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日讯(黄岩静记者葛金鑫)“13号票,站编34006次,4场20道挂34辆,郭忠梁负责正面检查车辆、处理拳钩,确认机后三辆、尾部三辆关门车……”7月2日12时许,在隆隆的车辆溜放声中,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南站运转车间上行到达四班调车长许军接到新的工作单并分好工后,与连结员郭忠梁一起乘坐机车,经由驼峰向下去往上行编组场20道。
7月2日12时,繁忙的哈南站上行驼峰。黄岩静摄
此时正值全天最热时段,室外气温高达28℃,整个调车场仿佛蒸笼一般闷热无比。许军爬上调车机,立马接收到轰鸣的调车机不断向四周散发的令人窒息的热量,深蓝色的作业服很快被汗水浸透,粘在身上又湿又痒。但为避免被烈日灼伤皮肤以及作业时被货车上的铁丝等刮伤,他和伙计们在这种天气里必须全副武装,穿着长衣长裤、戴着防护帽和手套作业。
7月2日12时,许军正在烈日下进行列车解体作业。黄岩静摄
今年44岁的许军参加工作已有18年,始终坚守在调车一线岗位。“苦不苦,看看铁路调车组。”调车组岗位集苦累脏险于一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全天候接受大自然气候变换的洗礼。18年前从铁路技校毕业时,许军还是个腼腆柔弱的白面书生模样,在六千多个日夜的坚守中,无论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他都要在高出地面5米多的驼峰上追着火车跑,解编成千上万辆货车,练就了一身健步如飞的本领。烈日酷暑赠予他黝黑的皮肤,风霜雨雪把皱纹雕刻在他的额头眼角。由于长年工作在轰鸣的机车、走行的车辆旁,环境极为嘈杂,许军用对讲机与伙计联系作业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抬高声音,时间一长就养成了大嗓门的习惯,在公众场所说话时经常会吓人一跳。“啥苦不苦的,这就是我分内的工作嘛,习惯了。”说起这些,许军咯咯地笑个不停。
7月2日12时许,许军正在对车辆进行复检。黄岩静摄
机车到达编组场停稳后,许军与郭忠梁陆续跳下车。许军负责指挥调车机与股道中的停留车辆进行连挂,郭忠梁灵活的身形闪现在两列停留车中间,边走边对停留车辆进行逐辆检查。“调车长连接软管作业,请求使用自保信号。”随着完成请求试拉作业并报告拿车号、值乘位置等作业,许军按下对讲机发出作业请求。
得到允许后,许军从机车后第1辆车开始,依次进入两车之间,弯下腰半蹲着,徒手连接车辆软管。隔着棉线手套,他甚至感觉到车辆软管都是温热的。蹲下、站起、连接风管……在一次次的重复动作中,许军的工作服被汗水反复湿透,很快在后背形成了盐渍。成串的汗水顺着他的帽子沿往下淌,很快就糊住了眼睛。他顾不上擦汗,不时使劲挤挤眼睛,保持视线清楚,手里的活儿却一点没停下。
解锁、充风试闸、再次试拉、请求列车牵出……平日里驾轻就熟的标准化作业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执行起来极为艰难,但许军却丝毫没有降低标准。“越是天气恶劣,越要执行好每个环节,这样才能确保人身和车辆安全。”许军说。
随着信号开放,本项作业完成。机车牵引着几十辆车缓慢启动,气喘吁吁地爬上驼峰。许军和郭忠梁一前一后,稳稳当当地挂在车辆上返回作业室。许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持着身体与滚烫的货车车体间的距离,防止皮肤被烫伤。
列车尾部到达峰顶平台,许军他们在上下车地点附近下车,像凯旋归来的英雄般大踏步回到作业室稍事休息,等待下一批作业命令下达后再次逆行出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