幕后黑手。这种说法受到很多历史学者的支持,包括北宋司马光,近代章太炎等人都认可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是李世民策划了杨文干兵变,将黑水泼给李建成,借机拉太子下马。
网上有很多分析这个观点的文章,逻辑上基本上说得通,但细节上还需要斟酌。尤其是在对李建成是否起兵的评估上,有些说不过去。如果李建成被逼在长安直接起兵攻打仁智宫,那就是唐朝分裂。以李建成在长安的势力,而李世民和李渊在仁智宫只有少许护卫军队,那不是自己找死么?
所以我觉得李世民污蔑李建成的做法还是有些牵强,理由不够充分。李世民是大军统帅,不可能不把军事斗争的结果考虑清楚。从史料上分析,我认为李元吉作为幕后黑手的可能性最大,有渔翁得利的机会。当然事情的发生过程中也出现很大的变数,所以结局并非如李元吉设计的那样。
按照史书的记载,李渊得到的情报是李建成派了自己的心腹给杨文干送盔甲。派去的人是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这两位惧怕叛变的后果,向豳乡的官吏举报了此事。然后这件事被宁州人杜凤上告到仁智宫,引发了后续的事情。这里面最大疑点是,李建成勾结杨文干起兵,为啥不派心腹,而是派了两个中层将领。而这两个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李渊面前,又如何证明是李建成安排?唯一能确定的是尔朱焕、桥公山和杨文干都是太子党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却并不一定是李建成授意。
从事件发生的经过看,李建成和杨文干都没有起兵的准备。否则李建成不会去仁智宫请罪,杨文干的军队也不会半路就崩溃。所以史书中说尔朱焕和桥公山是李建成派去的,这个可能性极小。而这两人是太子党,李世民派人接触的难度也不小。反而李元吉作为太子党的二把手,调动其中的中层将领易如反掌。
李元吉瞒着李建成搞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他还曾经暗中策划刺杀李世民,结果在最后关头被赶来的李建成阻止。李元吉也多次埋怨李建成心慈手软,不敢公开对付李世民,可见他一直都想把矛盾公开化的。因为只有李建成和李世名斗得热火朝天,他才有机会渔翁得利。
这种情况在玄武门之变的史料中就有旁证,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元吉就在齐王府中密谋渔翁得利。当时是李元吉与护军薛宝商议在李世民离开长安前动手,先除掉李世民,再夺取太子位。只不过李世民在玄武门抢先动手,让李元吉的阴谋未能得逞。
如果李元吉有这种意图,他完全可以暗中安排尔朱焕、桥公山与杨文干联系,做攻打仁智宫的准备。这样一来,里应外合之下,李渊和李世民毫无和还手之力。可是从杨文干起兵后的表现看,显然没有做好准备,或者根本没得到这个消息。我猜测尔朱焕和桥公山不是主动投案,而是在路上被官吏拦截查获。
事情上报到李渊后,李元吉发现阴谋暴露,只能想办法掩盖。由于李建成没有起兵,仗打不起来,如果尔朱焕和桥公山被押送到仁智宫,他就暴露了。于是他勾结了宇文颖,让宇文颖把仁智宫的事情告诉杨文干,逼迫其起兵。这位宇文颖正是李渊派去召见杨文干的官员,后来在杨文干军队崩溃后被杀。史书上说宇文颖“性贪昏”,与李元吉交好。李元吉拿钱买通宇文颖,让他想办法善后,这个可能性很大。后来李世民平定杨文干残兵后宇文颖被杀,说法也是相当模糊。一种是被抓回长安,由李渊下令处斩,另一种是李世民当场干掉。
从李渊处置这个案子,将太子府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流放来看,估计宇文颖是被李世民直接杀掉。因为只有杀了宇文颖,才能顺势将黑水泼给李建成。真相大白如果是李元吉的锅,这对李世民好处并不大,还帮李建成处理了一个猪队友。而杜淹在李世民即位后被重用,还赏赐了三百斤黄金,估计出主意杀宇文颖的就是他。
宇文颖死后,事情的真相就被掩盖了,至少没有了直接证人和证据。李元吉的阴谋虽然没有成功,但保全了自己。可李渊并不是傻子,能当皇帝都是人精,回过头来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打算都想明白了,于是干脆各打五十大板。
关于李元吉的完本计划,我想应该是这样的。由尔朱焕、桥公山去联合杨文干起兵攻打仁智宫,杀死李世民,劫持李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自立为太子,昭告天下李建成谋反,废除太子位,让李世民在洛阳的军队入关攻打长安。然后李元吉再调集陇西和巴蜀的军队攻打关中周边,让长安腹背受敌。李建成准备不足,很可能被攻破长安,然后李元吉就顺利上位。在李渊的儿子中,李元吉出了名的残暴不仁,连他的乳母和救命恩人都不放过,所以干这种事情没有心理压力。有了皇帝位的诱惑,李元吉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