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57年的一天,毛主席的女儿李敏,阴差阳错地将一本同学的日记带回了家中。
毛主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偶然翻阅到了这本日记,被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实情感所吸引。
如往常读书、批阅文章时一样,他用铅笔在纸上圈改、批注,细致入微。
阅读完毕后,他在日记的第一页,留下了很高的评价:
“原文可在报刊上发表。”
误拿日记
1957年,王桂芹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读高三。
那时候师大女附中是北京响当当的女校,很多高干孩子都在这里就读,包括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
李敏是王桂芹的同班同学,她性格开朗热情,真诚坦荡。
虽然同学们几乎都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女儿,但她本人却非常低调。
李敏生活简朴,没有高干子女的优越感,也很少提起家庭背景,尤其是自己的父亲。
然而有一天,李敏却趁着早自习开始之前,把王桂芹从教室里叫了出来。
“桂芹,有件事要告诉你。我父亲看了你的日记,他说你写得很好,感情真挚。他还亲笔做了批注呢!”
王桂芹听完后就愣住了,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她。
李敏见状,就把手里的日记本翻开,拿出夹在里面的稿纸,给她看上面的批注。
只见日记上圈圈点点,有许多新添上去的标注,甚至还有毛主席手书的批语。
王桂芹惊讶得不知所措:“毛主席怎么有时间看我的日记呢?”
身边的家人、同学也都觉得不可思议:“你的日记,毛主席怎么会看到呢?”
这件事,还要从不久前的一个雨天说起。
1957年10月的一天,王桂芹和李敏所在的班级组织了一次活动。
同学们在团支部的组织下,到郊区的罗道庄农场去,参加辩论会和义务劳动。
师大女附中位于西单二龙路,与罗道庄之间隔着大约十里地的距离。
因为没有能直达的公交车,所以大部分同学都只能徒步前往。
李敏当时有一辆自行车却没有骑,而是推着车和王桂芹一起走路过去的。
抵达农业社后,同学们随即投身于一片白菜地中,辛勤劳动。
这边同学们挥汗如雨,那边天公却不作美,先是刮起一阵凉风,继而细雨纷纷而至。
为了方便劳动,大多数同学都轻装上阵,没有带什么东西。
可王桂芹一直有记录生活的习惯,因此总是随身带着一本硬皮笔记本。
虽说只是小雨,但她还是担心自己的笔记本被打湿,便想着找个地方妥善放好。
可四周都是田地,一览无余,根本没有能避雨的地方。
李敏是推着自行车来的,下地干活之前她就把车停在了田埂边,车把上还挂着她的书包。
于是李敏便招呼王桂芹,让她把笔记本暂时放在自己的书包里。
到了傍晚,太阳落山,同学们的劳动也结束了。
团支部又把大家分成两队,分别参加了两个生产队的知识辩论。
一直到了晚上,辩论会结束,被分到不同队伍的王桂芹和李敏也没能见上面。
而王桂芹的笔记本,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被李敏带回了家里。
细致批改
看到放在家中的笔记本,毛主席大概以为是李敏的作业。
于是他习惯性地打开检查,却发现了夹在本子中的几张稿纸,上面写着王桂芹回乡时的日记。
毛主席爱读书,也喜欢读好文章,并且在读书时一直有批注圈画的习惯。
他不仅是在阅读,更是在与作者,与书中的人物进行深刻的交流。
