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 我军在边境聚集774架战机, 邓小平却严令: 不得出击

陶陶读历史2024-06-21 12:46:44  138

1979年3月5日,许世友的率领东集团攻占越南重镇——谅山。古语云:“谅山亡,越王降”。谅山一旦被占,河内便无险可守。

然而我军无意扩大战争规模,让河内免去了一场兵灾。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许世友在撤离谅山前下令:“拂晓时分,谅山一座房子也不能留。”

到底该以何种方式摧毁谅山。一开始,我军认为应使用强五对地攻击机携带炸弹,对谅山进行无差别轰炸。但到了最后,我军却否决了这一方案,改用重炮进行轰击。最终,谅山所有的房屋皆为我军所摧毁,

那么问题来了,相比于炮兵,空军的立体式攻击对城市的威胁更大,也更有效率。那么我军为何宁愿采用效率较低的炮兵,也不使用空军呢?而这就要从我国空军“出而不战”的原则说起了。

一、出而不战

1979年2月17日,中国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的自卫反击战。战斗打响后,我军经过了35分钟的炮火准备,从26个地点越过了国境线。中国首先以两个军沿红河河谷夹击越南重镇高平,主攻方向则动用五个军从东北方向突击谅山。真可谓是六军齐出,铁骑滚滚。

就在陆军老大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时,我军在边境聚集了774架格式战机,包括歼6、歼7和强五,他们部署在靠近中越边境的南宁、德宝、广南和蒙自机场。战争爆发后,早已准备就绪的上百架战机立即滑出,起飞前往战区。自卫反击战第一天,人民解放军空军共出动飞机170批567架次。

据当时边境的老百姓说,当时的空军就像是一个鹰群,成群结队,起降个不停。天空不时传来巨响,这是战机突破音速时发出的轰鸣声。

然而在对越反击战的28天里,人民空军却一直处于出而不战的状态,始终没有与越南空军发生空战,也没有在敌人头上扔下一颗炸弹。为何我军聚集了如此庞大的机群,却迟迟不对越南空军和地面部队进行打击呢?

多年来,往往有声音认为当年空军徒有规模,实际战斗力低下,害怕遭受重大损失,从而消极避战畏战。

美国以及西方一些国家的一些军事评估文献中认为:中国空军在越南战争中之所以没有实际使用火力,是因为中国空军技术装备陈旧而落后,人员训练水平严重不足,加之采取防御型建军方略,担心面对越南空军的空中和地面防空火力时遭遇严重损失。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扯淡。

美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摆脱越南的阴霾。因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在北越的防空火力之下,也遭遇了惨重的伤亡。他们以己度人,认为中国空军如果深入作战,肯定遭遇更严重的损失。(实际上这里本身就有抗美援越的中国军队的功劳)

毛泽东认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打仗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对越反击战,是一场典型的政治战。越战之后,中央领导曾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总结:

“这场战争不是大胜,也不是小胜,是中胜。政治上的胜利,大于军事上的胜利,军事上的胜利,大于战场上的胜利。”

我军为何一定要打这场战争?这是因为我国的国防态势已经危如累卵,到了不打不行的地步。

众所周知,越南在独立之初,就与我国建立了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为了帮助越南抵御法国、美国侵略者,我们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不遗余力。我们明明缺衣少食,也要保证越南同志丰衣足食。我军刚刚获取了一些先进装备,听说越南前线吃紧,便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越南同志。仅在越南抗美期间,中国就为越南提供了200亿美元的援助。最终越南不仅打退了美国人,还在短时间内摧毁了南越政权,一时间实力大增。

此后,以越共第一书记黎笋为首的领导人,和苏联人勾结在一起,竟将中国视为“一号敌人”,把中国视为自己拼凑“印支联邦”的头号障碍。

1978年12月25日,苏越两国正式结盟。越南开始频繁在中越边境挑衅,同时还派10万大军南下,一举摧毁了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政权。

苏联在中国北方陈兵百万,越南在南边亦陈兵数十万。在南北夹击之下,中国的国防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邓小平复出后,决心突破苏联拼凑的包围网。向北突破,自然不可能;而相对较弱的越南,则成为了绝佳的突击方向。

毛泽东军事思想最精髓的一条就是:“要打有把握的仗”。为了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先击弱敌,削其羽翼,然后再克强敌。

曾统领百万大军的邓小平深谙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他看来,对越反击战必须是一场百分之百能打赢的战争。

如何才能赢?中国绝不能像美国那样,长期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一方面,越南人精于丛林游击战,战争一旦旷日持久,对中国的经济十分不利,人员伤亡也会比较大;另一方面,如果战争持续时间太长,难保苏联不会来个围魏救赵。

