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西晋皇族争权如此激烈的原因是什么? 看司马八达的家教就明白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2024-06-20 12:16:11  144

西晋皇族自相残杀的传统,来自河内司马氏的家教。

说起司马氏,得从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开始说起。

《三国志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父防,字建公,性质直公方,虽间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少仕州郡,历官洛阳令、京兆尹,以年老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会这样的场合,也保持威仪。

司马防十分爱读《汉书 名臣传》,所阅读的内容都有数十万字,司马防年轻的时候在州郡当官,担任过洛阳县令、京兆尹,年老后担任骑都尉。

司马防做的最多的就是在民间保持志气,关上门自我反省。

司马防的儿子们虽然行冠礼后长大成人,但非常听话,不叫他进儿子们不敢进,不叫他坐儿子们不敢坐,不特别问他们,他们就不敢说话,父子之间非常严肃。

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合称司马八达,看起来人丁兴旺,家教甚严,但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

司马防

司马防的儿子都是成年人了,父亲与儿子之间如此严肃,父亲不让做的事,儿子们丝毫不敢做,表面上很好,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家教越严格的家庭,一般会制造出两种孩子:一种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一种心理压抑,逆反心理特别强。

再来看一下司马防的几个儿子的表现。

长子司马朗,特别孝顺,有人直呼其父亲的名字,9岁的司马朗当场把那个顶了回去,还迫使那人道歉。

司马朗后来在董卓控制的朝廷中当官,想要带着家人逃走,被人告发,董卓问司马朗为何要背叛自己,司马朗说道:

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愿明公监观往事,少加三思,即荣名并于日月,伊、周不足侔也。

明公以高世之功德,在天下大乱中辅助天子,清除了宦官的秽乱,举荐了许多贤士,这的确是虚心深虑,即将成为复兴社稷的治世啊。但是随着威德的隆重,功业的著大,而兵灾战乱却日渐严重,地方州郡有如大鼎煮沸一般,连京城的近郊,人民都不能安家乐业,因此要抛弃住家田产,四处流亡躲窜。虽然已在四方关口设置禁令,以重刑加以杀戮处罚,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风潮,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回故乡的原因。希望明公仔有所借鉴,稍加反省深思,那么名声就可像日月一般的荣耀,伊尹和周公也不能相比了。

司马朗

司马朗把董卓比作伊尹和周公,一个劲地吹董卓,这种话一般人说不出来的,尤其是正直的人。

当时董卓是天下的大恶人,被陈寿称为有史以来最坏的人,整个天下联合反对董卓,士大夫们当然也反对董卓,但为了自保,还是有一些士大夫不断拍董卓的马屁。

你看司马朗拍董卓的马屁,脸不红,心不跳,把董卓跟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来比,但凡董卓是个明白人,这马屁可能就要拍到马腿上了。

我们可以理解为司马朗是为了自保才这么说,我把司马朗的话截出来的意思是想说:司马朗表面上看起来正直、孝顺,实际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且可以无缝切换

司马朗是老大,再来看老二司马懿。

司马懿的权谋是司马防诸子中水平最高的,曹操征辟司马懿出仕,司马懿借口自己有病不来,曹操派人来打探消息,司马懿装得跟病人一模一样,骗过曹操的使者。

几年以后,曹操再次强制征召司马懿出仕,司马懿还是不来,曹操派人准备逮捕他,司马懿立即老老实实地听从,年轻的司马懿就敢跟曹操玩手段了。

《晋书 宣帝纪》:帝恐达速发,以书喻之曰:“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达得书大喜,犹与不决。

司马懿平定孟达的叛乱,一面写信安抚孟达,一面八天急行军1200里,赶到新城,孟达完全没有反应,仅十余天就拿下孟达。

司马懿

司马懿将这种两面派作风玩得炉火纯青,后来司马懿平定王凌叛乱也是一模一样,也是一面写信安抚王凌,一面率军急行军赶到王凌所在的地方,王凌自杀而死,司马懿不为所动,将王凌夷三族,还把王凌已经入土的尸体挖出来剖棺暴尸三天。

高平陵政变,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保证曹爽只是削去兵权,保留爵位与富贵,曹爽投降后,司马懿找了个借口诬陷曹爽谋反,把曹爽及同党三族五千余人全部诛杀。

