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田汉编写的历史剧《岳飞》在延安演出,毛主席看后不禁竖起大拇指:“年轻人就是要多了解一些岳武穆的故事。”
没想到,几年后,毛主席就收到了岳飞后人岳昌烈的信。
岳飞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毛主席崇敬的对象。
1954年清明节前夕,新修订的宪法终于通过审议,毛主席绷紧的神经也得以片刻放松。
毛主席回到了杭州住所。
期间,毛主席去西湖放松,看着周边一座座坟墓,感叹:“这些人真懂得享受啊,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地方。”
随行的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问道:“主席,要不要将坟墓迁走?”
主席回道:“那是最好不过了。”
王芳又试探着问道:“岳将军的墓也在这,您看……?”
毛主席问道:“可是岳飞岳武穆的?”
王芳点点头:“是的,主席。”
“岳将军的墓就不要动了,他是民族的榜样,他有资格。”主席看着远方,深沉地说道。
等到临近清明,王芳到毛主席住所探望时,主席一脸严肃:“清明节我有事,你代我去岳王庙拜祭如何?”
王芳回道:“没问题主席,本来也是打算要祭拜岳将军的。”
主席回答:“那就辛苦你了,不过要记着,多少费用跟我说,从我这里扣,不要花你们的钱。”
岳将军一生戎马,兼具较高的军事和文学造诣,他的后人岳昌烈也并非普通的市井小民。
岳昌烈是岳飞的二十七世孙,肄业于杭州高等学堂,是清末秀才,文采高,写得一手好字。
但好像不少文人都有一身傲骨,秉性古怪,岳昌烈便是其中之一。
他人际关系非常差,每天总是把之乎者也挂在嘴边,当别人和他说话的时候,最后也经常是一脸无奈又愤恨的表情:“夏虫不可语冰,孺子不可教也……”有人想给岳昌烈说个媳妇,但他总是不以为然:“一人足矣。”
久而久之,也就没什么人找他说话,帮他张罗婚事了。
本来,靠着祖上留下的财产,岳昌烈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看到他惬意的生活,旁人也总会羡慕:“不愧是岳将军的后人,身家大,日子过得舒服。”
但岳昌烈并不是本本分分过日子的人,他对文书四宝和古籍的痴迷达到了很深的程度,为此花费了大量钱财,就这样,祖上的财产很快便被他挥霍一空。
不得已,岳昌烈只能搬到一个破烂潮湿的弄堂里,就连床也是用砖头和破木板简易搭成的。
虽然平时不怎么沟通,但毕竟是邻居,是岳将军的后人,所以周围人总会时不时救济一下。但由于长期没有收入来源,岳昌烈的生活终是难以为继,不得已,他打算向毛主席写信,希望能借助岳飞后人这一身份得到一些帮助。
1951年,岳昌烈向毛主席写了一封信,经过桐乡县政府审核批准,信被送往中央。
可当时正值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毛主席事务忙碌,尤其新中国宪法的问题困扰着毛主席:“新中国成立了,宪法也要加紧完善,这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利益。”
见毛主席经常忙到深夜,休息时间都不足,工作人员也就没有把岳昌烈的信上交。
1952年春,得不到回复的岳昌烈再次举笔,向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
不过,当时毛主席正在河南视察黄河。这封信好像又与主席无缘了。
但是,毛主席中途停在了岳飞故里汤阴站,汤阴县县长王庭文便跟随毛主席进行视察。
想到岳飞为国奋战,却落得个莫须有的罪名,毛主席脸上浮现出惋惜的表情,淡淡地问道:“岳将军的后人如何?”
王庭文闻言,立马说道:“岳将军后人没有丢他的脸,觉悟很高,工作很积极。”
听后,作为岳飞粉丝的毛主席连续称赞:“好啊,好啊!”
看到毛主席为岳飞后人高兴,身边的工作人员连忙凑到主席耳边:“主席,岳将军的后人给您写了信,您要不要看看?”
主席回道:“给我写的信,那我可要看看。”
就这样,岳昌烈写的两封信都被送到了毛主席的眼前。
看完了信,主席思考片刻:“能帮就帮一下,我看他的文章写得不错,可以安排个合适的地方发挥特长。”
最终,岳昌烈被安排成为文史研究馆馆员,负责撰写文史材料。他也没有让众人失望,依靠自己的文学水平,很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