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发: 空军原司令员, 曾被邓公批评过, 敢当场拍桌子说不干了

纵观历史20212024-06-16 23:28:10  104

张廷发,1918年出生于福建省沙县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小就展现出对革命事业的向往和追求。

1933年,年仅15岁的张廷发毅然决然地投身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廷发作战勇敢、意志坚强。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在战斗中不怕流血牺牲,执行命令坚决。

抗日战争时期,张廷发参与著名的百团大战,多次投身于反“扫荡”的激烈战斗之中。

他深入理解和贯彻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战略意图,迅速而准确地传达执行各项作战指令,对敌情和战场态势的掌握精确无误,制定的作战计划缜密周全,为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1942年6月,日军“挺身队”偷袭129师师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时,张廷发临危不乱、灵活指挥,带领警卫部队成功完成掩护任务,受到刘伯承师长的肯定。

解放战争时期,张廷发更是独当一面,1942年,他亲自率领警卫连,成功确保了刘、邓首长安全转移。

1947年的夏天,张廷发被任命为桐柏三分区司令员,肩负起重要地区的战略防御重任,期间他与邓小平发生了一次小摩擦。

当时,野战军因战斗频繁而疲惫不堪,为减轻民众负担,刘伯承、邓小平决定将军队转移到鄄城以北、濮阳以东的地区进行休整。

出发前,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减少大车的使用,以减轻人民的经济压力。张廷发当时不在场,且无人传达这一指示,导致在出发时因天气原因,不得不雇用七辆大车。

当邓小平看到这些大车时,严肃地批评了张廷发,指责他没有执行命令。面对批评,张廷发感到十分委屈和愤怒。

在早餐时分,张廷发因为情绪激动,突然将餐桌推翻,愤怒地表示:“我不干了!我决定不再继续待在这里,我要回邯郸去!”

得知此事后,邓小平并没有回避,直接面对张廷发,既严肃又深沉地说:

“张廷发,你此刻的行为显得兵骄将横,似乎连我们最高负责人的意见都不放在眼里。我们的责任是保护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减轻他们的负担。而你的行为,恰恰背离了这一初衷。”

邓小平继续强调:“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这片土地,不仅国民党来过,我们也来过,人民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地行事,确保不再给他们增添额外的负担。记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

面对张廷发的错误,邓小平没有姑息,严肃地指出:“破坏纪律,脱离群众,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它会让你失去群众的信任,也会让你失去作为领导者的资格。”

张廷发冷静下来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找到邓小平承认自己的错误。

这次经历,对张廷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刻认识到关心群众疾苦的重要性,并将这一观念铭记在心。

新中国成立后,张廷发转入空军工作,先后担任空军第一副参谋长,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要职。

在空军领导岗位上,张廷发始终秉持敬业奉献的精神,在空军的建设上发光发热。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4023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