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tíng】,金文的字形是由廴、人、土组成的会意字,[tíng]亦同时作声符。“”不同于壬[rén],其中间的一横稍短,像一个人站在土台或台阶之上,是“廷”的本字。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部》:善也。从人士。士,事也。一曰象物出地挺生也。
段玉裁注:人各事其事、是善也。......上象挺出形。下當是土字也。
《說文解字·廴部》廷:朝中也。从廴聲。
段玉裁注:朝中者,中於朝也。古外朝、治朝、燕朝,皆不屋。在廷,故雨霑服失容則廢。
“廷”的本意即朝廷。古时候天子、诸侯处理政务的场所就叫作朝廷或宫廷。宫廷最里层的正门叫“路门”,按路门的内外分为外朝和内朝,以及燕朝。燕朝,即路门内的寝宫。如果议事的场所是在露天,则朝服被雨淋湿了就有失仪容,所以后来就改在了室內。
《釋名·釋宮室》:廷,停也,人所集之處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廷”的读音是来自于停留的“停”,其本意来自人们聚集的场所。
以“廷”作声符的形声字:
挺拔的“挺”、
蜻蜓的“蜓”、
雷霆的“霆”、
梃杖的“梃”、
铤而走险的“铤”。
庭院的“庭”,本意是厅堂;
舰艇的“艇”,本意是小舟;
“珽”,是三尺的大玉圭;
“颋”,是头挺直的样子,引申为正直;
“莛”,指草木植物的茎;
“筳”,是纺丝的器具。
文献选读
“《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廷內,弗洒弗掃?”
这里的“廷”是与庭和厅通用,指厅堂及庭院。“你有厅堂又有庭院,为什么不去打扫?”
“《春秋左傳·定公三年》:邾子在門臺,臨廷,閽以缾水沃廷。”
邾子是邾国的国君,是个爱干净而又很性急的人。他在下临庭院的门楼上看见守门人用瓶子盛水在洒扫庭院,就问怎么了。守门人说有人在这里小便,邾子大怒,下令去抓人却没抓到,他气得从床上跳下来,跌倒在炉子的炭火上。结果皮肉溃烂而死。
“《荀子·臣道》:「從道不從君。」此之謂也。故正義之臣設,則朝廷不頗;諫爭輔拂之人信,則君過不遠;爪牙之士施,則仇讎不作;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獨,明主尚賢使能而饗其盛,闇主妒賢畏能而滅其功,罰其忠,賞其賊,夫是之謂至闇,桀紂所以滅也。”
古书上说:“遵从自然法则而不是顺从君主。”如果正义的臣子被任用,朝廷就不会偏颇;如果劝谏、死诤、辅佐、矫正的人被信任,君主的过错就不会延续很长的时间;如果勇猛的武士被任用,仇敌就不敢入侵;如果保卫边境的大臣忠于职守,边境就不会丧失。所以贤明的君主喜好与贤能的大臣共谋大业,而昏庸的君主则爱好独断专行;贤明的君主崇尚贤能、任用能人,而享受他们的成果;而昏庸的君主妒忌贤能、畏惧能人,而抹杀他们的功劳。惩罚忠臣,奖赏奸贼,那更是极其昏庸。这就是夏桀、商纣灭亡的原因。
成语典故
廷爭面折
在朝廷上当面驳回皇帝的意见,据理直言谏诤,公开坚持自己的主张。
《史記·呂太后本紀》:於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後,君亦不如臣。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左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虽然之前在朝堂上不如右丞相王陵直言诤谏,但后来在铲除吕氏党羽的行动中,立下了大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0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