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
17万的宝马?!13万的奥迪?!
BBA纷纷跳水。
前不久,#宝马腰斩式大降价#冲上热搜,曾经35万的宝马I3,现在也守不住了。
如今部分城市“裸车价”只需17万元,最高优惠18万,车价和优惠倒挂,暴露出如今豪华车市场的窘迫。
I3作为宝马最便宜的纯电汽车,降价换量是正常市场行为。
但指导价和优惠价对半砍价,看得出来宝马也是很急了。
这就不得不提国内汽车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方面,国产高端品牌如理想、蔚来和极氪等,其售价达到30万元级别,不仅频繁出现在豪华车销量榜单上,而且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仰望,更是以百万级的价格定位,吸引了众多目光。
另一方面,传统豪华品牌如保时捷和凯迪拉克等,却面临价格战和销量下滑的双重压力。
保时捷Taycan刚上市不久便遭遇降价,尽管降价速度令人瞩目,但销量低迷导致经销商纷纷退市。
凯迪拉克CT4,这款曾经售价25万元的后驱豪华轿车,价格暴跌至14万元,却仍然面临长达两年的库存积压问题。
豪华品牌以价换量收到了一定效果。
上周豪华车榜单中,奔驰超过了特斯拉位居第二,宝马则成为第一。
品牌豪车降价背后套路
经济放缓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传统豪华车品牌纷纷降价:
消费者因经济压力而更加谨慎消费,或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新能源汽车。
销量下降导致经销商面临库存积压,加之品牌战略调整,如推出新车型、扩大市场份额等,使得旧款车型不得不通过降价来促销。
这种降价策略又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观望态度,促使经销商进一步降价,最终导致传统豪华车品牌出现大规模的价格跳水现象。
在燃油车时代,豪华车以其卓越的动力、尖端技术、宽敞空间、全面配置和高昂价格,被视为汽车工业的巅峰之作。
然而,随着传统豪华车价格的大幅下降,与普通家用B级车价格相近,人们不禁质疑,它们在配置、空间、技术和动力等方面是否仍能代表汽车工业的最高水平。
然而有质疑的声音必然又会有验证。
2024年央视3·15晚会揭露了宝马部分车型存在的传动轴问题。
节目中,部分4S店虽然承诺免费更换传动轴并提供200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但并未承认这一问题为设计或制造上的缺陷。
对于那些刚购买新车的车主,这样的维修不仅意味着车辆刚到手就要面临价值缩水的风险,也是他们最终选择向央视晚会反映问题的关键原因。
媒体对传统豪华车品牌售后服务中的推诿现象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问题处理流程:
"车辆故障出现—消费者与4S店协商—车辆留置检查—检查无果—消费者要求退换—厂家或4S店不予理睬"。
这反映出一个普遍问题:当车辆出现问题时,制造商往往将责任推给经销商,而经销商又将问题推回给制造商。
“品质没保障,傲慢成习惯”成了传统豪车品牌售后的真实写照。
甚至形成了套路。
集体降价为销量走得通吗?
近年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日本车企在燃油车时代打造的“皮实、省油、耐操控”等优势正在消失。
有专家认为,光环下的自大和新能源车崛起引起的焦虑是这次集体造假的诱因之一,或许会为日本汽车制造业走下坡路埋下伏笔。
而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他们认为,包括日本豪华车品牌在内的传统豪华车品牌应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他们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只是外部因素,真正导致传统豪华车在国内市场衰退的,是它们在配置、空间、技术、动力乃至营销策略上的不足。
“单纯依靠降价来提升销量,而不从内部寻求根本原因,这种做法只是短期的刺激,缺乏长期可持续性。”
豪华车集体降价跳水,只是一针销量兴奋剂罢了...
写到最后
近日,比亚迪发布的全新宣传片《奔跑吧,中国足球少年!》中放出了这样一张图片:
一句“曾几何时 中国汽车还不如中国足球”的标语让网友感到既好笑又感动:
仔细想想,国产汽车的发展之路确实长满了荆棘。
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容易,既离不开每一个国产汽车品牌的努力,也离不开每一个消费者和关注者的支持。
消费者愿意支持任何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无论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
豪车品牌的大降价、合资车的销量下滑、新能源的你追我赶,都说明了同一件事:
市场很公平。
本期小P互动:
外资车纷纷跳水背景下,你会选择国产还是外资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1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