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阮佳琪]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热闹的一件事莫过于,前不久刚宣布电影版《三体》将于明年开机的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金爵电影论坛开幕的当天,又抛出一个重量级消息——这部科幻巨制将由“国师”张艺谋执导。连日来,关于《三体》IP全球影视化的讨论不绝于耳。
在一场题为“IP全球多元化开发的潜力与想象”的金爵电影论坛上,来自国内外IP影视化开发和运营领域的代表,围绕“三体”IP开发实践,探讨了“中国故事”在全球市场中的不同打开方式,共同畅想了未来“三体宇宙”的无限可能。
论坛现场,出现了两个有趣的观点碰撞。对于《三体》电影的开发,华纳兄弟探索院线(亚太区)发行高级副总裁库尔特·瑞德认为,中国是全世界《三体》读者和粉丝最多的地方,影版开发就应牢牢把握住国内市场,“现在有些美国电影过多关注国际市场,却忘了自己的核心观众在哪里”。
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则认为,一些中国电影过于在乎国内市场,欠缺国际化表达,再加上中国公司还没有在全球院线形成一套发行体系,会进一步造成出海困难,“包括像《流浪地球》这些在国内四五十亿元人民币票房的大片,在北美、全球市场的票房连1000万美元都不到”。他建议,影版《三体》应寻求与已经在全球建起成熟发行体系的好莱坞大公司合作。
什么样的IP具有全球影视化潜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IP具有开发的潜力?华纳兄弟探索院线(亚太区)发行高级副总裁库尔特·瑞德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他发现,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作品往往在出海时会遇到困难,反倒是一些由零诞生的奇幻或科幻作品,拿来做跨文化开发要容易得多,因为这些作品能够跨越政治、历史等因素。
“总体来说,我觉得不论是华纳,还是迪士尼,最好的IP都不是基于历史、宗教或文学相关的作品。比如说《哈利·波特》,它是奇幻题材,原著是英语的,但又不是那么深入根植于当地文化的,这个IP在全球范围都非常的成功。”瑞德总结道。
回到《三体》这部作品本身,他认为,小说《三体》被翻译成了35种语言,这在文学上已经给它奠定了很好的全球传播基础,所以它的改编影视作品一定会得到全球观众的期待。瑞德还补充说,除此以外,中国几千年的神话历史,也能够形成很大的IP效应,在欧美市场进行传播。
这一点和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想法不谋而合。后者在论坛上透露,除了电影版《三体》之外,目前光线传媒正在着手进行一项“中国神话宇宙”的大型IP开发。“我们整理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神话传说,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世界观、一个跨越几千年的神话系统,希望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漫威那样的真人电影。”
王长田称,中国目前“没有”或“很少”真正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IP,开发一个具有跨代际和跨地域传播力的IP非常困难,他预计大约需要二三十年,才能看到这项规划的第一阶段成果。
论坛上他未就这一内容展开具体说明。不过上个月,王长田曾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吹风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于今年上映,此外《姜子牙2》等作品正在创作中。
当时他还提到,光线动画品牌开发的中国神话宇宙计划进展顺利,规划中的几十部动画电影作品,目前正在创作中的有五部,包括神话宇宙《开局第一战:涿鹿之战》,神妖第一战《大圣闹天宫》等。
在IP潜力这个问题上,来者娱乐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许智豪还提出了另一个视角。他认为,好的IP还要等到一个合适的创作者,这样才能找到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许智豪曾在好莱坞的传奇影业任职多年。他说,光线等张艺谋答应掌镜影版《三体》等了好几年,这让他想起他自己当年参与制作好莱坞科幻电影《沙丘》时的情况。
他回忆道,他的前任老板早在2012年就购买了《沙丘》的影视改编权,但当时几乎好莱坞所有一线导演都拒绝了这个项目,没有人愿意踩这个连大卫·林奇(《穆赫兰道》《双峰》)都翻车的“神坑”。直到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一次访问中说,他从小的梦想就是拍摄一版《沙丘》,这才有人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
尽管拍摄期间面临疫情、补拍等挑战,好在最终影片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破除了《沙丘》影视化的“必败诅咒”。“我们当时都没有想到,我觉得都是老天爷赏饭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8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