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可大可小,平常的小事很好拿主意,可是遇上性命攸关的大事呢?我们常会问出口的是如果你的母亲和你的妻子同时掉进了水里,你会救谁呢?我想很多人并不想回答。
但在春秋时期祭仲的女儿就遇上了这一难题,不过他是在父亲和丈夫之间做选择。总之不管怎么选,在我们现在还会被争议不断,在古代三纲五常的约束中,只能说更甚。
随之这个故事流传至今还成为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成语,它是什么呢?
一、辅佐君王
这就要从祭仲说起了,他身处春秋时期,在郑国担任大臣,后来可以说他是权臣。随着郑庄公继位,祭仲也越来越被看重。
郑庄公作为太子,理所应当继位后,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因为他的母亲似乎没有多爱他,甚至说有些偏心他的弟弟,要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谁能想到竟然是因为一个是难产出生,一个顺产出生,所以他就喜欢顺产的弟弟。
于是郑庄公即位后,势必他这个母亲要为他的弟弟共叔段讨点好处,这时他们就把目标放在了制地上,而且还是郑庄公的母亲请求的,那么他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妥协。
不过制地却是郑庄公所不能妥协的,毕竟制地险峻,但是郑庄公却能在其他任何地方上妥协,于是他的母亲就又看中了京城,这下郑庄公竟然答应了,不过把京城给共叔段做封邑,祭仲却有其他的看法,并且作为郑庄公的大臣,他也有理由提醒,甚至是不建议。
祭仲看到的是京城的城墙不符合规定,那么言外之意无疑也是在提醒郑庄公小心他这个弟弟。如果把京城给他,难保以后郑庄公自己就先看不惯。
可是毕竟是母亲的请求,郑庄公还是保持了自己的想法,即使祭仲建议他早做安排,这样为防止事情蔓延,可郑庄公还是依旧。
果然后来共叔段还是发起了动乱,还真就与祭仲所想一致了,不过郑庄公也不是吃素的,最后还是让他以失败告终了。
后来祭仲可以说成为了郑庄公很是信任的大臣,很多重要的事情也便是派出了他。
当时郑庄公与周恒王的矛盾突起,周恒王先是收回了郑庄公在周王朝的职务,自然郑庄公也就开始给他摆脸色,朝觐更是免了。
于是周恒王也不惯着,随即就率领了不少军队,对郑国进行讨伐。看似周恒王威风凛凛,但战场上的输赢谁又能说得清楚呢,果不其然周恒王还真就败了。
这时郑庄公出兵,其中就带着祭仲,不仅让周王朝的队伍大败,还把周恒王给打伤了,不过点到为止,郑庄公自然没有要了他的命,甚至还在当天夜晚郑庄公竟然还给他送去了慰问。
而这项工作郑庄公派出的就是祭仲,可见郑庄公对祭仲有多重用。可以说他确实辅佐了郑庄公,而在郑庄公后祭仲可是手握大权。
二、诞生成语
本就在郑庄公那里是重臣的祭仲,在郑庄公死后,只能说权倾朝野,他想要拥立的人也会顺利上位。所以祭仲一度亲近之人则是太子郑忽,一旦亲近,郑忽上位后肯定少不了祭仲的好处,如此郑忽也就成了后来的郑昭公。
我们知道古代社会贵族兄弟间的争夺不断,更何况是这一国的地位呢。毕竟共叔段的动乱显而易见,而郑昭公同样也有一个兄弟,也就是郑突,后来的郑厉公。
郑昭公是被拥立上去了,但是郑突可是有一个厉害的母家,也就是宋国的雍氏,要知道祭仲也想攀上这个家族的高枝,后来的他的女儿就嫁给了雍氏之子雍纠,不过却是把自己推向了火坑罢了。
既然最后是郑昭公上位的,宋国自然不满意,而且他们显而易见是想让有雍氏血脉的人上位,毕竟雍氏得宋庄公信任,对于宋国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为了让郑突继位,他们只能从权倾一时的祭仲下手,他既然能把郑昭公拥立上位,郑突肯定也没问题,于是祭仲便被宋国抓了去。
然后谁不想活命呢,而祭仲也遭受了性命的威胁,同时还有宋国要进攻郑国的消息,郑国可能与之一战,但就当时国君、名将去世的情况而言,此时一战郑国肯定是胜算不大,于是祭仲只能答应了下来。
随后郑昭公闻声而逃,上位的也就是郑厉公。这样拥立上位后,祭仲自然还是有功之臣,再者还有他出身强大的女婿雍纠,祭仲肯定手握大权,而郑厉公更没有优势可言。
可是祭仲千算万算始终是没有发现郑厉公竟然和雍纠联合起来了,他们势必要杀死祭仲。而在这时最先得知他们计划的却是祭仲的女儿,可以说因此祭仲才有了一线生机。
他们的计划是在郊外设宴,准备宴请祭仲,随后便准备在宴会上动手。结果雍纠先是告知了祭仲的女儿,他的女儿越想越不对,不在家中设宴为何要到郊外呢,于是他的女儿也就开始纠结要不要提前告知父亲。
如果不告,父亲可能就会有危险,要是告了,她的丈夫肯定就保不住。于是苦恼之下,她就去向母亲解惑。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顿时她就想明白了,毕竟父亲只有一个,是谁都不能相比的。
随后便将丈夫的计划告知父亲,果然祭仲一查事情不简单。谋害的计划暴露,大权在握的祭仲先是杀了雍纠,而郑厉公也逃了。
如此成语“人尽可夫”也便通过这个故事流传开来。
三、祭仲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礼崩乐坏的处境中,诸侯的权力可以说在不断地缩小,而后权力不断扩大的则是卿大夫。他们更多地将大权握在自己的手中,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后就是所谓的权臣。
按照权臣出现的时间先后,祭仲可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排在前位。
郑庄公时,祭仲还不能说是权臣,只能算是重臣。当时的他不过也是做些进谏,劝谏的活儿,必要的时候再给郑庄公出谋划策,但要说越权行事之事他断然是不敢的。
毕竟当时的郑庄公作为君主,他本身就雄才大略,他的手段恐怕是当时的祭仲所不敢触及的,这时他也就只能唯命是从,做好自己重臣的本分。
可是郑庄公死后,只能说祭仲成长了很多,即使处在很大的纷争中,他也能够处理的得心应手,甚至是控制住整个郑国的局势。
结语
不得不说祭仲确实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影响深远。而他和女婿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同时他女儿的选择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4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