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重磅推出的GPT Store, 上线2个月就要凉了?

虎嗅APP2024-03-20 22:12:00  101

最近SamAltman接受采访时,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

主持人问,GPT-4让你最印象深刻的功能是什么?Altman抬头望天,手指轻摸着喉结,想了一会儿说:“我觉得它有点糟糕。”

Altman无疑是一位擅长造势的CEO,一句话提高了预计年中发布的GPT-5的期待值。

但不知道此时他的脑海中有没有想起,也曾经由他重磅官宣的GPTStore。

1月上线的GPTStore,过了2个多月,渐渐无人在意,只享受了当15分钟主角的滋味。

从GPTStore淘金,就像开盲盒

GPTStore里的GPTs,是ChatGPT的自定义版本。

我们无需写代码,用自然语言对话,就可以制作一个拥有专属技能的ChatGPT,比如“精通数码的媒体主编”,再专业些的玩家,可以上传文件,或者调用第三方API。

GPTStore刚上线时,GPTs已经超过了300万个,但只有ChatGPTPlus付费用户才能使用。

不知道是苦等GPT-4免费的白嫖党太多了,还是GPTStore自己不争气,GPTs的使用情况有些惨淡。

TheInformation的报道提到,一位开发人员分析了3.6万多个GPTs,其中约有5%每天有150至500名活跃用户,但绝大多数每天只有1到2个用户。

“感觉OpenAI已经放弃了GPTStore。”这位开发人员吐槽道。

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用户体验方面,和1月相比,GPTStore进步了,但不多。

GPTStore的界面,依然只有写作、编码、生产力等几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分别是十几个推荐的GPTs。

但用户的需求是琐碎和模糊的,2个多月了,ChatGPT依然无法提供一个让我们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然后调取所需GPT的界面。

倒有开发者发现了这个空白,推出“GPTFinder”等查找GPT的GPT,通过网页搜索功能,在Google、Bing、X、第三方GPT导航网站等平台,找到相关的GPT链接。

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我刷即刻、小红书等信息流时,偶尔看到某个GPT的自荐或者推荐,如果功能戳中了痛点,也会上手用一用。

所以,找到想要的GPT,过程多少有些随机。然而,找到了只是开始,GPT究竟有没有用,概率和开盲盒差不多。

大多数GPTs做得非常简单,定位也非常鲜明:帮你节省搜索和查找的时间,再给自己的网站和服务引流,登记你的邮箱,吸引你宝贵的订阅。

或许正因如此,Canva的对话达到百万次,上万人打分,但满分5分,评分只有3.2分。

那些无需跳转的GPTs,也不一定省时省心省力。

我想看看GPTs能不能帮我制作烦人的PPT,于是搜索关键词“Powerpoint”,找到了其中使用次数较多的一个。

然而,它只能“纸上谈兵”,根据我的主题,给出一个大纲,不提供数据、图片和表格,只提供抽象的文字指导。

更要命的是,它的细心用错了地方,提醒我用大字体和对比色,甚至建议我某一页可以加个“问号”图片,表示该和观众互动了,不像助手,反而像容易灵光一闪的甲方。

有些场景甚至无需邀请GPTs出山,有些“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牛刀不是GPT,而是我们查找的精力。

比如总结一本书的内容,GPT-4的结果已经八九不离十,如果找出一个专门总结书本的GPT再对话,花费的时间更多,效果还不一定比GPT-4好。

上图为某个GPT,下图为GPT-4.

当然,也有特别好用的、不可或缺的GPTs,比如翻译科技文章的、给文生图AI写提示词的,但这些都不是我在GPTStore发现的,都是在社交媒体口口相传而来的。

这两个月来,GPTs最有意思的新增功能应该是“@”,类似在微信群聊@某人,在聊天框输入@,就能在同一个聊天界面召唤多个GPT,让用户做老板,对AI员工点兵点将。

然而,@的范围也局限在已知的GPT,要么是最近使用过的,要么是已经添加到侧边栏的,并且需要你主动选择,不存在你输入需求、帮你挑选GPT的好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找到好用的GPTs是情分,忘记使用GPTs是本分。

为爱发电的GPT开发者,心情是淡淡的

推出GPTStore时,OpenAI承诺,开发者可以通过GPT的使用情况赚钱,先从美国开始,今年第一季度就应该能看到更多细节。

然而,很多GPT开发者不是为了赚钱,他们把GPTs作为最小可行产品(MVP),吸引种子用户,测试产品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然后对产品进行迭代。

不过目前,GPTs给予大多数开发者的反馈并不多。

最明显地,将GPTs限制在ChatGPT付费用户,直接限制了使用人数。

2023年11月,ChatGPT的每周活跃用户数已达1亿。热闹归热闹,付费率没有想象得高。有人估计,ChatGPT付费用户大概在500万到800万之间。

天花板肉眼可见,同时后来的开发者也很难弯道超车,因为GPTStore几乎不会给新上线的GPTs流量和反馈。

GPTStore遵循马太效应,前期使用次数更高的GPT权重更高,在我们进行搜索的时候,GPTs最显眼的指标就是使用次数。

这样的淘汰机制对于OpenAI来说简单粗暴,但那些没法刷榜的个人开发者,为爱发电的动力也就降低了。新鲜血液没有了,也不利于GPTStore的长久发展。

另外,因为提示词很容易泄露,GPTs的抄袭依然是问题,OpenAI至今没能出面解决,在搜索框输入一个词,出现一堆东施效颦的,只能根据使用次数,自觉判断李逵和李鬼。

