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文史 || 遂平县悠久厚重的治水史

豫见文史谥号谈2024-06-30 16:35:59  119

千年古县——遂平,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南北两岗相夹,地势形同簸萁。汝河,奎旺河纵贯全境,历来水灾频繁。

自明朝以来,遂平特大洪水有七次,其中以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及1975年洪水为最,堪称千年一遇。

史志记载,明万历二十一年,春夏淫雨,历秋愈甚,势若倾盆,汝水横溢,舟行于途,人栖于树,田禾庐舍破坏殆尽,百姓淹死甚多。七五八大洪水的情景前有记述,不再详说。

千百年来,遂平人民依靠勤劳的双手,修筑堤坝,疏浚河道,抵御洪水的侵袭。他们的努力,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水利遗产。

【汝河治理】

汝河是遂平境内最大的河流,盛产黄沙,为遂平一宝,但它也给遂平造成不少洪水灾害。

根治汝河水害是自古以来遂平人民的迫切愿望。在封建时期,淹怕的灾民遇到洪水暴涨,便抬着整猪整羊,带着烙馍油饼,纷纷到河边烧香磕头,把供品扔进激流,祈祷"龙王饶恕"。一些贪官污吏假借治水之名,乘机搜刮民财,建庙宇、塑河神、愚弄百姓。

也有一些地方官集资治河,明朝万历五年(1577),汝河决堤80余处,知县徐世隆捐奉雇工,倡导筑堤。河堤筑成,高两丈五尺,阔一丈五尺,堤上植柳树数千株,并在城南善庆桥旁(今南关大桥西)建大王庙一座,"以镇蛟龙"。

古代人民在汝河治理中,有些堤段修筑得相当坚固。明朝天启末年,曾任云南道御史官的李本固(汝南人)调信阳、南阳官兵到遂平东柳庄寨,协助百姓修筑汝河堤。

堤高两丈,宽四丈,长二里,堤上木桩打眼灌水,一个时辰不渗。彻底治理了这段遇洪则溃的堤防。后人把这段河堤称为“天官堤”。1951年夏洪水超过“天官堤”一米多高,“75·8洪水”中县境内60%的汝河堤被摧毁,而这段“天官堤”在多次洪水中均岿然不动。

长期的封建统治与近百年来的军阀混战,使汝河不能有效地综合治理。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县委、县政府于1950年5月2日至24日,组织民工5611人,自城西关吴楼至汝南王桥寨36.6公里的汝河堤上,培堤10.8公里,做土方4.4万立方米。

1951年春修复汝河下游险工李集、杨屯、张湾、杜赵四处。同年4月,遂平奉命组织文城、诸市两区民工4000人,参加板桥水库修建工程,以拦蓄汝河上游洪峰。

1952年遂平又调集6个区1.3万民工,修筑板桥水库大坝,麦收后结束。

1953年板桥水库大坝加固工程,遂平再次出工2000人,将1702米的土坝堤内平均铺块石护坡0.5米,翌年春完工。

1953年冬,遂平对汝河中游培堤及中下游险工加固,并对其支流孙沟、魏家渠进行治理,共做土方17万立方米。

1954年组织民工3200人整修月儿湾险堤,并对其支流李秀河、阳丰河进行筑堤,完成土方5.5万立方米。

1956年汝河修复工程参加干部78人,民工8869人,投资1.81万元,共做土方9.5万立方米,超额4.3万立方米。

1963年冬至1964年春,县汝河修复工程指挥部动员石寨铺、车站、褚堂、常庄、张店、和兴、玉山、关王庙、阳丰9个公社7622人,整修西起孙沟、东止遂汝边界43.74公里的汝河堤防,总计投资73.16万元。

1965年汝河河道岁修工程中,将汝河两岸30公里长的堤防雨淋沟等,按社队所属堤段,分段进行整修,维修涵闸3座,新建1座,总计完成土石方7.5万立方米。

1966年冬,北汝河第三期治理工程开始。县成立了工程指挥部,组织文城、车站、沈寨等12个公社2.45万民工,1967年夏完成汝河大于张分洪道工程。

1967年冬至1968年夏汝河疏浚培土工程结束。到1975年,汝河共建桥梁4座、涵闸13座,安全行洪量达到2800立方米/秒,相应保证水位为65米。

从1955年板桥水库建成到1975年20年中,汝河除1963年常庄公社杜赵堤防陷坑决口一次外,无发生其它决堤泛滥事故,内涝灾害减轻。板桥水库水电事业迅速发展。

“75.8洪水”使汝河治理工程遭到毁灭性破坏。洪水过后,县成立汝河、奎旺河恢复工程指挥部,动员全县15个公社5.29万人,于是年11月20日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堵较大河堤决口80余处,长4.55公里,修复左堤57.5公里、右堤52.9公里,治理总长110.4公里。