在司马懿之前,政治并非是肉体消灭,也有可能是让政治对手罢官免职。

在司马懿之后,政治斗争就是残酷的肉体消灭,动不动就夷三族。

司马防的家教如此严格,教出来的儿子没一个诚信的。

虽然政治斗争是尔虞我诈,但并非没有一点诚信,如果一个政治人物没一句真话,誓言也不管用,那政治就毫无底线了。

再看老三司马孚。

曹髦被杀时,司马孚将曹髦的头枕在自己大腿上痛哭说道: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

司马孚还上书请求捉拿主谋者,这不是鳄鱼的眼泪吗?

主谋是谁?是司马昭。

没有司马昭在背后主使,贾充敢弑君?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贾充敢指挥成济弑君,必有司马昭的保证,况且最后追究凶手的时候,只追究到成济就不再追究了,成济成为替罪羊,难道成济是主谋吗?

司马孚

所以说司马孚上书捉拿主谋是不是笑话?

《晋书》:及武帝受禅,陈留王就金墉城,孚拜辞,执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魏帝曹奂禅让帝位给晋武帝司马炎后,司马孚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地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

司马孚说他是大魏之臣,你信不?

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司马孚与司马师一起率军驻守司马门,参与政变。

254年,司马师废除魏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司马孚的名字出现表章中,而且排名第一。

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掌控魏国军政大权时,司马孚时不时率领军队东征西战,曾在寿春率领20万大军抵御诸葛恪,又曾坐镇关中,抵御姜维。

司马家族篡位所干的事,司马孚都有参与,不过较为隐蔽罢了,司马孚说他自己是大魏纯臣,这不说来好笑吗?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司马防的其他五个儿子,基本上就没记载事项了,你看司马防的家教如此严格,司马防为人如此耿直,教出来的儿子都是两面派的人物。

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都有共同的特点:厚黑、隐忍、城府深、善权谋、无诚信、善表演、做事不择手段、做人毫无底线。

在这种家风影响之下,司马氏后人可见一斑了。

再来看看司马懿的九个儿子,基本上也沾染了这种家风。

司马师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把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直接毒杀了,死的时候只有24岁。

《晋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一》: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葬峻平陵。

司马师与第一任妻子夏侯徽生育了五个女儿,但是,司马师为了司马家的利益,甘愿毒杀夏侯徽。

司马师因为猜忌曹芳,于是废除的曹芳的皇帝之位,以臣废君。

司马懿次子司马昭,就更不用说了,曹髦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流传甚广,司马昭公然弑君,虽然历朝历代不乏弑君之臣,但起码人家弑君是背地里偷偷摸摸干的,司马昭是在大街上公然弑君,连隐藏都懒得做了。

司马懿有2个儿子参与八王之乱,司马炎有4个儿子参与,还有2个是与司马炎同辈的宗室,为什么他们要参与八王之乱?

只是为了争权夺利而已。

司马氏家风如此,司马懿靠扳倒曹爽上位,司马师接班后废立皇帝,司马昭当街弑君,司马炎逼皇帝禅让帝位,司马炎又大肆分封宗室为王,给予兵权与政权,不信任外人。

西晋的兵权全在司马氏宗室手中,有了兵权之后,这些诸侯王就有争夺天下的权力,司马懿开了个好头,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不择手段,他的子孙后代自然有样学样。

司马昭

同样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不择手段,不同的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对付的是外人,而八王之乱则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还是一帮亲戚自相残杀。

族孙杀族爷,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

族叔杀族侄,东海王司马越杀长沙王司马乂。

族兄杀族弟,南阳王司马模杀河间王司马颙。

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梁王司马肜联手攻打赵王司马伦,辈份全乱了,反正就是一帮亲戚杀来杀去。

这种没底线的争权夺利,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能够持续这么久?

东晋时期,晋明帝问王导,晋朝是如何夺得天下的?

王导就把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的事迹讲给了晋明帝听,晋明帝听后感觉很惭愧,把脸埋藏在床上说:

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司马家争夺权力的事让后辈子孙听了都觉得羞愧,自己人都不好意思,这种无底线的家风自己人都看不过去,更不用说外人了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6947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