有些开发者另辟蹊径,借助社交媒体宣传自己的GPT,但效果也有限。

一位创建文本逃生游戏GPT的开发者,和TikTok百万粉丝的小网红合作宣传,让GPT在GPTStore顶部出现了2周,只增加了5万次新对话,远低于他的预期。

用户基数少了,开发者便期待着更高质量的反馈。

从用户视角看,GPT的“第一印象”比以前更加丰富了,开始和GPT聊天之前,可以看到简介、评分、类型排名、对话次数,以及同一开发者的其他GPT等信息。

当我们和某个GPT对话6轮左右,评价入口会主动在聊天界面跳出来,让你像在豆瓣打分电影一样,打出1星到5星。

另一个评价方式则藏得比较深,点击GPT的名字找到评价入口,不仅能打星,甚至可以给开发者留言,并发到对方的邮箱。

然而,开发者接收到的评价可能比较粗糙。

TheInformation的报道提到,GPTStore只为开发者提供了用户满意度、参与度等数据的一小部分信息。同时,OpenAI每24小时重置一次用户ID,开发者无法跟踪有多少重复用户。

退而求其次,很多开发者在Reddit等社区,分享、宣传自己的GPT并接收反馈。

截至目前,个人开发者们既无法分一杯羹,又不能得到更有用的反馈,看待GPTStore的态度就变得淡淡的,和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同频了。

代替插件的GPTs,等待被代替

最近,OpenAI低调地宣布了一件事:ChatGPTPlugins(插件)从4月9日起彻底下线。

插件去年12月已经宣告死亡,只是4月才埋。当时,OpenAI宣布用GPTs代替插件,并称GPTs从插件中吸取了经验。

可以说,插件是GPTs的前身,同时也被GPTs拍死在了沙滩。从插件到GPTs的过渡,反映了OpenAI对AI时代应用的理解。

插件在ChatGPT外部使用代码构建,并通过API连接到ChatGPT。

GPTs则通过ChatGPT内部的无代码聊天界面创建,同时它的“Actions”基于插件,可以调用一个或多个API,实现更多自定义的操作,和外部数据或现实世界交互。

从门槛上说,GPTs当然更友好,不懂代码的用户可以上手,优秀的开发者则更懂提示词怎么写,让GPTs搜索互联网、调取API、对上传的知识文档进行语义搜索。

去年6月,SamAltman谈到插件时说:插件不适合产品市场。

他解释道,很多插件的开发者,看似是将自己的应用集成到ChatGPT,其实是想将ChatGPT集成到自己的应用。

某种程度上,插件还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开发AI时代的应用,有些不合时宜了。插件在前期测试时,用户体验也非常不好,调用API时经常崩溃。

相比之下,GPTs更加轻巧、稳定,也更符合我们对于“互联网入口”的想象,改变检索、获知、处理信息的流程,而不必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切换。

GPTs代替了插件,或许未来它也会被代替。

乔布斯有句名言:“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向他们展示。”他还拿福特汽车举了例子,如果问顾客想要什么,可能他们只想要更快的马。

相比ChatGPT,GPTs也是“更快的马”,并非革命性的改变,它的意义在于,在模型的参数之上,和用户的日常生活结合,解决更加具体的问题,只是很多时候没那么有用。

就像OpenAI自己所说:“GPTStore扩大了ChatGPT的积极影响和创造性用途。”

与此同时,GPTStore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场,让开发者发现用户的需求,也让普通人找到创造的感觉。

TheVerge记者EmiliaDavid,自己做了一个同义词替换GPT,她以前会通过Google搜索,或者在Thesaurus等网站查找,GPT帮她节省了30秒的时间,还不用看广告。

同时她也发现,GPTs并没有完全集成到她的工作流,因为它基于ChatGPTPlus,而不是她写文章的文档,如果她没有为ChatGPT付费,那么用回Google搜索也没有什么。

GPTs略显尴尬的处境,说明我们对AI应用的需求在进化。它就像一个过渡性的容器,所承载的经验可以沿用。

一个星期前,世界上第一位完全自主的AI程序员面世,AIAgent(智能体)的热潮再次在硅谷掀起。

TheInformation在今年2月爆料,OpenAI也在开发自己的AIAgent,接管用户的设备,自动执行复杂的任务,和ChatGPT不是一回事。

与AI聊着天,就能把工作给完成,是AIAgent们的宣传口吻。这一天没到来之前,让用户们扶额皱眉苦笑的GPTs,或许正因不完美,蕴藏着AI时代应用的更多可能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71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