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严珊珊]“回看以前在国际上很成功的中国电影,大多都呈现了中国美丽的风景,有着很好的艺术感,但为什么大多数当代中国商业片很难在国际上获得成功?可能除了风景之外,也需要关注家庭或社会等元素,一些共通的情感和真真切切的形象。”
6月16日,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全球市场与国际合作展望”圆桌论坛上,东京国际电影节节目总监,扶持了贾樟柯、宁浩、娄烨等中国电影一线创作者的日本资深制片人市山尚三认为,不要在创作当下就思考未来是否面向国际市场,真诚地表达艺术感受就好,如果片子质量足够好,有机会获得海外观众认可。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主席费尔南多·胡安·利马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拉美市场,影院多被好莱坞电影占领,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电影留的空间不多,“我认为大家也不需要刻意考虑中国电影‘出海’问题,因为这并不是症结所在,需要考虑发行和展映过程中遇到的壁垒。”
他表示,中国优秀的电影人、独特的视角和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电影成功的基石,并提出建议,中国电影在发行和展映时可以通过大型发行机构进入一些国家的市场。
当天的论坛上,李少红、管虎、乌尔善、市山尚三、费尔南多·胡安·利马从自身视角和经历出发,分享在创作中平衡地域文化特色和唤起全球观众情感共鸣方面的体会。
(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图片,下同)
“电影本身目的不是为了‘走出去’”
谈到“走出去”,中国导演李少红表示,以她个人经历而言,中国电影上世纪90年代初就“走出去”了,第五代导演最早的作品已经进入国际视野,但电影本身不完全是为了走出去,而是“既让世界看到我们,我们也能看到世界”。
李少红认为,电影语言本身是国际化的,不是“说”的语言,是一种能够代表心灵和世界观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共通的。“只要你的表达真诚,你的故事和人物足以动人,足以把脑海里的东西刻画出来,我觉得都会在国际性交流中被大家认可。”
东京国际电影节节目总监,担任过威尼斯、鹿特丹、温哥华等多个国际电影节评委会成员的日本制片人市山尚三也有相同的感悟。
“我们制作电影时不要急于考虑国际市场,要不忘初心来制作高质量、优秀的电影,之后出海时,如果片子质量足够好,是能够获得海外观众认可的。”
市山尚三不仅是日本导演北野武的制片人,还是侯孝贤、贾樟柯的长期合作伙伴,并将宁浩、娄烨等中国导演引入国际视野,见证了中国电影三十多年的变化。他曾参与制作《海上花》《好男好女》《站台》《二十四城记》等华语电影。
市山尚三谈到,回看以前在国际上很成功的中国电影,大多都呈现了中国美丽的风景,有着很好的艺术感,但为什么大多数当代中国商业片很难在国际上获得成功?可能除了风景之外,也需要关注家庭或社会等元素,一些共通的情感和真真切切的形象。
东京国际电影节节目总监市山尚三
市山尚三谈到,过去十年,日本政府觉得日本电影也应该“出海”,大力支持日本电影国际化,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包括动作片,但似乎并没有成功。尽管有些日本影片在亚洲成功了,在欧美市场仍遇到比较大的壁垒和障碍,反而是少数小制作电影成绩不错。从这个方面来说,制作电影时不要盯着能不能出海,质量把握好,亚洲风格也能在国际市场大获成功。
“发行和展映往往有壁垒,而不是创作遇到壁垒”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主席费尔南多·胡安·利马提到,如果在创作电影时就想着“出海”,可能会丧失电影创作的灵魂。重要的是带着真诚创作,全力以赴打造优秀的作品。
“我们确实非常喜欢中国电影,中国有一些非常好的电影作品,往往不是因为大制作或运用高端技术,而是因为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导演,有独特的视角,有数千年的文化,这是中国电影未来成功的基石。我认为大家也不需要刻意考虑中国电影‘出海’问题,因为这并不是症结所在。”
利马提出,中国电影人不仅需要关注创作,也需要考虑发行和展映问题,“在发行和展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壁垒,而不是说创作遇到壁垒。”
他建议,中国电影人可以联系一些大型发行机构,比如通过在欧洲电影节展映等方式,让影片得以进入一些国家。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主席费尔南多·胡安·利马
“在拉美,我们现在影院越来越少,而且电影院被好莱坞电影占领,所以我们为其他电影留的空间不多了。我认为这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中国电影真的非常棒,我们非常爱中国电影,但我们只有在电影节才能够看到中国电影。”
6月14日至22日,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陆续登场,行业智慧深度交流,共话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观察者网将持续报道。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5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