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炮兵,不得不提到朱瑞将军。
他是我军炮兵部队的奠基人,一手组建了东北人民炮兵,在辽沈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辽沈战役的转折点是攻占义县,它是锦州北面的重要防御屏障。
而我军要拿下锦州,必须首先攻占锦州北面的义县。
这是朱瑞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中国炮兵的风采。
炮声启胜鼓,烈士铸雄心
朱瑞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奠基人,他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我国的炮兵力量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他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表现,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军事历史。
1937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朱瑞在周恩来的指派下,赴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程潜的政训处工作,积极参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
但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朱瑞和程潜被迫撤至河南新乡。
在那里,朱瑞面对着重重困难,不得不离开政训处,转而投身于豫北师管区,担任教官,致力于青年干部的游击战训练。
朱瑞在豫北师管区的贡献尤为显著,他不仅参与教育培训,更是自发创办了华北军政干部学校。
这所学校后来成为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重要教育机构,被誉为“边区第一所以吸引知识分子为对象的干部学校”。
通过朱瑞的不懈努力,该校培养了约两千名青年干部,这些干部后来成为太行山和华北平原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
朱瑞的贡献不仅限于炮兵战术的开创,他对地方武装的创建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努力在直南、豫北、晋南地区建立了坚实的游击战基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特别是在辽沈战役中,朱瑞指挥的炮兵部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猛烈炮击有效地拉开了战役的序幕。
然而悲剧的是,在这场战役中,朱瑞英勇牺牲,未能亲眼目睹解放战争的胜利果实。
1945年6月,中央决策层有意任命朱瑞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展示了对他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
然而,朱瑞本人却另有打算,他基于自己在苏联接受的炮兵专业教育背景,提出了一个更符合自身专长且对抗战胜利具有实质意义的建议。
他希望致力于人民军队炮兵建设。
朱瑞的这一提议得到了中央的支持,他随即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炮兵学校的代理校长。
当时的边区物资匮乏、环境艰苦。
在这样的条件下,朱瑞展现了非凡的领导力和毅力。
他亲自深入训练场指导学员,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简化复杂的军事理论,使之适应战场的实际需要。
朱瑞的日常工作十分繁重,他深知炮兵对于现代战争的重要性,因此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同时,他还亲自参与学员操作训练和战术演习的讲评。
在他的带领下,炮兵学校的基础设施虽简陋,但教学质量丝毫不受影响。
1945年9月,炮兵学校的首期学员顺利毕业,这1000多名新训炮兵成为新中国炮兵力量的核心,他们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进程,延安炮兵学校也经历了数次更名。
先后被称为东北炮校、朱瑞炮校、军委高级炮校,成为培养我国炮兵高级指挥人才和技术专家的摇篮。
东行护疆土,北起育英才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朱瑞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带领炮兵学校的师生奔赴新的战场——东北,承担起接收日军装备并组建现代化炮兵部队的重任。
1945年末,东北的政治局势动荡,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加紧其军事部署,准备全面进攻解放区。
朱瑞和他的队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国民党的威胁,另一方面则是装备的严重匮乏。
朱瑞与炮校师生经历了长达数千里的跋涉,终于抵达沈阳,但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片失望。
原本计划接收的日军武器因为种种外部因素的干扰而未能到手,新生的炮兵部队面临着装备空缺的困境。
在这样的逆境中,朱瑞将军展现了非凡的决策力和应变能力。
他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行动方针: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务,为处于艰难困境中的炮校指明了方向。
遵循朱瑞的方针,炮兵学校的师生们被编成多个小队,他们分布在东北广阔的区域内,从绥芬河到满洲里,从长春到虎林、瑷珲,深入到日军曾经驻扎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不仅搜集到了遗留下来的日军火炮,还找到了大量的炮弹、坦克、汽车以及其他军用物资。
到了1946年5月,朱瑞和他的团队共计搜集到了700多门各种火炮、超过50万发炮弹、12辆坦克和23辆汽车,还有大量的火炮零配件和其他军事器材。
朱瑞的战略眼光和坚定决心,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他为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铺平了道路,也为东北解放区的军事安全筑起了坚固的防线。
