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说:她办的育才学校,养活了军队干部子弟。
李力群曾是教育战线的一员猛将,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去世后的她被下放到安徽“五七干校”劳动。
好在毛主席与周总理得悉此情,就下命令立即把李力群同志调回北京。
周总理让高岗妻子在图书馆工作,毛主席不同意:必须到教育部
由主席介绍的婚姻
风雨如磐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已然成为了抗日民主的煌煌大旗。
1938年春,高岗被委以重任,成为了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
此时此地,正是青年英才如潮水般汇聚的焦点,他们有的怀抱理想,有的执着追求,涌向这片革命圣地。
1940年,高岗在延安与时年19岁的李力群喜结良缘。
李力群是江苏邳县的李家之女,父亲是当地的国民政府县长,而其叔则是地下共产党员,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她自幼耳濡目染,心怀天下。
1937年,战火纷扰之际,她以其叔叔朱瑞将军的推荐,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徐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书卷生涯,投身到了抗日的洪流中。
李力群那时,以一介书生之身,换上了八路军的军装,随着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艰难辗转到了西安,又从西安出发一路抵达了延安。
当时年仅17岁的李力群入了党校,日夜研习党的理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高岗前来党校授课,讲述党的建设之要。
李力群虽然身材娇小,但总是坐在教室的前排,聚精会神地听讲。
或许就在那刻,高岗便暗生情愫。
课程结束后,陈云将李力群留在了边区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工作,虽然李力群心中有些不甘,她更向往去敌后进行更为直接的抗战,但组织的安排,她终究是遵从了。
不久,一次到安塞的出差机会,将高岗与李力群再次凑到了一起。
此行约莫三四天,回到延安后,毛主席亲自设宴款待,是高岗带她一起去的。
毛主席请他们吃腊肉,席间,主席连连赞扬高岗的才干和贡献,更是当面勉励李力群向高岗学习,并半开玩笑地提及未来配偶的选择。
李力群当时心里就一惊,因为那时候她见到高岗就害怕,他样子很凶,又是大首长。
但透过主席这番言语,她似乎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又过了几天,王明、王若飞及习仲勋等人又请李力群和高岗吃饭。
而且他们还召集了周围的几位小姑娘,请他们一起吃枣,其乐融融。
席间,王若飞忽地说,今天就是结婚的日子。
此言一出,李力群惊愕万分,慌不择路,她撒腿便向延河边奔去,心中满是迷茫与不安。
在延河的清风中,李力群的心思如乱麻般散乱。
不多时,王若飞找到了她,面带关切地说,作为党的一员,应遵从党的安排。
但李力群仍旧未能平息内心的波澜,她没有回到窑洞与众人共进晚餐,而是孤独地坐在河畔,凝视着水面的波光粼粼,心中万千思绪。
最终,李力群和高岗的婚礼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匆匆完成。
他们之间,未曾有过热烈的恋爱,甚至连一日的甜蜜都未曾体验,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李力群逐渐从高岗那里学到了不少革命的道理和办事的能力,她对这场婚姻的初衷虽有所不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越发感受到高岗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支持与关怀。
李力群的政治生涯也因此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她先后担任了陕甘宁边区党委秘书处秘书、延安柳林区党委宣传科长、区委书记、县委委员等重要职务。
后来,李力群说,结婚后高岗对她还不错。
尽管她与高岗的婚姻缺乏了那种小说中描绘的浪漫与激情,但在共同的革命目标下,两人的关系渐趋稳固,共同在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肩并肩战斗。
直至1945年十月,高岗奔赴东北,开始了新的征程。
创办学校,抚育英才
在李力群与高岗结婚之后,生活渐入佳境,平淡中带着些许甜蜜。
高岗对李力群备至关怀,凡事细致入微。
不久之后,二人应组织之命,被派往东北,肩负起新的重任。
辽沈战役一役告捷,1948年11月的东北迎来了新的局面。
随着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那些集中在哈尔滨市南岗子弟小学及东北军区政治部后勤子弟学校的学子们也随军南下。
