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替傅作义写了一封骂毛泽东的公开信, 毛泽东为何夸他写得精彩?

观今品古2024-07-01 18:30:33  126

1946年,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傅作义部队占据上风,他们接连攻下了卓资山、集宁、丰镇等地,势头正猛,矛头直指张家口。

此时的傅作义部可谓是无比威风,对战果不胜自喜,便找来了自己的秘书阎又文给毛主席写一封公开信。

信中不仅要长自己的志气,同时也要挫一挫共产党的锐气。这篇《致毛泽东的公开电》中,字里行间尽是对共产党的讥讽、挖苦、嘲笑。

北平解放后,阎又文随傅作义一同前往西柏坡拜会了毛主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在见到阎又文时却夸赞:“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啊!”

这封公开信中充满了对共产党的嘲讽,为何毛主席还夸他写的精彩呢?

一个不为人知的英雄

阎又文是傅作义身边的重要幕僚,深得傅作义的信任,同时他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中共地下党员。

阎又文在山西大学读书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与许多中共党员有密切往来,对共产党有了一定的认识。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难当头,匹夫有责。阎又文投笔从戎,来到了傅作义的部队,奔赴抗日一线。

当时,正处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之际,傅作义部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较为友好。共产党还特地选派了一些学员来到傅部,协助作战。

1938年,阎又文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与傅作义都是山西的,再加上他出色的文笔和干练的工作作风,很快就赢得了傅作义的赏识与信任。

不久后,阎又文便成为了傅作义身边的私人秘书,担任贯彻社主任。

负责宣传部队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大力弘扬团结一致、英勇抗战的精神,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

从1939年下半年开始,国民党当局掀起了一股反共高潮。面对巨大的压力,傅作义不得不将一些共产党干部送回延安。

由于事出紧急,党中央来不及安排,阎又文也在这股逆流中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这一断就是长达八年之久。

这八年中,阎又文在傅部一心一意地辅佐傅作义,深得傅作义的信任,有时他在做一些决定时,常常会同阎又文商讨对策。

包括部队中的部属对于阎又文的印象也是一个平易近人、和善可亲的人,部队中的人对阎又文十分尊敬,他在军中上下也结交了许多朋友。

日本战败投降后,共产党员王玉奉命前来寻找阎又文并与之取得联系。

一天,王玉乔装打扮成一个商人,在一个餐馆吃饭,王玉正发愁,茫茫人海,上哪去与阎又文取得联系呢?

正发愁之际,一股熟悉的家乡话传到了王玉的耳朵里。王玉扭头一看,是一位国民党军官,心想,不如试试与他攀攀关系,说不定能有阎又文的下落呢。

于是也说着一口家乡话,上前与那位国民党军官攀谈。嘿,真让王玉猜着了,他正是傅作义部机要室的一个秘书薛起禄。

老乡见老乡,不免亲切,交谈没一会,两人便开始以兄弟相称。见两人关系颇有些亲近,便向他打听起阎又文的消息来。

编造自己此番前来是来打听自己的“弟弟张治忠”消息的,长时间没有消息家里很是着急,只记得说有什么事情可以找阎又文长官。

只不过现如今他连阎又文是谁都不知道,这可把他愁怀了。薛起禄看着老乡难过地只能借救消愁,十分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 我不太清楚你‘弟弟张治忠’现在身在何处,但阎又文我知道,他是傅长官身边的秘书。”

这可是一个重要信息!王玉一扫低落的情绪,又是道谢又是敬酒,极力地拉拢薛起禄。

在薛起禄的帮助下,王玉很快就见到了阎又文。不过由于阎又文办公室中还有些人在,王玉也不好直接挑明自己的身份。

只能说自己想寻弟弟“张治忠”的下落,将这些报告给了阎又文,当然了,这件事本就是编的,阎又文自是不知道这号人物。

王玉眼见不是相认的好时机,便退了出来,再寻法子。之后的几天,王玉几番打听,终于得知了阎又文的住处,便买上了一些糕点礼品一类登门拜访。

阎又文对于这个不速之客很是警惕,此人嘴里一直重复着“找弟弟”的事,让阎又文更加怀疑他的身份。

待屋内只剩下两人后,王玉直截了当地一连询问三个问题确认他的身份。阎又文虽被问的有些懵,但还是如实回答了。

当从王玉口中听到:“我是从延安来的,党中央派我来找你。”时,阎又文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上前紧紧握住王玉的手。

八年了,时隔八年了,终于和党组织取得联系了!

