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列维策划了波斯帝国2500周年庆典, 霍梅尼很生气! 主要是认祖宗

文山聊武器2024-06-16 19:42:35  63

1971年,伊朗最后一个王朝的统治者、在位38年的巴列维国王一手策划了盛大的波斯帝国2500周年庆典。大事铺张的庆典准备、极富历史色彩的复古大阅兵、宾客如云的世界政要、花钱如流水的豪华宴会,令《时代》杂志都为之惊呼。但是,背后的代价可不仅仅是大笔金钱而已,伊朗的政治、宗教、民生多方面矛盾由此激化,最后导致了王朝倾覆的结局。一系列曲折进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名字,那就是霍梅尼。

波斯帝国2500周年庆典

1971年的伊朗,经过详细策划、大量准备的“波斯帝国建立2500周年庆典”正在逐渐进入倒计时。这个盛大的庆典由国王巴列维发起,计划从10月12日开始持续整整5天,举办地点选择在距离首都德黑兰1000公里开外的古城遗迹波斯波利斯,庆典的计划极尽豪华,预计邀请世界各国的上千位著名人士作为嘉宾前来出席观礼。

光是看这些数据,也能看出来这个庆典的排场不可能小。为了能匹配自己“万王之王”、“雅利安人之光”的面子,巴列维国王下令不计费用,从国库大量支取金钱,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

波斯波利斯本身是著名的古城遗址,虽有气势恢宏的石质建筑物遗迹,但它不是现代化城市,当然也没办法直接举办庆典。为了让它适合开宴会,国王手下的官僚体系纷纷开动起来:从首都德黑兰新修了一条道路通往波斯波利斯,还要为前来参加盛会的大人物们准备私人飞机的起降场地,大兴土木是必然的举动。

为了让参加庆典的嘉宾们更加舒适,来自法国的设计师耗费了37公里长的丝绸,打造出人工的“沙漠绿洲”。宴会上的高档食材从世界各地采购,鱼子酱、松露、鹅肝等等食材

全靠空运,红酒更是数量惊人,靠飞机空运花了几天几夜才运输完毕。做菜的厨师是从巴黎请来的,甚至连传菜的侍者也从巴黎请,巴列维王室的不少成员都亲自坐镇把关,务求这次庆典做到十全十美,为王室争足面子。

比这些物质享受更耗费精力的,则是庆典内容本身:为了能够充分展现从古波斯帝国至今、这片土地的强大和荣光,同时强调巴列维王室正统统治者的地位,庆典设计了一个十分吸引眼球的环节——复古大阅兵。

首先征集历史领域内有权威造诣的研究人员,对历代各个波斯王朝的服饰和武器进行考据,选择各个朝代有代表地位的军队进行现代“复原”。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长生军、波斯帝国最具代表性的重甲骑兵、萨法维王朝的红头军等等,这些军队的甲胄、武器乃至旗帜,通通经过研究确定,再由分布全国各大城市的研究中心制作出来。

至于参加复古大阅兵的士兵,当然只能由现役军人充任——这些人早已从军队中抽调出来,专门练习阅兵所需的队列、动作、马术等等。为了在庆典上达到足够好的效果,他们同样苦练了好几个月。

《时代》:最盛大的狂欢派对

既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巴列维王室对这个庆典当然十分得意,他们广发请柬、大力宣传。本来伊朗占据地利之便,在各大国之间也算能说得上话,如今王室出面搞这样一个以观礼和享受为主旋律的庆典,各国政要便纷纷应约而来。

在受邀前来的嘉宾中,最引人注意的亮点莫过于那些分属于不同阵营的来客。有西欧北约国家的总统总理来了,也有东欧华约国家的主席部长,还有君主制国家的王室成员、海湾国家的埃米尔和酋长……

当时美苏冷战已经达到高峰期,北约和华约的成员国互不见面甚至相互抵制已经成为常态。伊朗的这次庆典,竟然能把两大敌对阵营的大员们请到同一个宴会现场,本身也已经是一件大有面子的事了。

除了各国政要,许多宗教和民间团体也派代表参加,连罗马教皇都派人前来,参加这个“波斯帝国建立2500周年纪念庆典”。

典礼本身所费不赀,场面气派又豪华,现场的嘉宾也大有身份,这个庆典的规格也就被抬了上去。在庆典现场,从巴列维国王往下,王室成员个个都穿金戴银、一身豪华,把豪阔主人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佳肴美酒、壮观阅兵、极富当地风情的余兴节目,让前来观礼的各国嘉宾十分享受,古城波斯波利斯完全成了一片狂欢的海洋。

到五天庆典结束时,有关人士粗略估计,仅庆典就花了至少2亿美元,《时代》杂志称之为有史以来“最盛大的狂欢派对之一”。

巴列维国王与霍梅尼

庆典圆满结束,至少在当时,巴列维国王应该是对此心满意足的。后世研究者评价巴列维其人,往往认为他的性格中不乏“好大喜功”的因子,会得出这一推论,这个由他一手操办的奢侈庆典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巴列维国王不惜耗费大量国力来举办一个2500年前古代王朝的纪念典礼,当然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伊朗正在崛起、自己作为国王治理英明,同时再一次强调王室统治的正统性。但除此之外,这个典礼也同样带有政治和文化层面的意味,试图传达出“我们是波斯人,不是阿拉伯人”的国家自我定位,这一点令以霍梅尼为代表的宗教界人士大为不满。

