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尤其对于极其消耗脑力以及体力的军事领域来说,军事接班制度非常重要,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蜀汉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剧,只要一出现,大概率也就是这个国家要衰亡的前兆。
我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军事接班人的培养与建设。在党的不同阶段,我党唯才是举,量才而用,每一个战略阶段,都有不同的军事接班人充分发挥军事天赋。
红军时期,徐向前军功最大,特别是1934年到1935年为期十个月的反六路围攻战役,累计歼灭敌人8万多人,是红军大兵团指挥作战的杰作。
八路军抗日时期,彭总的军功最大,发起百团大战,歼灭日军人数就有2.9万,是我军让敌人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这种战功相比国民党前沿抗日,也毫不逊色。
解放战争时期,林总和粟裕的军功最大。林彪四野的百万大军从东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南端的海南岛,对我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粟裕在整个中原的解放军几乎已经步入死局的情况下,利用“神仙打法”绝境逆袭,力挽狂澜。
可以说,不同时期,我军都有军事接班人大放异彩,相反国民党就不是如此。
抗日战争时期,国军是“黄埔前”一代的指挥官挑大梁,李宗仁、薛岳、卫立煌等,这些人大多是在黄埔前就已经成长为成熟的军队指挥官,他们那时候的军事指挥能力也能应付当时的战场形势。抗战中国军打的最牛的两场,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和薛岳指挥的长沙会战,你会发现他们都很相似。封闭战场、已知进攻规模和路线,提前埋伏。
但解放战争时期,形势已经大变了,大规模的运动战歼灭有生力量,不可能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固化战争,机动性极其强。林总打仗神出鬼没,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可以在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四处出击。粟裕打仗也一样,他甚至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下个该打谁,几万人的纵队,可以随时更改行军路线,只要能吃掉对方,主战场在哪都行。
很显然,薛岳等国军老一辈军事指挥者已经不适应于新时代的变化,只能被我军追着虐打。但这些老人还是下去得太慢,掌控了战争的实际指挥权,而我军这边,黄埔新一代已经全部接班,成为战区主将,因此,国民党失败命运已然注定。如果能把杜聿明、廖耀湘、邱清泉、胡链、黄百韬、李默庵这些人在47年之前提拔成战区主将,说不定还能打的更好看一点。
殷鉴不远,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虽然我军能打的有很多人,但老将大多凋零了,许世友当年也74岁高龄了,如果不是十年动乱,军中后继无人,让许世友高龄出征,也很不应该的。因此,我们永远要有超前的眼光,培养好军事接班人,以新思维应对新局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