遇到共鸣之处,他毫不吝啬地表达赞同;意见相左时,则坦率直言其异见;
面临疑惑,他勇于发问;发现可议之处,便直抒胸臆,提出意见。
边读边思,边思边记,心中所想即刻化为笔下的圈画和批注。
毛主席先后读了二十多年的《二十四史》,光是在书上的批注就有198条。
因此,当读到王桂芹的回乡日记时,毛主席被文字中的真挚情感与思想打动,便像往常一样认真地边读边批注起来。
即使只是批阅几篇高中生的日记,毛主席也一丝不苟,认真严谨。
王桂芹的日记,字写得有些乱,一些错漏也在所难免。
毛主席则以包容而严谨的态度,逐一修正了字里行间的错别字和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
不经意的笔误、冗余的词汇,或是模糊不清、使用不当的字眼,都被他一一被标记了出来。
比如王桂芹把“渺小”写成了“妙小”,被毛主席改正了过来;
“那庄稼年年丰富”,“丰富”用得不当,被毛主席改为了“丰收”;
“那儿要一木票糖” 中的“木票” 其实应该是“木瓢”,王桂芹一时想不起怎么写,便暂时用同音字来代替。
毛主席把“票”字圈了起来,引出一条线,写上了正确的“瓢”字;
还有“担担子如坐轿”中的“子”字,王桂芹写得不标准,看起来像是“孑”字;
毛主席看得认真,连这样的错误也没漏过,又在一旁的空白处,一笔一画地写了一个规范的“子”字……
捧着自己的日记看了又看,王桂芹一时间还有些恍惚。
她不敢相信,这个像老师批改作文一样在自己的日记上标注错误、圈画好词好句的人,这个像父母一样用铅笔帮自己的文章修改错别字的人,竟然是毛主席。
不仅如此,在日记的第一页和结尾,毛主席还用铅笔批注了评语。
字迹漂亮,却是草体,王桂芹认不出写得是什么,李敏就念给她听。
结尾处写着:“每年暑假回乡一次,极为有益。此文写得很好。住半月不够,最好住一个月。”
而第一页写的则是:“此文可在报刊上发表。”
李敏念完,又拿出了一张夹在日记中的信纸,轻轻展开,上面是毛主席写给两个女儿的:
“李讷细看两遍,退李敏。李敏也要看两遍。”
王桂芹的日记里究竟记录了怎样的内容和思考,能得到毛主席这样高的评价和认可呢?
归乡日记
1957年,正值国家教育方针焕新颜。
党中央与毛主席高瞻远瞩,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鼓励知识青年投身实践与劳动。
校园内,学生们不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在田间地头里磨砺意志,每学期的义务劳动都成为了必修课。
于是王桂芹也决定假期返乡,身体力行,到田间去劳动。
王桂芹的老家在阜平县,地处太行腹地,山明水秀,风光旖旎。
虽然这一次回乡晚了,但王桂芹在老家的半个月里,每一天都有全新的体验。
晨曦初照,她在田埂间挥汗如雨;夕阳西下,她拜访邻居,传递报纸上的新鲜事;
夜幕降临,就围炉而坐,与乡亲们谈笑、交流。
这样的生活,让王桂芹每天都有新的感悟,也促使她笔耕不辍,每日记录。
短短两周,她写下了日记十四篇,洋洋洒洒逾万字。
8月5日,王桂芹细腻地描绘了回乡途中的所见所感。
看着干旱肆虐下,地里枯黄的谷子与花生,她不禁遐想联翩:
“什么时候,我们也会人工下雨呢?我想,我若是能呼风唤雨多好!那庄稼年年丰收,国家年年富足,人民年年丰衣足食!”
这段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文字,被毛主席勾了两个圈,大概是对这番赤子情怀的无声赞许。
快要到家时,一场不期而至的雷阵雨让王桂芹猝不及防,寒颤之余,更多的却是激动。
有了雨水滋润,谷苗便能重焕生机,王桂芹感叹道:
“我淋湿了又算得什么,只要庄稼长得好,比什么都强哩。雨啊,下吧,下个透吧!”