义县攻坚,炮兵风采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如火如荼地展开,东北野战军的第一步行动是围困位于锦州北面的古城义县。
义县不仅因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而被视为锦州的门户,而且由于其防御工程的坚固性,成为了解放军向锦州推进的第一个障碍。
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高达7.6米的城墙,底部宽7米,顶部宽3.5米。
加之外围的堑壕、地堡群、鹿寨、铁丝网和雷区等多重防御设施,形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防线。
守军为国民党第93军的一个师,士兵数量约为1万余人。
在这一重大战役中,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朱瑞的任务是带领炮兵部队攻克这座坚固的城池。
东野三纵(后来的40集团军)在韩先楚的率领下,与朱瑞的炮兵部队密切协作,准备对义县进行全面攻击。
义县之战不仅是攻占锦州的前哨战,更是一次对炮兵部队在实战中功能的全面测试。
朱瑞对这次行动的重视程度可谓到了极点,他认为攻克义县是对即将到来的锦州攻坚战的一次关键演练。
他亲自参与战前的每一个筹备环节,检查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战时不出任何差错。
9月30日,即攻城前夕,朱瑞特地前往他亲手组建的炮3团检阅部队。
在炮3团的阵地上,朱瑞看着一排排威武的150毫米榴弹炮,内心既充满自豪又难掩忧虑。
这些重炮是他心血的结晶,将在明日的战斗中首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1948年10月1日,凌晨的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前兆,义县战役即将打响。
朱瑞根据自己制定的战术原则,精心策划了一场以压倒性火力为主的攻势。
他将炮兵部队的重炮火力集中于义县城墙的一小段,长度仅100多米,通过局部突破迅速摧毁敌防线。
凌晨3时,副参谋长张志毅向朱瑞报告所有炮兵部队已进入阵地,完成射击准备。
到了早上9时30分,朱瑞在确认所有部署无误后,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瞬间,200多门大炮如同觉醒的巨兽,同步开火,地动山摇。
猛烈的炮火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义县的城墙在这强大的火力下终于崩塌,被轰出了一道宽达50多米的巨大缺口。
根据当时参战的步兵团长的描述,“我们的大炮真厉害,根本没有用坦克,还没等其它兵种伸手,就把敌人打得像受了重伤的野兽,接着我们步兵就发起了冲锋。”
炮兵火力在战场上扭转乾坤,为步兵的进攻扫清障碍。
此役是对朱瑞炮兵战术的一次彻底验证,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炮兵的风采,特别是在围城和攻坚战中的独特优势。
这场战斗,最终成为了解放军炮兵力量展示的一个经典案例,永载史册。
炮火映照英雄悲,义县战鼓两行泪
义县攻坚战的胜利在东北战场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然而胜利的背后,却伴随着深重的悲痛。
朱瑞司令员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这位为人民解放事业倾注心血的炮兵司令员,在步兵部队攻入城墙之后,未能听从同僚的劝阻,决意亲自前往战地。
朱瑞之所以坚持要前往前线,是因为此次义县战役中首次投入使用的150毫米重炮。
这批重炮在穆棱县八面通镇经过加工和维修,未经过试射就直接运往前线,射击效果的未知使得朱瑞心怀忧虑。
他担心,如果不亲自检查炸点,一旦步兵部队为扩宽攻城口而破坏了原始炸点,便无法准确评估炮击效果,而无法为后续更为艰巨的锦州攻坚战提供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朱瑞刚想走出指挥部时,警卫便提醒他,“首长现在还是先不要过去的好,现在还没打扫战场。”
可朱瑞去意已决,此时他的心里仍然想着一定要获得火炮性能的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让解放军在之后攻打锦州时,更加有底气。
于是朱瑞对警卫说:“无碍,我们可以一起打扫战场嘛。”
说罢,朱瑞便是走出了指挥部。
朱瑞和随行人员沿着城下一条低洼的马车道前进,正当他们小心翼翼地行进时,一阵猛烈的机枪扫射突然发起。
敌军暗堡隐藏在厚实的城墙内部,从外观几乎难以察觉。
朱瑞和同伴们迅速卧倒,所幸地形之低助他们一时避过一劫。
危机时刻,朱瑞察觉到一个同志由于卧倒位置较高,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于是他本能地伸手拉拽对方,试图将其拉到更安全的位置。
然而,就在这关键一刻,不幸的是,他们触动了一个埋藏已久的地雷。
地雷爆炸的瞬间,碎片致命地击中了朱瑞的心脏,这位年仅43岁的炮兵英雄,就此倒在了解放事业的征途上。
战后,四野三纵韩先楚司令员在得知朱瑞的牺牲后,痛心疾首,眼泪瞬间落了下来。
的确,义县战斗以全歼敌人一个精锐师的战果光荣胜利了,可朱瑞的牺牲对于我党来说损失太过惨重了。
韩先楚难忍自责,泣不成声:“我对不起党,我没有保护好你……”
毛主席在接到东北野战军的报告后,对朱瑞的牺牲表示极大的哀悼和重视。
他陷入了长时间沉默,表达了对这位炮兵英雄深深的敬重和缅怀。
朱瑞的牺牲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的巨大损失,他的英勇奉献和牺牲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解放军战士。
朱瑞的生命虽然戛然而止,但他的精神、他的贡献以及他对我军炮兵事业的推动,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军史和人民的心中。
如今的中国的和平与安宁,是由朱瑞和无数如他一般的英雄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
参考资料:
揭开朱瑞牺牲的历史之谜
赵艳
“炮兵之父”朱瑞:辽沈战役中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颜梅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