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晚清的15个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看一下你知道几个?

包包说过去2024-03-27 18:07:23  101

1,第1次鸦片战争的赔款对清朝来说数额有多巨大?

第1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大清的户部存银为1300万两,地方上还有800万两,总计是2100万两。

鸦片战争的赔款是2100万银元,当时一块银元大约相当于0.7 两白银,也就是说这个赔款占到了当时清朝财政存银的7成。

2,乾隆当皇帝这些年,都在哪过的生日。

乾隆皇帝在位60年的时间,他在承德避暑山庄过了36次生日,在故宫过了15次,在巡猎途中过了8次,只在圆明园过了1次。

看来乾隆对避暑山庄真是情有独钟啊!

3,从康熙到道光,田赋的收入基本上是不变的。

康熙24年清朝的田赋收入是2727万两,乾隆18年田赋收入是2938两,道光19年田赋收入是2943万两。

从康熙到道光,清朝的田赋收入几乎不变,同时其他税收占比越来越大。

4,抵抗法军的技勇太监。

法军在1860年10月6号傍晚抵达圆明园大宫门,在进入圆明园的时候遭到了20多名技勇太监的抵抗。

所谓的技勇太监,是指在圆明园内负责皇帝后宫安全的太监。

这个岗位设立于雍正年间,主要选的是一些身强体壮的年轻太监,教他们武功,选取其中的佼佼者担任圆明园后宫的护卫工作。

他们被允许在圆明园内携带长枪、腰刀等冷兵器,有时候也会装备火枪。

法军遇到的这些技勇太监在首领任亮的带领之下英勇抵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5,李鸿章是一个克虏伯大炮迷。

他在1871年就向克虏伯购买了328门各种口径火炮,用来布防在沿海港口和要塞。

1877年,又在淮军中首先组建了19个完全由克虏伯大炮炮营,每营有4磅克虏伯炮6门。

1877年到1896年,克虏伯一共从清政府这里拿下了大约2000门大炮的订单。

在1888年12月17号北洋海军成立的典礼上,李鸿章还和前来祝贺的克虏伯特使说:结识克虏伯先生是我一生莫大的荣幸。

6,亚洲第1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炼铁厂,是亚洲第1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共耗568万两,也是洋务运动中投资最大的一个企业。

在向海军衙门介绍这个企业的时候,张之洞形容这家工厂:长600丈,宽100丈,南枕山,北冰汉,面临大江,运载极强,气势宏阔。

一个日本人看到这家钢铁厂之后,形容到:登高下瞻,使人胆裂。

7,1905年。

1905年是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光绪皇帝废除了科举,并且在八旗大臣的建议下决定创办八旗陆军贵胄学堂。

这两点个决定分别得罪了想考功名的读书人和掌握军队的其他各族军官。

8,北洋第一镇原称京旗常备军。

总兵力1.2万人,主要人员来自清朝传统的前锋营、护军营、火器营及健锐营。过去是皇帝的亲军护卫,成为北洋第一镇之后成为清朝装备最好,理论上应该最精锐的军队。

不过,在清末的变动中这支军队并没有起到作用。

9,日子人载沣。

载沣是何许人?是光绪唯一活着的亲弟,是慈禧养女的丈夫,是未来的摄政王+皇帝亲爹。

到清末,从道光往下开始捋,男性后裔活着、没犯事的当时一共也就不到十人,载沣是其中血统最近的。

而且,裕隆太后可没有慈禧的手段,就是个普通的妇女。

载沣只要有点上进心,很可能会大权独揽,可他偏偏是个日子人,不想上班。

清朝被推翻后,他回到王府说了句话:好了,终于可以回家专心抱孩子了。

10,清末财政收入有多高?

光绪7年也就是1881年,清朝的财政收入是8235万两白银。

到了1910年,清朝的财政收入是2.97亿两白银,是30年前的3.6倍。

很多收入都是开埠开放资源带来的。

11,清朝的最后三位皇帝都是还没满10岁就坐上龙椅的。

同治皇帝6岁登基,光绪皇帝4岁登基,溥仪3岁登基。

12,电报圣旨。

到了清末,电报已经应用到了朝廷的公务中。

这个时候皇上给大臣们传旨意,不需要特地派人过去念圣旨,直接发个电报就行了,不到一秒钟就能收到。

但是呢,这个电报既然是圣旨,接电报的时候也得下跪接旨。

13,咸丰皇帝的30岁生日。

咸丰皇帝过30岁生日的时候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太平军在江南和清军激战,英法联军正从海上接近天津,沙俄在外东北耀武扬威。

本来他的意思是想通过这次生日来冲冲喜,结果六月初九这一天生日他在正大光明殿接受朝贺的时候,外国使臣只有朝鲜派了3个人。

14,东方芝加哥。

清朝末年上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国第一对外贸易口岸,排名第二的不是沿海港口,而是位于长江中游的汉口。

张之洞在武汉督办洋务期间,汉口的主要贸易大幅度增长,到了19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到了全国的12.04%,几乎和上海相当。

到1909年更是达到了1.3亿两,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芝加哥。

湖北的经济发展,也让这里成为留日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

根据光绪33年的统计,当时全国的留日学生总数是5400多人,湖北占了个1/4,达到了1360多人。

很多学生回国之后成为反清的骨干。

15,洪秀全在广州考了几次试?

洪秀全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自耕农家庭,原名火秀,后来按照家族的辈分改名为仁坤,长大后把自己改名为秀全。

他7岁接受启蒙教育,13岁熟读四书五经,15岁参加县试,在赴广州参加考试的时候,四次参考又屡试不中,就选择了反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568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