因此,我军必须要打得快,速战速决;我军还必须打得猛,集中优势兵力,要用雄狮搏兔之力,必须杀鸡用牛刀;同时我军还必须打得谨慎,须控制战争的规模,不使之成为一场全面战争。

最后一点,尤其重要。

二、不出战的原因

因此,在对越反击战中,我军虽然出动了774架飞机,但却从未让它们参与地面的打击。当年,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军委下达了不准随意出击的命令:

“在中越边境加强巡逻警戒,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一般不越出国境作战。”

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张廷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提出“挽弓待发,先声夺人”的作战方针,在战区上空我方一侧组织声势浩大的空中巡逻进行威慑。

空军主要从广西、云南军区空军调集了13个航空兵师、1个航校、3个独立团、10个大队、1个电子干扰分队,除了歼击机,还有轰炸机、强击机、运输机、侦察机、电子干扰机等,共800架左右飞机;除了航空兵部队,还调集诸多地空导弹部队、高射炮兵部队、雷达兵部队,一旦敌机入侵一次,我军必定予以最猛烈的反击。

人民空军没有参与对越南的对地攻击,是否意味着对整场战争毫无贡献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从战术的角度看,在对地火力支援方面,我军能做的十分有限。越南北部是山地丛林地形,地况敌情十分复杂。

比起当时的中国空军,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军自然要强很多。在战争中,采取了“南打北炸”的政策,即对越南北部发动强有力的空袭。

为了破解越南的丛林游击战,美国除了原子弹,什么都用上了。越战期间美军投放的炸弹量,很快就超越了二战和朝鲜战争。为了毁掉越南的丛林,美军甚至惨无人道地使用了橙剂。

但即便如此,越南的游击队仍一茬茬地从森林冒了出来,美军的轰炸根本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美国轰炸都取得不了效果,更何况中国空军。载弹量几十吨的B52轰炸机都炸不出什么名堂,更何况中国的强五对地攻击机?

在陆军部队往越南纵深推进过程中,战区部队也曾要求过空军提供火力支援,对越军某些目标实施空袭。但是中央军委根据全局情况再三考虑,依然没有批准。

谅山被攻克后,我军原准备让空军来完成摧毁谅山的任务。但在最后一刻,军委依然否决了这一计划,而是转让炮兵来执行这一行动。方法虽然笨了一点,但是也特别有效。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让空军一显身手,让我国遭致扩大战争的风险。因此我军没有采用原定使用强五轰炸谅山的计划,而是改用重炮。

中国军队利用炮兵优势对谅山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轰炸。战后,根据谅山的实际面积和我军发射的炮弹数量进行比对,谅山的炮弹落点数量为3枚/平方米,可谓是密不透风。最终,整个谅山城都被化为齑粉。

人民空军虽然没有进行对地攻击,但也没有闲着。因为他们有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遏制越南空军,夺取越南上空的制空权。

有人就要问了,我军连一颗炸弹也没有投,又如何能掌握制空权?这不是无稽之谈吗?

三、不出战却依然能夺取制空权

说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科普一下越南的空军。现在看来,越南空军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60、70年代,他们却大名鼎鼎,让美国人吃够了苦头。

据苏联驻越最高军事顾问费申科中将统计,1972年,越南空军共执行了823次任务,击落美机89架,其中包括一架B52轰炸机。

越南空军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武器相当精良,拥有当时极其先进的米格21战机。在越南人手中,米格21与美国的F4战机杀得旗鼓相当。到了1973年,越南空军越战越强,战斗机航空团的数量扩大到4个,飞行员达到194人。

到了对越反击战期间,越南空军实力又进一步增强,主力装备是100架歼-6/米格-19歼击机,几十架苏联援助的米格-21比斯歼击机。到了开战前夕,苏联又送来了几架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3战机。在当时,我军能拿的出手只有歼七战机。

除了苏联的米格战机,越南还拥有60多架F5战机,这些原本是南越的所有物。如今它们均成了越南空军的一员。

越南空军的质量不错,但是相对于我军的优点,却又不值一提了。但从规模上看,越南空军的百架级规模远无法和千架级规模的中国空军相比。

就是拿质量来说,我军和越军的战机主力都是二代机,也没有明显的代差。越军虽然有一些美制战机,但后勤保障有很多困难,难以维修,实际作战效果不高。

因此,我军采取了以量取胜的战术方针。因此我军在边境聚集了774架战机,对越南空军形成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由于敌我双方有同种机型,为了区别敌我,开战之前,我空军就把参战的所有歼击机都涂上了黄绿色迷彩,以示区别。

除了数量优势,我军在“大机群”的战术上,也对越南占有很大优势。越战期间,越南空军虽然表现出色,但制空权仍在美军手中。越南空军所能做的,只是偶尔上天“偷鸡”,就像个刺客。

