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流放到底有多严重? 看看古代这些“热门”流放地就能明白

谈谈旧历史2024-07-02 18:28:52  57

“斩立决?” “流放。”

“去哪?” “宁古塔。”

“那不还是个死吗?”

在古代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流放宁古塔”。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捡了一条命,不用死的“流放”看似是要比死刑好上不少。但实际上,在许多古代人眼中,这流放宁古塔,还不比来一个“斩监候”呢。

甚至有些人在听到被判流放宁古塔后直接撞墙自杀,比需要秋后斩杀的“斩立决”,都要立即。

那为何能保下一命的流放宁古塔,会让那么多人害怕?被流放到其他地方会不会稍好一些?

一、流放宁古塔

要说流放地的恐怖,一般离不开当地的地理环境如何如何。宁古塔位于东北黑龙江,属于季风型气候。因为周边地势平坦,无山峦高峰的缘故。每到春季,宁古塔地区都会刮起巨风,风大的时候,连眼皮都不好睁开。

到了六七月,这里又会下起连绵阴雨,常常一下就是十几天的功夫。雨水多的年份,更是一个整月都难见到太阳。

而宁古塔地区,难熬的还不止是大风和阴雨。在这里,最让人呆不住的,还是低温。在清史稿记载中,宁古塔地区一过七月,气温就会直接骤降,不过八月下旬,天上就开始飘起鹅毛大雪。到了九月,河水就会冻结,每曾大雪后无法融化,铺到地面都成了一层层的坚冰。寒冷一来,便会持续到明年二月,接着又会起风,下雨,气候十分恶劣。

至于恶劣的原因,则是由于在清道光年前,地球处于小冰河时期,当时全国范围内的气温,都要相比现在低很多。以现今宁古塔所在的海林市地区,十一月步入零下而言,清朝这一记载极有可能所言非虚。长时间的寒冷,阴雨,大风,这别说是古代人了,就是放到现代,有诸多科技设施,也会是一个不宜居住的地带。

而在没有科技辅佐的古代,在寒冷的宁古塔冻死的人,历来不在少数。因极端天气而生病的,更是多如牛毛。

且流放到宁古塔,这些天气地缘因素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让那些被判流放宁古塔的犯人新会俱灭的,还是来自于人。

首先,就是在去往宁古塔的路上,需要走大约三千里地。期间,都需要有两个衙役,来看管犯人行走。因为被流放者身份是犯人的缘故,一路上衙役对这些前往宁古塔的人是极不客气。能打是绝对不骂,能骂是绝对不说。

如果家里侥幸没被抄家,兴许还可以拿些银子贿赂下这些个爷。但倘若在发配前,把家给抄了。那在路上等待着的,可就是衙役一路的鞭打了。就算被打死在路上,那也纯属是一个活该,怨不得这些衙役。

除开挨打受气外,一路上也是吃不好睡不好。如果侥幸活到了宁古塔,那也不是什么厄运的结束。事实上,被流放到这里的犯人,比起说是人,其实更像是以前的奴隶,在宁古塔基本不享有什么人权。发配到这里,除开作为刑罚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这里的军队提供劳力。

在宁古塔的犯人不仅需要日夜从事重体力劳动,经常在凌晨四点时就要起床干活,一直干到晚上。到了庄稼收获时,还要将大部分的粮食上交给军队。留下的粮食不说吃饱,饿不死都算难得了。如果有什么事情顶撞了当地的军爷,轻则重打一顿,重则直接砍了都不是少见的事情。

对于那些带有妻女的犯人,被流放宁古塔更是堪比地狱的结局。相比较被被判死刑,唯一的好处就只有还活着而已。

且一般犯人被判死刑,都会直接关押到京城,这对于那些曾经的朝廷大员来讲,还算稍微有一些运筹的空间。距离皇帝跟前也近,指不定哪天高兴,就被放了也说不定。在监狱里待着,也不会像在宁古塔一样,被驻防的边军一言不合的砍头。

如果运气好,能碰到皇帝大赦天下的话,在牢里的死囚也是可以被直接释放,恢复自由之身。而宁古塔的流放犯人不仅地处偏远,难以在第一时间知晓消息,即便知道了,也需要长途跋涉的走回去。且可能还会有边防军队不放人走的情况发生。天高皇帝远,正是谁也管不到的地界。

对于那些犯了事,但还有影响力的大员来说,虽然在宁古塔也不至于受到太多虐待。可放在京城牢里,只要不是敌对的官员太多,也是能比较享受的度过“余生”。但能不能活下去,就全看运气了。

