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二战都有个错误认知, 那就是觉得日本国力强大, 武器先进

历史有小狼2024-06-17 12:25:34  55

长久以来,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抗战打得十分艰苦,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用了14年时间,甚至少不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助力,中国才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日本利用其先进的实力把落后的中国从“天朝上国”的旧梦中打醒,让我们用血泪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

因此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在二战的日本国力强大,武器先进,连后来铁幕两端的巨人都能分别同时battle一下,不带怕的,就是基于自身实力宏厚,所以不带怕的。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日本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强大,而事实上在当时,也属于是一个后进的国家,别说是美、苏,德 就连江河日下已显颓势的老牌帝国英还是差距不小。这也是为什么在南京大屠杀中拉贝先生和13位外国人能凭个人的善良和勇气就保下近30万中国人的最根本原因,不是他们多么能打,也不是鬼子突生善心。

仅只是因为拉贝先生是戴着纳粹臂章的德国人,他用一张巨大的德国旗,庇佑连他在内的14位,包括了医生、商人和传教士在内的国际友人,所共同设立的国际安全区不受轰炸,这13位善良的国际人士,主要是德国人和美国人。是他们阻止日本人进入国际安全区,而这个只有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里,收容藏着超过25万中国人。

二战时期日本综合经济实力与列强对比

如果说一战的底气来自交战双方的工业产量的话,二战拼的就是科技水平与综合经济实力。下面几组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

从生产力上看:

二战前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6065亿美元,占世界比重的38%,1940年钢产量达到6076.3万吨,占世界的43.18%超过英、法、德三国的总和,当之无愧世界第一。在参战后从迅速开动工业生产向战争倾斜,光是1940年的军工生产总值就相当于德、意、日三国总和的1倍。

苏联则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工业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是美阵营国家的十几倍。在进入战争态后,到1943年年中,武器装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德国,坦克和自行火炮是德军的1.6倍,飞机几乎达到了3倍,在对德作战中完全占据了制空权。

英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的10%,1940年钢产量1318.4万吨,占世界9.37%

二战前法国工业生产总占世界比重5%,1940年钢产量441.3万吨,占世界 3.13%

德国在当时处于领先水平,工业生产总值6065亿美元,占世界比重11%,1940年钢产量2154万吨,占世界15.3%

而日本的工业生产总值不过占世界比重4%,1940年钢产量(含掠夺的资源)685.6万吨,占世界产量4.87%

从资源上看:

日本的战略原料几乎全靠进口,当然还有对占领区资源的掠夺。

虽然德、日两国在战前集中一切物力和财力进行了充分的军工生产储备,但随着战事的进行,库存的快速的消耗,军费的开支也噌噌地象坐了火箭一样的飙升。

根据数据统计,1943年时德国的军费占到了国民收入的82%,日本军费也在1944年时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98.5%的惊人比例,连国民的日常生活物资都无法保证,因为宣战,盟军对轴心国的经济封锁,松散联系的德、意盟友自顾尚且不睱,哪里还管得上远方的小盟友。为了保证军工生产,日本一系列饮鸩止渴式措施造成了恶性循环。

首先暴涨的军队规模所致百万大军的吃、空、用和运输都成了巨大的包袱,其次扩大和持续的战争不得不大量在国内片兵,又进一步滚大这个负担,同时由于大量征兵又引致从事工农业的劳动力不足。

因为劳动力不足,所以为了保证军火的供应,人力和原料都以军工厂为首要,令到其他民需工业全部减产,严重到连火柴都要凭票供应的程度。

其中肥料和农机具的生产供应短缺和从业人员的稀少,这又导致了粮食减产到无法保证温饱的程度。

到1944年日本上下全部食品都必需严格配给,就连优先配给的日本兵,每天都只有400克大米的供量,而普通百姓还要在这基础上少100克。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影视里,但凡鬼子进村扫荡,就一定要抢百姓的畜生家禽来吃,出村了,还得捉着两只鸡带着。

