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京城最大的“黑社会”, 顺治派亲王出马, 才端掉其保护伞

钧儒说古代2024-06-15 04:34:19  56

满清入关之后迅速完成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其行政体系开始向明代靠拢,但由于彼时满清官员对于执政没有足够的经验,因此他们在办公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这一点在案件审理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晚明动乱过程中,明政府存放的大量卷宗不翼而飞,这让清朝官员找不到合适的参考资料,因此在断案量刑时总是出错。

而明朝存留的卷宗并非被大顺义军焚毁,而是被一名叫李应试的书办偷偷带回了家里。

他看到清朝官员急的团团转之后便派人与他们连上了线,表示自己有丰富的断案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审案量刑。

京城众官员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将几个案子交给李应试处理,发现确实有过人的才能,此后李应试家的门口总是聚集着各部门的官员。

为了接待这些人李应试重新修建了自己的宅院,新修的宅院不但面积极大,而且还标出了“六部”,以便不同部门的官员前来咨询,俨然一个独立的小朝廷。

渐渐地李应试和兵科给事中李运长等官员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有了这些官员的庇护,李应试也开始在京城中横行无忌,许多京城的土匪,流氓也都投靠到他的门下,这让李应试成为了京城中最大的黑恶势力。

彼时他们不但承接催债等业务,还向南城商户收取高昂的保护费,这让商家们苦不堪言,随着李应试的名头越来越大,其终于引起了京城高官的注意。

顺治九年六月,满清名臣洪承畴上书描述了李应试一伙儿的恶行,顺治对此极为震惊,赶忙派御史和顺天府尹调查此事。

这些办案官员当然知道洪承畴所说之事件件属实,但他们更知道李应试和众多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真的查出什么问题,自己恐怕要受到不小的牵连。

因此虽然有顺治圣旨督促,但办案人员依然显得十分消极,几个月里也没查出任何成果。

顺治对他们的表现极为失望,为了尽快弄清李应试的问题,他最终派出郑亲王济尔哈朗督办此案。

位高权重的济尔哈朗自然没把李应试的那些保护伞放在眼里,但由于李应试一案牵扯的官员实在太多,因此济尔哈朗动用了大量人手,在半个多月后终于收集齐了李应试勾结官员,横行街市的证据。

随后李应试和他的同伙均被抓捕归案,与其“交情”极重的兵科都给事中李运长,还想动用关系将其救出大牢,但没等他开始走动,自己也被济尔哈朗所捉,并和主犯一同被处以极刑。

在李应试等人问斩的当天,北京的街头挤满了观看的人群,他们都想看看这些恶霸究竟长什么样子。

曾经受到李应试一伙儿欺压的商铺更是放起了爆竹,足见人们对他的厌恶之情。

写在最后

李应试案作为清初大案受到了顺治的高度重视,因为李应试一伙儿不但影响了京城的治安,更对清廷的政治秩序造成了巨大干扰。

在办案人员选用上,顺治果断启用济尔哈朗,有效提高了办案效率,可以说做的十分漂亮。

但在这个案件的背后,确实也暴露了清廷面临的种种问题,比如治理人才的缺失,官员对于皇帝旨意执行力不足等等,说明当时的清廷距离建立起稳定的政治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文摘报:《清代京城如何“扫黑除恶”》,2019年7月13日05版。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4938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