在这群学子中,大多数随校长罗荣桓夫人林月琴南迁,然而还有二十余名学生处于无人问津之境,急需妥善安置。
此时,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张闻天,便将目光投向了李力群。
张闻天认为,李力群既有师范背景,又具备出色的组织能力,是理想之选。
尽管李力群自称无经验,但在“为了革命后代”的高尚理由感召下,她最终接受了这一挑战,决定投身教育事业。
不久,学校便随东北局南迁至沈阳。张闻天赋予李力群极大的自主权,让她自行挑选校址。
李力群最终选择了位于中山公园东北面的东北军区卫生部大院。
得知其意后,张闻天立刻命令卫生部让出场地。
学校的名字,则是由“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亲自操刀。
他借鉴陶行知先生创建育才学校的经验,为此校定名“东北第一育才学校”,并畅想未来或可开设第二、第三所育才学校。
为了聚集优秀师资,李力群还请徐特立从全国范围内推荐教育人才,使得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1949年5月1日,东北第一育才学校盛大开学,招收了四个年级及一个幼儿班,共190名学生。
李力群的子女,高轩与高延延,也在这所学校开始了他们的学业。
学校虽然汇聚了众多党内高级领导的子女,但大家对于彼此的背景知之甚少,每个人都以普通身份相待。
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在从苏联回国后,也转学至此,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活。
李力群用一颗教育者的心,以温柔严谨的方式,编织着新一代革命家族的教育梦。
当时育才学校实行了供给制,学生们统统留宿校内。
起初学校的伙食可谓是极为简陋,幼儿班的孩子们连牛奶都喝不到,面对这样的情形,李力群一心为孩子们的健康着想,决定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乌兰夫主席求助。
乌兰夫心善,赠送了20头奶牛,这些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被送达学校。
李力群不仅修建了养牛场,更聘请了专人负责喂养,自此,孩子们每天的餐桌上都有了新鲜的牛奶和面包。
除此之外,她四处奔走筹集资源,力求改善学生们的生活条件。
不久,学校的餐桌上除了牛奶和面包,还新增了香肠、鸡蛋、花生米、绿豆汤、饼干、冰激凌及各式水果。
四菜一汤,每周变换菜色,从不重样,一位从大学食品专业毕业的营养师负责调配这些孩子们的伙食,确保其既美味又营养。
沈阳的冬日凛冽,刺骨的寒风似乎要将人冻透。
李力群与教师及校内阿姨们,使用解放军缴获的黄色军用毛毯,手工缝制温暖的冬装。
她不仅关注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还亲自向学生传授革命传统,教导幼儿班的孩子们如何吃饭、穿衣、叠被子。
李力群还特别成立了一个保育处,以确保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得到妥善照顾。
到了1951年,仅勤杂人员就高达127人,其中包括78名专职保育员。
这些保育员各司其职,低年级的负责洗刷孩子们的鞋袜、削铅笔、整理书包;而高年级的则有专人负责补洞补袜。
李力群几乎昼夜不息地在学校中忙碌,她亲自制定的校规严谨而细致,连周日返校的学生们也需先行测量体温,浴池每周开放两次,男女生各一次,每次都有阿姨从头到脚细心照料。
在这样严谨而充满爱心的校园里,孩子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亲切地称呼李力群为“李妈妈”。
多年后,每逢校庆,育才学校都会诚恳地邀请李力群这位老校长回校,与新一代的学子共庆成长的喜悦。
风雨飘摇,坎坷半生
解放初,李力群随高岗从东北风尘仆仆而至北京,最初安家于三里河国家计委的庞大大院。
随着时间的流转,高岗职位的步步高升,全家又迁至东交民巷。
这里曾是法国大使馆的故地,占地广阔,房屋连绵。
在那座庄严的主楼东南角,李力群与高岗及他们年幼的女儿高滨滨共处一室,生活似乎因此片刻的宁静而显得幸福满溢。
然而,好景不长,革命的路途总是曲折多变。
高岗因故意外去世,这一变故不仅使李力群失去了爱侣,还让她一人肩负起养育四个孩子及肚中未出世的第五个孩子的重担。
在人生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李力群未曾有片刻休憩之时。
1954年8月18日,也就是高岗逝世的次日,李力群带着四个孩子和腹中的新生命,搬进了北京新街口的一座宁静四合院。
这里的生活与先前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门前不再车水马龙,一家人开始了凡间烟火的平淡生活。
在新的家中,李力群将全部的心力投注于孩子和家庭。
幸亏有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照,高岗的子女被国家所抚养,这让李力群的生活压力得以稍解。