比如《地道战》游击队员从灶口的地道上来时,被一锅开水飞过来盖了个正着鬼子,就正在哼着歌拨着抢来的鸡的鸡毛。甚至连说日语也说不了的黑白片里,鬼子指挥军扫荡前,也要拨出战刀大喊一声“杀个鸡“。

这些其实就是现实的反映,但他们也确实是因为供应不足而吃不饱,所以才会首抢吃的。

因为橡胶和皮革的缺乏,大冬天的百姓只能穿着传统的木底鞋,因为做饭和取暖的木炭木头不足,整座整座的图书馆都变成了燃料。

二战时期日本军事实力

首先在海军方面,当时的日军舰队位居世界第三,到了1939年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已不分上下,日本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在顶峰时,拥有12艘战列舰,20艘攻击和护送航空舰,31艘巡洋舰,78艘驱逐舰,130多艘潜艇。另外还拥有附属海军航空部队的几千架飞机。这就是他们自以为可以挑战珍珠满港的底气所在。结果不出日军所料美国在珍珠港内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部覆没。他只是没有料到美国被打痛后,开动国家机器进战争模式后后果是他们所不能想象。在美国参战后,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各类战舰都是日军三四倍以上,在1941年1945年光是航母美国就生产了131艘,而日本不过生产17艘。

日军没有独立的空军部队,只有分别编入陆军和海军的建制的附属航空兵种。在初期,日本各种飞机的性能和技术在世界一流,与美军飞机不相上下,甚至“零式”战斗机在灵活性、爬升速度比美军飞机更胜一筹。

英国外交大臣艾伦曾说“日本在空中表现出来的技术确实超出了我们的意料”

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军工供输不上,一切向兵工厂倾斜优先的做法,导致连继续研发的仪器设备都当作废铁进入熔炉生产武器,技术水平明显被拉了下来。同时为了减负以便让战机更轻灵和新型材料及原料的缺乏,中后期大量在战机中采用蒙皮和木质材料,导致日军的战机一但被击中或撞击,便会引发大火爆炸,大批量技术成熟的飞行员因此损失。使其航空兵种越发青黄不接,后继无力。

相对于可以称上是当时先进的海军和秔空兵种。对比欧美苏列强,因为日本的国力不足以同时支撑先进强大的海军和陆军,更由于对敌美国的实力和自身原材料短缺,而不得不一切向舰船和飞机倾斜,甚至陆军的武器也要让步的情况下。二战时日军的陆军装备甚至可以称得上落后,自动和半自动步兵武器约占30%,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只占坦克部队的85%,1943年起,才有88毫米的伽农炮,相对比较完善的中型坦克,全年才生产155辆,别说能大规模装备部队了。更加没大规模摩托化装备这回事。

所以对比同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大家可以看到,鬼子部队走到哪都是全靠11路车,只有长途运兵才偶尔会有个卡车或火车坐坐。而盖世太保总是一溜水的摩托车部队在一片惊恐的眼光里登场。

嗯,这个中型坦克是指按日本标准而言,日本认为10吨以下为轻型,10-20吨为轻型,20吨以上为重型,而在欧美的标准里,20吨以下的全部轻型坦克。

于是日军最大的三式中型坦克,重18.8吨,长5.73米,宽2.33米,高2.61米,这样的身板量,在欧美战场上人均六七米长,二三米宽的主战坦克前,就跟成人拿个儿童玩具似的。根本不可相提并论。在性能方面,更是不能同日而语,落后了各国整整一个时代 。

在1939年7月4日时日军曾用坦克与苏军在诺蒙坎交战,双方都投入了100辆左右的坦克和装甲车,结果日军34辆坦克被击毁了一半,苏军指挥朱可夫将军指出日军的坦克相等于已退役的MC-1式坦克,非常落后,武器很差,最大行程小。

国力和自大导致日本陆军落后

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与陆军像是不存在同一个次元的两个部队。事实上因为自身制度的原因,这两支部队也的确各自为政,甚至是对立的,别说是配合,就连消息上的互通有无也做不到,情报部门也是各干各的,互相封锁状态。

导致日本陆军如此落后的原因,除是因为国力无法支撑维持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根本没有现代化战争的实战经验,无法深切体会新技术兵器对战争的影响。