在当时的伊朗,国王虽然手握王权,仍然时时受到来自国内反对者的压力,反对势力主要包括伊斯兰宗教势力、西方自由主义者和倾向苏联的左翼人士。其中宗教人士的力量最为强大,这是因为伊朗本身就是一个近乎全民信教的国家,90%教徒都属于什叶派,这也就意味着教派对国民的影响力极为集中且强大,宗教体系中的高位人士在教徒中极有威望。

霍梅尼恰恰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伊斯兰教士中等级最高、位望尊崇的“大阿亚图拉”之一。

伊朗的神学教育遵循什叶派穆斯林国家的传统,有着一套等级森严的完整体系。教士被分为四个等级,最低层级称为“毛拉”,门槛较低、任何人只要努力都可以达到。但最高的等级“阿亚图拉”,却不但必须在著名神学院完成学业、精通各种教法教义,还必须拥有公认的学术造诣、信众威望,才能有资格达到。

伊朗整个国家之内,阿亚图拉的人数也不过百十人。阿亚图拉之上还有“大阿亚图拉”,这个称号的含义是“安拉的显迹”,拥有这一称号的宗教人士有资格就有争议的教法问题发表见解、作出结论,在信众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一国之内,大阿亚图拉不过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推崇“波斯”的原因

霍梅尼出生于伊斯兰教士家庭,从小接受正统宗教教育,花了几十年岁月刻苦钻研教义。到了霍梅尼61岁这年,他身为教士的地位一步步提升,地位更高的两位大阿亚图拉又先后逝世,他便站上了宗教领袖的位置,成为备受尊崇的大阿亚图拉。

当时的伊朗正处于巴列维王朝统治之下,礼萨汗从掌权开始就支持现代化、世俗化,限制教权和神权,宗教阶级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劣势。因此霍梅尼从成为宗教领袖的那一天开始,便频频针对国王的统治进行抨击,甚至还将现任国王与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的著名暴君耶齐德一世放在一起谈论。

因为频频对国王放出不满言论,霍梅尼蹲过监狱,但只要一出来,仍然不放过抨击国王施政的机会。国王的首相曼苏尔曾经亲自约见他进行劝说,但并不生效,两人在交谈现场一度还发生了冲突。两周之后,首相曼苏尔遇刺身亡,凶手是霍梅尼的宗教狂热崇拜者。

由此一来,巴列维国王更是把霍梅尼视为心腹大患,他认为应当全力切断霍梅尼对伊朗国内教徒的影响渠道,但又不敢对他施加暴力手段,以免激发崇拜者更猛烈的反弹。1964年底,霍梅尼被弄上一架飞机,飞机随后飞出了伊朗领空。霍梅尼被“驱逐出境”,辗转土耳其最后去了伊拉克,常年居住在伊拉克的圣城纳杰夫继续研究。

霍梅尼离开了伊朗,巴列维国王也并没有完全放心,大阿亚图拉在国内的影响力太大,霍梅尼今天走了,谁知道哪天会不会又回来?而且,还可能诞生新的大阿亚图拉。国王想要降低宗教在伊朗人心目中占据的统治力,便试图从历史中寻找国家向心力,这就是“波斯帝国2500周年”庆典诞生的真正原因。

巴列维王朝终结

在巴列维王朝掌握伊朗之前,这块地区有着丰富久远的历史。伊朗历史学家霍马·卡图赞出过一本畅销书名叫《新月与蔷薇:波斯五千年》,将居鲁士大帝建立波斯帝国视为古代伊朗史的开端。此后这块土地又经历了不下十个王朝和帝国的更迭,最后于1935年正式定名为“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土地。

当初的古代帝国有多么辉煌,和后来的国家地位不够给力就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再加上穆斯林世界的宗教色彩、宗教治国理念共同作用,伊朗这个国家一直都呈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排外色彩。

当初巴列维王朝的首任君主礼萨汗将国名定为“伊朗”,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这个国家的多民族属性,加强团结,并不单纯执着于“波斯人的国家”;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雅利安人是最聪明种族”的论调甚嚣尘上,用这个名字也有更好的舆论效应。

但到了他的儿子继任国王后,通过种种举动加强“波斯”的存在感、宣扬波斯帝国的辉煌过去、还用波斯历法取代伊斯兰历,一系列做法招来了宗教势力的极大不满。

这种不满在国王大事铺张举办波斯帝国2500年庆典之后达到了新的高峰,再加上经济不行、国民生活不好,此后反对国王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最终引发了1979年2月11日的“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家族对伊朗统治半个世纪的局面宣告终结,霍梅尼等神职人员执掌大权的“伊斯兰共和国”走上前台。

参考信息:

《历史上被称为波斯的伊朗,起源于何时?》;新京报;2022-05-07

《新波斯帝国将诞生?美媒:伊朗借中东乱局开疆拓土》;2017-12-11;参考消息网

《伊朗“革命日”狂热令人吃惊》;2012-02-13 ;环球时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4747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