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啊,连诚亲王胤祉都不敢干的事,一个混混出身的李卫为何就敢了呢?在《雍正王朝》全剧中,让我听到最为“嚣张”的就是李卫这句话:“小爷我十一岁就跟着皇上,现任江苏巡抚,李卫!”
《雍正王朝》中,李卫原本是一个小叫花子,当年雍正下江南筹赈的时候,巧遇了狗儿、坎儿和翠儿,带回四爷府邸当下人。李卫改头换面,从乞丐升级到胤禛府邸最为看重的奴才,后来,又派他去四川监视年羹尧,就这样,正儿八经步入了官场之路,之后又一步一步成为朝廷的封疆大吏。
如果没有雍正的赏识,可以说,李卫可能早就饿死街头了,就如李卫所说的:没有四爷,就没有我李卫的今天,四爷就是我的本,如果忘了四爷,我这个树枝尖上的叶子,也就没了根,就会枯死。”
李卫的聪明,就连很少夸人的邬思道都说“孺子可教也”。所以李卫忠诚雍正,只要是对雍正不利的,哪怕搭上他自己这条命都在所不辞!正因为有这种超出寻常的主奴关系,李卫才敢越权出兵,带兵把科举考场围起来,搅乱考试。
李卫究竟有多“嚣张”
雍正皇帝本想通过首场开科取士,但在科考过程中,时任副考官李绂发现了考题泄露,和主考官张延璐争论无果后,气急败坏去找三王爷胤祉帮助。
三王爷胤祉自从夺嫡事件后,就一心投入研究学问,不想再掺和其中,因为他了解雍正的脾性,管不好,有可能会触怒雍正,搞不好连自己都搭进去。但是李绂是他最为看中的读书领袖成员,又不能袖手旁观,急得抱怨一句:我说啊,你没事惹这麻烦干嘛,也只有你有这么大的派头。
以三王爷胤祉多年的政治生涯和敏锐地判断,他建议李绂放下“名士”派头,去找李卫帮忙,李绂在犹豫不决,诚亲王胤祉又跟他急眼,这事除了李卫外,没人能敢办。
那么同样是出身潜邸,李绂为何瞧不上李卫?
在清朝时期,不是正途进来的官员向来不被科甲出身的官员放在眼里,而李卫和李绂进入仕途不同,一个是“走后门”当的官,一个是通过科考当的官,一个是目不识丁的混混出身,一个是读书人的精神领袖,李绂瞧不起李卫,情有可原。
不过,李卫也有给出近乎对李绂的讽刺话语:
“认识这是谁吗?这是读书人的领袖代表!这是大清官啊,李大人,今到我这府来,真的给我李卫面子啊!”
所以李绂在三王爷胤祉的指点下,放下身段,拿着拜帖来求见,这说明,李卫的朝野地位和在雍正心中的位置在三王爷胤祉的眼中,属于非同小可。
而且李府的下人连看都不看李绂一下,就要将他拒之门外,这样更是直接表现出李卫平时的“嚣张”。
另外李绂建议李卫派兵去伯乐楼搜查证据,可李卫直接说带兵搜查考场,就连李绂这个读书人都对这个混混出身的李卫佩服不已。
而且别忘了,李卫是刚刚升迁“江苏巡抚”,回来京城述职的,是属于外放官员,一般情况下没有皇帝的允许在京城是不能有宅院、府邸的。但李卫不但有了,而且府上的配备极为完善,不仅有自己管理的队伍,还拥有相当数量的兵丁。
由此可见,李卫虽然只是主政江苏一省的一把手,并没有跨省办差的权力,但他背后有个谁都不敢惹的靠山,不管做什么事,都得到宽宥,想必他的大名早已横行官场乃至横行朝堂的大人物了。就连廉亲王胤禩都感慨:李卫一个小叫花子都成雍正的心腹大臣了!
可就算如此,李卫就敢不汇报,不请旨,就直接带兵闯入考场,搅乱考试吗?
而且张延璐也给出罪行的警告:
“你们擅闯考场,不要命了?没有皇上的旨意带兵搜查考棚,无论是主从一律要杀头的!”
