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买车,20万级别是人们购车选择最多且需求丰富的价位,在这个价位的用户大多数都是“既要又要”,特别是在新能源车疯狂内卷的当下,催生出一系列配置高的新能源车。那么新能源车到底在卷什么?
我想无非就是智驾、补能、性能,智驾是电车领先燃油车的标志性产物,补能速度关系到用车便利性,性能则是新能源车天生的优势。要说在20万级车中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昊铂GT /Model 3 /小米SU7/极氪007,这四款各有千秋,作为普通消费者用车该如何选择?
1、智驾系统,重点内卷
众所周知,如今国内的智驾系统都是L2级别,而昊铂GT是全国首批通过L3测试名单车型。它的满配版本有34个传感器,全系标配可变焦的激光雷达,硬件上基本达到了同价位领先地位,奠定基础。Orin-X芯片加持之下,昊铂GT的导航可自主学习,支持35类主场景,357类子场景,覆盖99%路况,在城市和高速根据导航路线领航驾驶,可以实现主动超车、导航变道、十字路口通行、左右转、掉头等。
特斯拉作为全球纯电车奠基者,Model 3海外版的全视觉辅助驾驶区别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电车, 特别是FSD功能,目前在北美地区广泛应用,采用神经网络进行车辆控制,从机器视觉到驱动决策都将由神经网络进行控制,这个神经网络由数以百万计的视频片段训练而成,更接近司机驾驶。不过如今FSD在国内还没有正式落地,但有消息称正在快速推进。
小米SU7作为后来者,它的辅助驾驶能力很亮眼,采用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拥有纯视觉方案和激光雷达两种方案,其中顶配车型配备1颗激光雷达,2个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算力508TOPS,支持高速NOA、智能泊车APA、LCC车道居中、AVP代客泊车等,让虽是后来者的小米SU7,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处在国内第一梯队。
极氪007同样是全栈自研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智驾版上会配备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长距超声波雷达、12颗高清摄像头,可支持NZP高速自主领航辅助、LCC+增强版车道居中等多项辅助驾驶功能可供用户使用。可以说四款车的辅助驾驶各有各的长处,在新能源车如此内卷的当下,谁都不甘落后。
2、便利为王,补能速度谁更强
补能速度是如今人们购车最为关心的点之一,这点非常重要,也是提升用车幸福感的最好方式之一。昊铂GT除后驱充换版外,其它车型均基于800V平台打造,让它拥有15分钟可补能450km续航里程的优势,并拥有710km长续航。同时,碳化硅芯片、智能温控系统IT2.0,充电前电池预热预冷、电池实时监控等措施也保障了电池使用安全。
特斯拉Model 3采用的是4680电池,稳定、密度高、续航长是它的特点,三个版本可以达到606/623/713km,快充时间均为1小时,所以补能时间并不是它的强项。不过这并没有成为Model 3的痛点,依旧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小米SU7配备容量为73.6/94.3/101kWh的宁德时代神行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700/830/800km,10%-80%快充时间为0.5小时。小米SU7强势的点在于强大的性能和续航里程可以兼顾,城市代步、感受加速两不误。
极氪007同样也是800V架构,最大有100kWh三元锂电池包,后驱版CLTC工况下可达870km续航。如果你选择的是金砖电池版本,那么它的最高充电功率可达500kW,最大充电倍率达到4.5C;在10%~80%快充区间内,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增加500km以上,为长途出行提供了便捷性。
3、各取所需,加速性能比拼
我们都知道电车的性能普遍比燃油车快,在我们今天对比的四款车中,小米SU7最强,MAX版最大功率495kW,极氪007次之, Model 3高性能版,百公里加速3.1秒;而昊铂GT主打家用舒适,所以并没有将百公里加速时间调校极致,4.9秒的加速时间满足更多家用车主,不同的风格展现出不同的加速成绩。
如果你不追求极致加速,昊铂GT肯定更适合你,加速柔和舒适,不会让坐车的家人感觉眩晕,高速超车变道没有压力。小米SU7、极氪007和Model 3三者的顶配过于极致,已经超过了普通家用车的使用范畴,属于加速发烧友专属了。
总结
昊铂GT/ Model 3 /小米SU7/极氪007四大爆款可以说各有各的优势,昊铂GT的智驾、补能优势;Model 3各个方面比较均衡,而且实际使用时续航扎实;极氪007与昊铂GT较为相似,前者加速、高端配置更极致;小米SU7则是专为喜欢运动、激情的年轻人准备的。
从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到,20万级新能源车的内卷程度已经来到了顶点,四款车中昊铂GT的价格是比较符合20万级这个价位的,其它三款车有超 30万的高配款,而昊铂GT的顶配为25.99万,比其它车型顶配更便宜,加速、配置等稍逊色,适合更看重性价比的用户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