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 要重塑“创新文化”

职场同心有动力2024-06-11 14:46:35  92

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长远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

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具有

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始终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高度重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多次重要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市场化机制运营等举措和要求,稳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世界一流企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

由此可见,“创新”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要素,更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衡量标准。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战略支撑和重要支柱,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中坚力量,更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就要大力做好“创新文化”,所谓做好创新文化,不是简单的理念入册,文化上墙,营造氛围,而是真正的重塑“创新文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土壤”,将创新切实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和大量的工作实践,让创新文化在企业真正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创新力评价维度

关于创新的衡量指标和评价维度,福布斯中国对企业创新力的评价维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创新能力(企业研发投入,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治理(企业的数字化程度,管理水平)、

企业成长性(过往三年的核心财务指标表现)、

创新驱动的市场优势(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可替代程度)、

企业社会形象等方面。

国有企业如何重塑“创新文化”

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以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为导向,结合企业创新力的五个评价维度,国有企业重塑“创新文化”,要不断强化战略管理能力,打好创新基础,增加创新投入,加快创新产出和创新成果转化,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注入“创新”元素,将“创新”与企业变革紧密结合,做好管理、科技、人才三个方面创新,并持续践行,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 管理创新

持续强化战略管理能力

组织结构创新:通过调整内部管理架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简化决策流程,加快响应速度,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能力。

业务模式创新:通过整合资源、价值链重组、开拓市场,引入多元化经营策略,拓展业务领域和经营区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创造高价值,提高抗风险能力。

管理机制创新:推进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科学性。

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数据整合应用,全方位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促进信息流通和决策优化,提高企业现代化治理水平,推进生产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 科技创新

持续强化创新基础,增加创新投入,加强成果转化

策略制定与目标明确:制定明确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战略,开展前瞻性思考,提前布局,确立短期和长期的技术研发目标,按照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进行科研项目计划安排。

投资与资源配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科研资金支持,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优先支持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潜力的研发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

创新体系建设:搭建企业内外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合作体系,推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通过横向联合和纵向整合,提高创新效率和技术转化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重视和促进科技成果转换,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构建科学合理的保护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创新的“内生动力”。

/ 人才创新

创新人才培育体系与机制,为创新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打造学习型组织,搭建企业大学、开展在职教育和培训,为员工创造多种培训机会和渠道,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构建多序列人才晋升通道,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能够吸引和选拔有创新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创新人才激励与保障制度:建立更加灵活的激励及保障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合理的薪酬体系、激发创新积极性的奖励政策、完善的人才保障措施等,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和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有利于从个人到企业整体创新的尝试与实践。

基于以上的一些思考,国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全方位营造“创新文化”,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加快建设一流企业的同时,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4165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