此处,毛主席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这不仅是对文字的认可,更是对王桂芹与农民产生情感共鸣的高度肯定。
通过这些批注圈点,不难窥见毛主席对王桂芹那份纯真而深沉的农民情怀的赏识。
那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与大地同呼吸、与民众共命运的高尚情操。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情感共鸣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8月11日,王桂芹记录了她参与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员大会。
会议的主题,是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非常重要的吃菜问题。
通过这次集体讨论,她意识到,即便是日常琐碎的小事,若处理不当,也会影响社群和谐与大家的情绪。
因此王桂芹反思道:
“农村里有许多事情是我在北京的报纸上看不到的。从前我对合作社只认识一个轮廓,现在钻进去看看吧。”
在这一段旁边,毛主席画了三个圈,无疑是对她选择深入群众、体验农村生活的强烈认可。
8月14日的日记,记录了王桂芹在劳动中的自我锤炼与感悟,只有寥寥数语,但内容却十分深刻。
每日担水、担土,她从一开始的身体不适到后来逐渐克服,甚至养成了习惯。
从前常听大伯说“担担子如坐轿”,她起初不理解,可这一次自己亲身体会过后,就真正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身心愉悦。
劳动不仅锻炼筋骨,更是滋养心灵的甘露,让人在汗水中觅得纯粹的快乐与满足。
在这篇日记的最后,王桂芹记录了乡亲们对她的评价与认可:
“我的大娘们和嫂嫂们,见我回来什么都干,他们说:‘没成洋学生、书呆子,还是咱们的人。’有时也逗我几句。”
这一段被毛主席着重标注,不仅连画了四个圈,还在“还是咱们的人”下面,画上了水曲线。
这是对王桂芹的肯定与赞赏,更是毛主席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希望他们能成为劳动人民所信赖和喜爱的接班人,扎根于人民之中,成为国家和社会可靠的力量。
发表刊登
对于毛主席的批注,王桂芹既感到喜悦,却又有些不知所措。
起初,她想要将此事保密,珍藏这份荣耀。
可转念一想,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理应成为大家共同的骄傲和幸福。
于是,王桂芹就把此事告诉了老师和同学们。
得知毛主席亲自批阅了高中生的日记,同学们都激动不已。
有的喜极而泣,有的激动得连饭都吃不下了,争先恐后地传看毛主席的批语。
一开始先是排队传阅,后来又改为晚自习时请朗读最好的同学为大家诵读,之后再集体讨论。
那本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日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手中传递,足足两个月的时间,几乎成了班里的“传家宝”。
只是频繁的翻阅,也让毛主席在纸张边缘留下的铅笔批注渐渐模糊。
王桂芹始终懊恼不已,后悔自己当时没有想到对纸张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岁月流转,那份未曾妥帖保存的日记,也成了青春记忆中的一个遗憾。
虽然毛主席批注了“此文可在报刊上发表”,但是王桂芹起初却不想要发表。
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毛主席批改了自己的日记,已经是莫大的荣耀。
若是再公之于众、拿出去发表,恐怕会被人误会是借此炫耀。
加之日记一直在同学们之间传阅着,那份沉甸甸的珍视与喜悦,也让王桂芹不好意思开口要回。
后来,还是在毛主席的关切询问之下,王桂芹才重新抄录了一份,寄给了《中国青年》杂志。
《中国青年》完整刊载了王桂芹的返乡日记,不仅将那段质朴而生动的乡间记忆呈现给了广大读者,还在文章之前特地刊登了毛主席的批注。
刊发之时恰逢寒假,王桂芹满怀敬意地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感谢信,并连同杂志一起邮寄到了中南海。
不久后,李敏就给王桂芹打来了电话:
“你的信和一同寄达的杂志,爸爸已经收到了,他看了很高兴。爸爸说,年轻人热情高,干劲大……”
毛主席的亲笔批语与王桂芹的“暑假归乡日记”一经发表,便迅速在各大报纸上传播开来。
同时,还被多个省市的教育部门精选,纳入了中学乃至师范院校的语文课本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思考与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寇广生.有幸结缘王桂芹[J].青少年日记,2010(01):48-49.
[2]王桂芹.毛主席阅批我的日记[J].支部建设,2000(04):27-30.
[3]王桂芹.毛主席批阅我的日记——一个笔记本引出一份珍藏的幸福[J].领导文萃,2000(02):50-52.
[4]王桂芹.假期回乡日记[M].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