1982年7月,汝河洪水超过设计标准0.7米,大部分支流溃堤,干流十几处决口,大石桥以下干流基本安全,显示了恢复治理的效果。

为提高防洪效益,是年11月,县汝河、奎旺河修复加固指挥部组织9个公社2.07万人,加固汝河左堤东起京广铁路、西止阳丰河北堤邵屯,全长18.6公里,国家投资62.2万元。

1983年至1984年,完成左堤尾工2万立方米。1983年春,为确保火车站各单位物资财产安全,从汪庄后汝河堤防向南,沿曲线向东至京广铁路路基修筑浆砌石防洪堤一道,长970米,投资21.6万元。

1984年水利局施工队承修汝河张赵庄混凝土护坡,长200米,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桩,共下桩110根,投资12.3万元。1985年新修混凝土护坡7处,长760米,整修桥涵7处,总投资76万元。

奎旺河治理】

奎旺河源于县西山区,跌差大,水流急,每逢汛期洪水暴涨,水势凶猛,奔腾直下,河道决堤事故经常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仅次于汝河。

古代人民对奎旺河进行过多次治理,明朝天启元年春,遂平知县胡来进从城东北吴家桥至梁湾西开挖奎旺河分洪道(名曰玉带水),深两丈,导石羊河和孟家湖坡水入汝河。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县金忠济组织民治理吴家桥至靳家桥一段河堤,筑成南堤6411丈,北堤6830丈。又于堤外各开引河一道,深5~6尺,以分水势,并选派忠诚老练百姓42名,每人管理河堤300余丈。

1939年(民国28年),遂平县长袁森组织民工,西起半坡店的三岔口,东至遂蔡交界处,将奎旺河下挖三尺,河底加宽一丈,疏浚河道50里。但这些局部治理工程,均未根治其水害。

建国后,全县人民对奎旺河进行以疏浚、筑堤、分洪为主要项目的综合治理。

1950年春,县成立治河指挥部,组织7个区1.85万人,对奎旺河(牛洲村东至县边境长3.7公里)、南柳堰河(奎旺河入口至上蔡县蔡埠口12.74公里)进行疏浚治理,59天共做土方27.73万立方米。

1951年春,县成立治淮总队,组织8个区1.19万人,疏浚治理奎旺河姨娘庙至前炉段,作工70天完成土方45万立方米,建闸7座。并在前炉东沟通石羊河人奎旺河,当石羊河水位高时,可分洪入奎旺河,水位低时仍走原道。

1953年冬根据当年水位,对奎旺河中游做了堵口培堤工程,1954年1月至3月24日全部结束。

1955年春动员民工6000人,对奎旺河中段培堤完成土方62万立方米。1957年修建下宋水库,翌年春小型一类水库建成,减轻了山洪对奎旺河的冲击。

1965年冬北汝河治理第二期工程开工,县成立北汝河治理总队,动员15个公社1.3万人,成立15个兵团,在完成高湾至谢湖沟的治理任务之后,继续向上游治理,于1966年麦收前又完成谢湖沟以上至老潭嘴的疏浚任务,总长17公里,做土方6.7万立方米,工日59.8万个,建桥5座、涵闸8座。

1966年冬县成立北汝河治理第三期工程指挥部,组织玉山、车站两公社民工开挖奎旺河老潭嘴分洪道,翌年完工。

1968年冬至1969年春,在北汝河治理第四期工程中,完成奎旺河老潭嘴以上至后黄庄西的疏浚工程,全长13.8公里,开挖土方183万立方米,建涵闸8座、生产桥3座。

"75.8洪水"使奎旺河堤防水毁59处,长1.41万米,冲毁桥闸18座,老潭嘴分洪道堤防水毁10处,长3550米。

1975年11月20日,全县5.29万人投入修复水毁工程。奎旺河东起遂上边界,西止玉山公社红卫大队马庄,两岸长70.93公里,治理长度52.66公里,其中堵口60处,长17.96公里,做土方150万立方米,工日146.7万个,投资102.2万元。

1982年7月,奎旺河再次遭洪水破坏,四处决口长3465米,土方1.56万立方米。10月经省、地批准,县组织张店、车站公社1770人,采取包干办法,由公社负责施工,一个月完工,国家投资6607元。

1985年完成后黄庄至江刘庄西南石羊河培堤工程及沈寨乡后炉北石羊河培堤工程,堵决口11处,整修涵闸11座,新建1座,总投资22万元。

新时代新作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遂平防治水患提供了新的手段。

2010至2013年,县政府对汝河县城段的河堤不但加固加高,而且对堤面进行了硬化,铺上了柏油,对河道内进行了绿化美化。

同时又修建橡皮坝两座,重修汝河分洪道魏家渠、玉带河,也同时进行了绿化美化,变废为宝。

现如今,遂平汝河公园、玉带河公园、玉湖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观光的打卡地,也成为了遂平新时代的地标和名片。外地人来到遂平,来到这些公园,无不为这里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白鹭翻飞、游鱼戏水的美景所折服!

自古以来遂平的治水历程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在这场漫长的斗争中,遂平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无穷的智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825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