二、流放岭南

因为不同朝代发展不同,面积疆域也有大有小的缘故,流放地也会随着时代变迁发生改变。像是宁古塔地区,就是限定于明清时期的流放地。在明清之前的唐宋时期,朝廷流放犯人时,往往会选择岭南、黔州、房县这些地界。

与流放宁古塔,本质上是给边防军提供劳动力不同。岭南、黔州、房县这些地区不位于边疆,没有驻扎的边防军队。被判刑流放的犯人,在最基本的待遇上,还是享有一定的人权,不会出现被边军随意砍杀的问题。

被流放到这些地界遇到的主要问题,还是路上的衙役以及流放地的气候问题。不过在唐宋时期,单纯被判流放的犯人,所担的责任,还远不如清朝“流放宁古塔”那么严重。在流放路上的死亡率,要比明清时期低上不少。

还有许多像是苏轼,汤显祖,刘禹锡,这些当时的名人。即便在朝堂上遇了冷,被皇帝流放到岭南,但终归还是有一些影响力在这里。路上的流放路虽然一样艰苦。可只要不发生像武松那样的,被人特意叮嘱要“整”上一番,在路上也大多会相安无事。

可以说唐宋时期的流放岭南,和明清时期的流放宁古塔,还是有着一些本质上的区别。流放岭南地界的人,许多都还没有被打上罪人的标签。和让人闻之色变的流放宁古塔相比,到能算得上温和。不过从岭南到宁古塔,不宜人居住的气候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在唐宋时期,文明聚焦发展的地方,还是在中原地区。像岭南地界所在的广州以及广州以南地区,在唐宋时期都处于未开发完全的地带,交通不便,难以运输。

且能被流放到岭南的,也大多是在中原,或者在北方生活的人。在经历一路的颠簸后,很难适应广州与中原地区的气候差异。身体掉转不过来,再加上被流放的失意,就很容易在到达后生病。一生病,在交通不便的岭南地区,又难以获得很好的医治条件,弄不好就会死在当地。

即便是侥幸逃过了气候的陡然变化,在岭南地区,也很容易遭受到毒蛇毒虫的袭击。加上当时的岭南地区未经开发,空气潮湿沼泽众多,有各种有毒气体。在春季瘴气浓郁时,就很容易因为瘴气害病。到头来还会受限于医疗条件,一命呜呼。

不过在岭南地区的劳动收获,除开交予朝廷的纳粮之外,却是不需要格外的缴纳税负。只要不闹深刻旱灾洪灾,在生活上还是会轻松不少。除开依旧受当地官府的管控外,和当地的普通民众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至于生活过不过得去,那就全看当地的发展水平了。

像是岭南再往南一些的海南岛,也是岭南流放地带所属范畴中。再宋代时,海南岛的发展和原始社会也差不了太多。这自由度有是有,但日子好不好过,就难说了。

三、流放黔州

相比较流放岭南好上一些的,就是如今位于四川重庆地带的黔州了。黔州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被北周划分了行政区划。在隋朝时期,又将彭水县设立成为黔州府衙。相比较岭南来说,这里虽然同样的不太富裕,交通不便。但开发程度,却是要比岭南地区好了不少。

黔州在气候方面,与中原地区没有差出太多,瘴气较少,处在盆地大多地势平坦,适合耕种。在这些流放地中,算得上不错的去处了。

不过在古代能流放到黔州的,可都不是什么一般的人物。像是开创流放黔州先例的,就是唐太宗时期的太子李承乾,之后像是长孙无忌,唐太宗第十四子这些个皇亲贵胄。在唐朝往后,被发配到这边的,也大多是一些权贵,和一些重要大臣。是真正往来无白丁的流放地。

这身份提上去了,在去往流放的路上,也是自然不会有衙役的刁难。当然,万事都离不一个人。这种身居高位的,一旦落势,被人针对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在路上也是难保会出现什么危险。

到达流放当地后,也是很有可能会被政治上的对手,买通当地的官员来频繁的针对。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不堪受辱自尽而死。像是长孙无忌,就是在武则天的威逼之下,自缢而死。除此之外,因政治对手逼迫而死的,在历史中也是绝对不占少数。

结语

其实对比“流放宁古塔”,在唐宋时期更为相近的,就是发配充军这一个惩罚。同样的路上艰难,身份低人一等,还容易当填线宝宝。而流放岭南,流放黔州这些,虽然也十分危险,很容易死在路上,或者流放地。但与宁古塔相比,还是要温和不少。

不过要说的话,都不是什么好去处。毕竟好好的,谁想被流放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1695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