而我军则不同。我国空军虽然也很年轻,但再在“大机群”作战方面相当有经验。在和平年代,我军经常组织大机群多空域战斗巡逻,比抗美援朝后期“一层多域四四制”复杂得多:

事先划定的每个空域内都有至少一个中队(4架)歼击机巡逻待命,地面集中指挥每一批飞机的高度、位置,每一批飞机编队内负责的空中指挥员也彼此知道全局情况,互相协同配合。在那时,我军并没有实现指挥自动化,依靠建立合成指挥所集中统一调度,大幅压缩指挥层级,提高指挥效率,实现如此大规模的机群作战。这是越南空军完全做不到的。

一旦发生大规模空战,必然是大机群的对决,而胜利者毋庸置疑,肯定是人民空军。或许越南飞行员的单兵能力很强大,但又如何能与一个精密的空战机群对敌。

拿破仑曾说:“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

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不仅如此,我军还是越南空军的老师。很多飞行员和地勤当年也接受过我国的培训,咱们对他们的训练水平知根知底。

在我军强大的数量优势和情报优势面前,越南空军也十分知趣,同样也采取了出而不战的战略。

越南方面曾设想用米格-21小分队低空突防来偷袭我方巡逻编队,还曾往河内调集F-5、A-37飞机和UH-1直升机以骚扰袭击我军地面部队,结果都事先被我方情报截获,我国空军对此快速制定了多个预案,使用歼-7高空当诱饵,歼-6低空伏击,做好打击低空高速偷袭飞机和直升机的准备,最终越南空军的设想都没有得逞。

在具体的战术细节方面,在不违背不能出境作战的前提下,空军指战员也是灵活善变,游刃有余。比如使用歼-7在战区高空进行超音速飞行,故意产生强大的音爆震慑敌人。在阴雨天气下,云层高度不足200米时,依然调集有经验的飞行员,进行威慑巡逻。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说这是巧妙地使用了空军,就是对这一方针的生动评价。

在这样威而不怒的威慑战术下,越南空军始终困扰于中国空军战与不战,何时来战的纠结之中,自卫反击战的前三天,越南空军飞机一直未能起飞,第四天以后虽然有飞机升空,但飞行员不断得到告诫,不能飞到边境空域。此后,越军对于中国空军的空袭恐惧日益严重,开始实施疏散。整个战役期间,越南空军的战斗机大都在离国境线较远的空域活动,避免接近中国空军巡逻空域,可以说越南空军被中国空军的威慑阴影彻底笼罩。

在人民军队以往的战斗中,敌人的空军,无论是国民党军、日军还是美军,都能在我军头上予取予求。但在对越反击战中,敌机却从我军头顶上消失了。没有空中威胁的对外战争,这对我军来说还是头一次。

除了威慑以外,人民空军还有什么其他表现吗?当然有。

人民空军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侦察任务以及电子干扰任务,为地面部队提供目标指引。根据统计:

歼侦-6侦察机对越南境内目标执行了36批77架次侦察拍照任务,获取了上千个地面目标点情报信息;出动轰侦-5侦察机9批9架次,执行照相侦察和无线电监听任务;出动图-4大型电子侦察/干扰机44架次,执行电子信号收集、监听和电磁干扰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对越作战期间,我军无侦-5无人机也对越南进行了侦察,这是我军无人机首次实战任务。

除此之外,空军还先后出动198架运输机、直升机,为地面部队紧急空运228架次,运送人员1465名,作战物资150余吨,包括从边境向后方医院抢运重伤员628名。后勤、工程机务等保障部门超强度工作,飞行保障良好率保持在95以上。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避战和畏战虽然只有一字之别,其含义却千差万别。我国空军在对越反击战的行动,是一种为赢得整个战争主动权而实施的、主动的避战行为。充分诠释了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一真理。

相反,越南空军倒是畏于中国空军的实力与决心,采取了被动规避的消极态度。这也是整个中越冲突中双方未发生空中作战的直接原因之一。可以想象,越南空军一旦参战,必然会上演“打火鸡”一般的盛景。如果用作战目的与结果是否一致来评判,那么中国空军无疑是这场战争中的胜利者,虽然我军战机的机炮从未喷射出火舌,也没有投下一颗炸弹。

现如今,我们的人民空军已经越来越强大。想当初96年台海危机时,我军的主力仍是歼七、歼八,甚至还有大量歼六充斥其间。我军拥有的三代机数量,甚至还不如对岸。而现在,我军不仅拥有了全世界第二大的三代机机群,还拥有了自主研发的四代机、五代机。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战争中,我国空军不会再“避而不战”,一定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7773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