“擅自派兵、擅闯考场、擅自搜查考棚”,换做谁触犯哪一条都要被杀头的,但李卫一次性全犯了,更为关键的是张延璐还一遍遍“普法”,张廷璐非但没把李卫唬住,反而被李卫正面的回击唬住了:张大人,你可吓着我了!小爷我十一岁就跟着皇上,现任江苏巡抚!现在你知道了,吓不着我李卫了吧!你们都听好了,仔细给我搜!
这些话不光能证明李卫的“嚣张”,也暗示他不是被吓大的,还直接带出了上述的疑问:李卫作为一个回京述职的地方官,为什么会派兵去考场抓现行?
就是因为在李卫心里,雍正才是他的天地,雍正叫他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对有损雍正统治根基的事情,都会鼎力相助。比如,后来“曾静事件”,李卫为了替雍正出口气,把曾静暴揍一顿是一样心情的。
那么,如果搜查不出任何证据,闯出大事,他怎么向皇上交代?当然,李卫有底气,但绝非毫无根据的“嚣张”才有的。
李卫派兵包围考场,绝非只是凭“嚣张”
李卫能从一个小乞丐做到封疆大吏,不只是凭“嚣张”,还有他的聪明和胆识。比如“山西诺敏案”,李卫一听诺敏只用了半年时间还上了三百万两官银,马上就猜出背后肯定有猫腻:“这事透得有点邪呀!”
所以李卫也想到了此事非同一般:
一是李绂放下“名士”的派头前往他府上请求帮忙。注意,李绂手里还拿着拜帖,这足以说明李绂对此事是相当重视的,而且李绂乃读书人的领袖,敢冒着摘官帽的风险把事情捅出来,他李卫有什么惧怕的。
二是担心有人又使花花肠子欺骗主子。他自己是底层混出来的,那些花花肠子,他怎么会不知道?“诺敏事件”已经让主子出丑一次了,作为雍正的潜邸最忠心的奴才,他必须第一个站出来查证、制止,以免再一次闹成天大的笑话。
三是更关键他既有胆识,手里又有兵。李卫作为巡抚是有一定的兵权的,并且在历史上总督和巡抚都是有兵权的。清代有制度,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等都有几班戈什哈,就相当于随从侍卫,就像包青天身边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一样。
而在剧中有一桥段,图里琛和山西诺敏斗智斗勇时,诺敏作为山西巡抚,也是有几班戈什哈的,要不是图里琛在千钧一刻,把几个久经沙场士卫上身、和自己“粘杆处”管带身份亮出来,恐怕诺敏早就命他的几班戈什哈收拾图里琛了。
那么李卫作为就任江苏巡抚,手里同样也有几班戈什哈,保护他的安全。在李卫回京述职经过山西时,邬思道指点田文镜,让他立刻带兵封了山西的藩库,田文镜表示,他只带几个随从,并无一兵一卒,要封山西的藩库谈何容易。邬思道不紧不慢地说:“诺敏能借到银子,你就借不到兵了?”
说完邬思道面对李卫哈哈大笑,这也在暗示田文镜,诺敏是巡抚,李卫不也是巡抚吗,不仅有一兵一卒,还有皇上这个大靠山。
其实,借兵封山西藩库和带兵封科举考场,本质都是一样,如果换别的巡抚,还真的不敢冒险,肯定掂量掂量后果。但是李卫不同,他是雍正的心腹,对雍正忠心耿耿,只要对于雍正不利的,他绝不会袖手旁观。
所以说李卫做事,从不捏手捏脚,就如他自己一句话:“抄家伙,跟着老子我拿人去。”就这么一个“嚣张”的奴才,雍正对他还是百般容忍,可见,雍正对他有多恩宠了。
结语
其实,李卫作为一个回京述职的地方官,擅自派兵包围考场,有着“嚣张”的底气,更有他的理性分析、做事果断、聪明的判断。李卫从十一岁就跟着雍正,对雍正忠心耿耿,关键雍正对他也是很信任。自从离开府邸,外放任职,李卫就不再是“狗儿”了,而是极有高政治智慧的“雍正宠臣”。
—End—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1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