在它尝到战争甜头的一战中,名义上是参战了,但作战地仍然是亚洲和太平洋群岛的小规模作战,即使到欧洲参战,不过也是派三艘军舰前往印度洋和地中海,负责护航。

而这些地区在当时都是没有配套生产现代战争兵器的能力,更谈不上有用现代战争武器进行对敌人。

长期对弱敌的胜利经验,和武士道传统思想,使日本陆军的忽视了武器因素,漠视了军事技术的更新,过分夸大人的体力精神在战争中的作,在物质不足时,试图以精神弥补,以拼命主义-“万能的大和魂“来否定科学性和合理性,痴迷于用士兵的近身战和白刃格斗战来战胜对手,用肉弹来抵挡钢铁。

即使在一战刚结束,日本就进欧洲购进了坦克,然而本着“欧美和日本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亚洲的战场未必能够适应坦克的大规模使用。”这样的思想,在根据以往耗费低廉就可轻而易举获胜并取得巨大成果的殖民地战争经验,那么在国家财力严重拮据的情况下,在坦克兵种上再花费巨额军费显然是完全没有必要。这是一种因缺少强敌的外在压力,以致心理松懈的结果。

正确看待抗日战争

看到日本凭借如此落后的陆军将中国侵害十几年,大多数人都会对当时中国的积弱与落后感到怒其不争。

其实日本的陆军落后,是针对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的相对而言。而事实上当时世界上仅有8个国家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能自主生产武器兵工,除了日本外,其余全为欧美国家。除了美、苏两国远远一骑绝尘外,日本位列第六,工业生产总值世界占比仅比法国小一点点,又比意大利多一点点。

而中国其实在抗战前已经有了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经济建设都在飞速增长1927年至1936年,钢产量由3万吨增长到55万多吨,全年的建设成果超过1931年1935年间的总和。而1931到1935的建设成果又相当民国建立20年以来的总和。如果按照工业产总值算,当时的中国也是能在当时的世界排入前十名内的。

是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打断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这基本上是传统农业大国同新兴强国工业国之间的较量,

中国武器自行制造能力差,性能也参差不齐,不能形成系统性对抗,外购装备混乱无序,基本上只有单一的步兵兵种,配以少量炮兵、机械化部队和稀少的空军,协同作战意识基本全无。

据统计,二战中欧洲战场上毙伤一名敌军平均需耗子弹5000发左右。在中国的抗战中,国民党军平均消耗子弹2010.6发、炮弹11.3发、手榴弹27.8枚才能毙伤一名日军。八路军、新四军由于条件限制,主要靠战场缴获和搜集民间枪支,平均每毙伤一敌消耗30发子弹、7枚手榴弹。这一比例之低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采用持久战去对抗日本侵华,在消耗敌人的同时破坏敌人对我们的掠夺,这是正确又无奈的选择,也因为工业薄弱而不得已的选择,让我们打得艰难而痛苦,牺牲巨大。

但也是正是因为中国的坚持,让两线作战的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拖在中国,既遏制了其“南进”的妄想,不能得以从中国掠夺资源给日本输血成功,给国家回复的机,又相当从战略上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区的反法西斯战争。让日本最后鸡飞蛋打,两头图谋全部都落了空。

我们需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无需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机枪打飞机的事例,是事实,也是有着很大局限性的个案,我们不要神化,也不要就铁口直断为不可能的虚假事件。

参考资料:

王鼎杰.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之日本篇[J].中国商界,2016,(第4期).

马军.论二战时期日军坦克兵种的滞后[J]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马丁.试论二战期间日、德两国的军事力量[J].世界史(人大复印),2003,(第11期)

徐玲,王昌沛.从综合国力的匮乏看日本之败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5期).

王玉国.正确看待抗日战争——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第4期)

(德)约翰·拉贝著;拉贝日记翻译组译. 拉贝日记[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04.

任海平.二战中科技、经济实力的较量[J].科技潮,1995,(第12期).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 1848-1960[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2.09.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7289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