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没太看故事了,没想到周末瞅了一眼,沪指已经周线四连阴,这周如果还不涨,那就是周线五连阴了。
上一次周线五连阴还是去年11月底,那一波之后市场均线变成了空头排列,短暂的反弹后,今年2月初直接砸到了2635.09的最低点。
我倒是不担心再度下跌,如果真的敢这么跌,之前跟大家讲过的应对措施已经提到了,如果你觉得上证指数相关的ETF太过于陌生,也可以直接试试沪深300ETF和船新的A50ETF。
咱们经历过年初那一波,相信后面再悲观,真到了跌破2XXX点的时候,敢抄底的资金也是汹涌不断的。
不要害怕市场不涨,只要努力上班,熊市过几年很快就过去了。
接下来讲几个零碎的事情。
一、为什么还不降息?
当我看到市场上还在不断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讨论非常多余。
MLF是现在最贵的一年期工具了,50年国债不过2.53%,1年期的MLF就要2.5%,谁还要?
降息也是不太可能降息的,前面还在喊话国债收益率太低了,还是等8月份美联储准备降息前再降,这样显得有主见又有前瞻性。
这个道理很简单,你现在学欧央行提前降息,汇率这一重要政策目标还要不要?
但你要是跟一些小国家一样,等美联储9月或者11月降息之后再降息,那不显得是跟屁虫吗?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前瞻降息,微操。
当然汇率目标我觉得也不是很重要,日元都贬值成那个德行了,日本经济崩溃了吗?
所以无须担心,如果真的希望长债利率往上走,建议直接加息引导政策预期,100BP不够就加200BP,make CNY great again!
二、为什么M1增速下滑?
金融数据公布前,关于数据的小作文传出来两个版本,最终数据比第一个版本略低一点,但第二个版本过于扯淡了。
M1增速下滑,能印证经济数据吗?权威人士已经告诉我们了,要淡化总量指标。
关注结构而不是总量,这个M1下滑,本质上是统计数据口径上的一个bug。
学没学过金融的都知道,M0代表的是社会体系中的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
M1就是现金加上企业银行存款加上个人信用卡存款,或者简化一点,就是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这个bug就在于,个人活期存款,是不统计在内的,所以导致企业的活期存款对M1的扰动较大。
因为打击手工补息,企业都把存款挪出来了,然后去买货债类基金或者理财产品,M1就暴跌,但本质上流动性并没有暴跌。
但你发现这俩月,债市涨得很好,有可能就是企业出来的存款配置债券类资产比较多,资金面推动了债市的行情。
所以你看到的很多M1的解析,其实是夸大了。严格意义上,根据流动性去算,货币和货期理财至少应该是M1统计的范畴,但现在还是划分在M2里面。
只看数据没意义,因为统计口径稍微变化下,数据就花了。但基本面可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仍然是一个利好红利、利好债市的形势。
三、相亲市场的形势也变化了?
还单身的朋友们,你们爽了,上海相亲标准降了!
以前要月薪3万,现在直接月薪1万就可以了。
仔细想想,好像不多,感觉标准没有下降,还上升了,毕竟月薪3万有房有贷还属于打工可以达到的高度,而不管月薪几万,有房无贷都是年轻人光靠打工难以实现的。
说白了,以前看现金流量表,现在看资产负债表。月薪3万有房贷的,可能是小镇做题家;但月薪1万能在上海全款买房的,那家庭条件妥妥不一般了。
房子有贷款,明年肯定还是贷款;今年月薪3万,明年未必还有3万。
从上市公司清仓式派息就可以看出来,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并不想做任何新增资本开支,大股东也不好意思减持,咱们也没有回购的传统,那还不如加大派息力度,把利润落袋为安。
你看上市公司是红利逻辑,相亲市场是不是也是一样?对象有没有成长性不重要,重要的是爹妈要有钱,资产负债表总量要大,所有者权益要多,至于这企业挣钱不挣钱,另说。
教育市场也是一样,花几百万上国际学校,出国留学,对于找工作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不如多给孩子留一点现金,未来吃利息躺在家里都行。
补税的话题,限于篇幅和能力所限,就不聊了,但相信大家做多国债的热情中长期都不会消失。祝大家投资收益越来越好吧。(不作为投资依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5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