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下旬,美联储主席的讲话打消了此前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将减少降息次数的担忧,在美联储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宽松的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股票修复反弹的预期走高。
不过,流动性向好程度或仍需时间验证,目前国内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仍是弱复苏,A股在两会之后证监会多政策齐出,打下严监管的主基调。
当下,证监会一提再提的从严监管,近期更是有市场传言称证监会将开展对所有拟IPO公司的现场检查,北交所作为更早、更小的企业聚集地,在高压的监管环境中有哪些公司需要谨慎规避?
今年A股违规查处公司激增
根据choice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A股各板块出现违规情形的公司有302家,去年同期仅为125家,而细化到各板块的具体情况后看,主板同比增长速度为各板块之首。
其中,只有北交所的违规公司数量没有增长甚至比去年同期还要少。
当下一季度尚未结束,由于时间较短可供对比的公司基数较小,结论或有不够全面公允的概率,更适合我们对监管态度的阶段性参考。
自去年浙江国祥的事被爆出后,市场对监管层的公信力降至冰点。从这个角度看监管趋严不是坏事,起码在提振市场投资信心上,接下来监管的主基调和动作不变,对企业的威慑力、投资者信心和全市场的交投生态环境都是利大于弊。
唯一的弊端大概就是选股了,踩雷概率或将明显提升,更考验投资者选股的能力和运气了。
新的一年,企业内控越来越成为检验公司综合水平的重要因素。
目光回到北交所,为什么会是北交所违规数量最少?除了本身板块内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尚处于扩容阶段,其中有没有监管层对新生板块高高提起,轻轻放下的偏爱作用呢?
时线拉长,犀牛之星研究院以2021年北交所开市作为统计起点,各板块违规公司占比情况如下:
从这个角度看,和板块之间的差距虽然缩小不少,但北交所仍为违规公司占比较低的板块。
根据犀牛之星APP的不完全统计,北交所开板以来共计有49家公司曾因违法违规而遭受过处罚,其中就有10家公司为主板上市公司子公司或集团直接/间接控股公司,占比违规公司总量比高达20.41%。
就主板内公司的违规处罚记录看,有不少是子公司或间接控股公司的连带责任,相对来说集团控股公司内部关联密切,更容易发生交易往来不清晰、资金往来违规的情形,因此主板内更容易出现违规情形,北交所反之。
目前,北交所内违法违规处罚金额最高的为连城数控(835368),曾一次性被处以200万的罚金;违规次数最多的为生物谷(833266),上市至今违规次数累计高达8次,两家皆为集团下直接控股/间接控股子公司。
北交所违规公司合集
北交所内的曾有过违法违规情形的55家公司中,由于公司污染、防护和人员安全性的安排上不合法规导致的地方性行政处罚有9家,这类型处罚对公司治理和战略规划安排较小,这里就不浪费篇幅讨论。
重点集中在处罚原因为虚假披露、违规交易、资金占用和严重误导性陈述等与经营密切相关的公司中。
巨能股份(871478)、生物谷、连城数控等这些公司内控问题重重,未在北交所上市前就存在的关联交易、短线违规操作,过去我们都曾针对这类公司有过具体相关的报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链接阅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