一家人虽然生活简朴,却也温馨和谐。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陆续完成了学业。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中,李力群和她的家庭曾享受过短暂的宁静,然而浩浩荡荡的运动却再次撕扯了这份平静。
不久,李力群的孩子们被分别“发配”到河南、湖南、甘肃、内蒙古去插队,而她自己也被下放到了安徽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尽管身处困境,李力群却未曾被遗忘。
1971年,国家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依然牢记着这位曾经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女性。
在他们的特别关照下,李力群及其子女陆续被召回北京,恢复了应有的生活和地位。
李力群不仅重返政治舞台,先后当选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她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此之后,每当国家重大节日到来,李力群总会受邀出席国宴,并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享受极高的荣誉与尊重。她的生活,从此与众不同,成为了国家宾朋中的重要一员。
随着孩子们逐渐成长,曾经宽裕的牛街住所已不足以容纳这个日益壮大的家庭。
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马,为李力群一家挑选了一个新的居所——位于北京王府井的一个闹中取静的四合院。
这个新家不仅宽敞舒适,而且有足够的空间让一大家人再次聚集,感受生活的安宁和幸福。
搬家之初,为了保护家庭隐私,李力群使用了一个假户名。
这个秘密被守护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致邻居们对这家人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革命情怀化春雨,教育精神耀千秋
安顿下来后,李力群心中有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能到图书馆工作,借以阅读学习,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周总理了解后,不仅同意了她的请求,而且还特别安排她到图书馆任职,以满足她的学习热情。
不过李力群在图书馆的工作并未持续太久,仅仅十几天后,毛主席得知此事,立刻做出了新的安排。
他认为,李力群在东北曾经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应当发挥她更大的作用,于是决定让她重返国务院科教组——原教育部的前身。
毛泽东还特别指示中央组织部,要确保李力群的孩子们在教育上得到公平对待,不得因家庭背景影响其任何大学的入学机会。
因此,李力群后来在教育部学生管理司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主任、顾问等职务,直至1983年8月荣誉离休。
八十年前,李力群与四名女同学相伴离开江苏的故乡,投身于烽火连天的革命洪流中。
她们,心怀共同的理想,背井离乡,追逐着革命的光辉大道。
然而,命运的轨迹各异,有的同学在战火中壮烈牺牲,有的在途中折返,有的被派往天南海北,从此音讯全无。
像许多革命者一样,李力群自那时起便再未踏足江苏,她的生活与革命紧密相连,任何个人的牵绊都未能让她的步伐停顿。
尽管岁月流转,李力群心中对那段革命岁月的回忆始终未曾褪色。
她常常在无声的夜晚回想起那些逝去的战友,思绪如流水般缓缓流淌,悄悄地流泪,但她坚持不向外人诉说这些心中的哀愁与沉痛。
高岗去世前,对她说:“你好好过,实在不行就带着孩子回陕北去,那里的乡亲会照顾你们。”
这句话虽然未曾付诸实行,但深深植入了李力群的心中。她时常向子女讲述陕北人民在革命中舍生忘死的故事。
在这种深厚的感恩心态的驱动下,李力群一家人筹措资金,在她的老家江苏建立了一所学校。
学校被命名为“崇德中学”,名字来源于高岗的字——崇德,寓意着尊崇德行,延续革命精神。
2020年4月6日的夜幕下,李力群安详地与世长辞,终年百岁。
这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李妈妈”,就这样悄然离开了她挚爱的孩子们、热爱的学生们,以及那些曾受她恩泽的无数人。
李力群是一名光耀半个世纪的教育者,她的身影虽已消逝于尘世,然而她的精神和教诲如同绵延的江水,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田。
参考资料:
高岗夫人李力群的悲喜人生
卓成华
遭遇“包办”婚姻的延安女青年
戴茂林
李力群百岁辞世:她是众多红二代心中永远的“李校长” 《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