替傅作义捉刀写致毛泽东的“檄文”

阎又文的真实身份在当时只有几位少数高级领导知道,与党组织重新联系上后,阎又文将傅作义部队内部的军事文件、计划等关键信息密报给了王玉。

同时阎又文还指出,傅作义这个人与蒋介石不同,他是一位心怀爱国的将领,在抗日战争中,他积极投身抗日,对内战持保留态度,更倾向于维护和平。

只不过,他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使他陷入了一种微妙的矛盾之中。但阎又文坚信,如果时机成熟,傅作义很可能会站在人民的一边。

在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后,开始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战前初期,解放军接连失利。

在这之前阎又文就将傅作义部的动向信息等报告给了王玉,王玉将这些全数传达给了华北野战军某部。不过由于没有得到重视,初期战事频频失利。

到了1946年,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傅作义部队占据上风,他们接连攻下了卓资山、集宁、丰镇等地,势头正猛,矛头直指张家口。

此时的傅作义部士气高涨,对自己的战果感到自豪,甚至找来了阎又文,给毛主席写一封公开信。

信中不仅要长自己的志气,同时也要挫一挫共产党的锐气。阎又文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写还是不写?

阎又文想来想去,还是不知如何是好,便立即向党中央请示。周恩来深思熟虑后给出了明确的指示:这封信不仅要写,而且要写得更加尖锐、狠一些。

这封公开信,不仅要写的让傅部看了为之高兴、更加得意忘形,还要让解放军战士们在看到这篇公开信后个个义愤填膺。

9月20日,这篇《致毛泽东的公开电》正是刊登在报纸上,文中言辞犀利,充满了对共产党的讥讽、挖苦。

这封公开信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地挑衅!这也成功激怒了我军的战士们。

北平和平解放的幕后功臣

1947年12月,傅作义将军被任命为华北“剿共”总司令,然而他却迟迟没有上任。

其中的缘由深远且复杂,归根结底是他觉得自己像是被派去收拾一个已经烂到根上的烂摊子。

在此之前,傅作义曾多次向蒋介石建议,需要进行彻底的军事改革来纠正国民党军队中的腐败问题。

他无法忍受一个从源头上就已经腐朽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即便人数众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可言。

他的这些肺腑之言似乎并未引起蒋介石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是石沉大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傅作义对国民党的未来越发感到悲观和失望,心中的寒意越来越浓。

阎又文多次为傅作义分析当前的政治军事局势,为他寻找一条更为明智的出路。

阎又文深知,继续追随国民党可能意味着无意义的牺牲和毁灭。因此,他不断劝说傅作义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看清国民党并非可靠的依靠。

他提醒傅作义,如果真的要为国家和人民做些实事,就必须勇敢地脱离现有的腐朽体系,站在人民的一边,寻求与中共的合作。

与此同时,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也在默默地做着父亲的思想工作。

阎又文与傅冬菊互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不过阎又文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也多少判断出了一些,曾帮助傅冬菊顺利脱险。

一次,傅冬菊在正要去父亲那里时,远远看到阎又文快步走来,想要搭车。傅冬菊有些疑惑,不过也没多想,便一同上车了。

阎又文也不说自己要去哪,只说开车就行。车子缓缓行驶到城门洞时,阎又文突然说自己已经到了,要下车。

傅冬菊也不好多问。随后就看到阎又文快步向后面一辆汽车走去,严声斥责里面的人。

傅冬菊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就被人跟踪了。要不是阎又文自己一直被人跟踪、监视都不知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傅作义也看清了当前的局势,只有起义才是最终出路。

在谈判期间,党组织找到了阎又文了解傅作义的真实想法,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阎又文毕竟和傅作义朝夕相处多年,对傅作义的人格和顾虑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他知道傅作义是一个珍视名誉和道德义气的人,他所担忧的并非个人的荣辱得失。

而是如何能够在不损害部下利益的前提下保全自己的名誉,并为他们寻找一条可行的出路。

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谈判达成了共识,免于了千万人的流血牺牲,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当北平解放后,阎又文随同傅作义一同前往西柏坡拜会毛主席。傅作义深感愧疚,一见面便坦诚地向毛主席表示:“我有罪!”

而毛主席则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待这次和平解放北平的行动,称赞它是一件大好事,免去了无谓的流血和牺牲,并表示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刻。

随后,当毛主席看到阎又文时,不禁夸赞道:“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啊!”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阎又文也一直没有公开他的真实身份。一直到1993年,阎又文的真实身份才终于被揭开,他的故事才被更多的人知晓。

阎又文的一生,是一部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历史。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有苦不说,有气不叫;顾全大局,任劳任怨”。

他默默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误解,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资料

红色特工传奇之:在傅作义身边深度潜伏的阎又文. 党史博采(纪实)

傅作义的高参阎又文. 炎黄春秋

真实"潜伏"故事:丹心素裹默默奉献的阎又文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229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