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最大的饭店内。
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在这里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国庆招待会。
来自瑞典各界的五百多名贵宾,齐聚一堂。
共同庆祝,新中国的周岁华诞。
身为中国驻瑞典大使,耿飚肩负着主持这场盛会的重任。
尽管到任还不足两月,但他深知这场宴会的重要性。
新中国虽然还不够强大。
但也绝非,任人欺凌的弱小国家。
耿飚暗暗告诫自己,要不卑不亢,以大国使节的风范赢得瑞典各界的尊重。
宴会厅内,觥筹交错,言笑晏晏。
一位瑞典皇家海军的高级将领,走到耿飚面前,略带轻蔑地问:
“听说您是将军,不知曾经带过多少兵?”
这话中的轻视之意,昭然若揭。
耿飚心中一沉。
他明白这是瑞典贵客在试探自己,想要借机奚落新中国。
但他没有动怒,而是淡然一笑,沉声回答。
瑞典将领听完后。
先是一愣,随即神情变得肃然起敬。
郑重地放下手中的酒杯。
“啪”的一声,向耿飚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紧接着,他主动伸出手,与耿飚紧紧相握。
由衷地赞叹道:
“真了不起!您带过的兵,竟比我们整个国家的军队还要多!”
这一幕,让在场的宾客们纷纷侧目。
他们惊讶于,中国军队的规模,更钦佩耿飚的气度和风范。
方才,还有些轻慢的瑞典贵客们。
此刻也,不由得对这位中国大使刮目相看。
“耿猛子”一路血泪
1909年8月,湖南醴陵的严家冲山乡。
一个男婴在簇新的啼哭声中,来到了世上。
谁曾想,这个名叫耿飚的孩子,日后竟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颗璀璨的红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1925年,年仅16岁的耿飚怀着一腔热血,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底,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在湘江血战中,耿飚率部坚守阵地达五天五夜之久。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他们浴血奋战,誓死不退。
鲜血染红了湘江水,无数英烈涌向汹涌的河流。
后来,红军来到了乌江前。
滚滚的江水奔腾咆哮,似乎要吞没一切。
但耿飚毫不畏惧,带领部队强渡乌江,征服了这道天险。
娄山关,素有“夔门天险”之称。
但在耿飚的带领下。
红军将士们攻坚克难,勇夺这座令敌人胆寒的关隘。
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耿飚的率领下变成了现实。
长征路上,耿飚始终冲锋在前,担任中央红军的前卫。
从江西到陕北。
一路硝烟,一路血泪。
耿飚,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在红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耿猛子”。
大国外交官
新中国诞生之初,百废待兴。
国内局势尚未稳定。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外交官的作用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肩负着维护国家利益、展现大国风范的重任,更是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桥梁。
周总理,这位老一辈革命家,深谙外交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在他的眼中,外交官必须具备特殊的素质和经历:
首先,要有丰富的地下工作和统战工作经验。
这些经历,锻造了他们非凡的交际能力和应变智慧。
其次,要从野战军部队中挑选人才。
这些久经沙场的军人。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或挑战,他们都能沉着应对,化险为夷。
更重要的是,军人特有的不卑不亢气质,正是大国外交官所需要的品质。
最后,还要发掘大学中的青年才俊。
这些年轻人,有着充沛的工作热情,以及专业的礼仪。
他们的加入,必将为外交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他就是,时任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的耿飚。
很快,勤政殿内,一股肃穆而又热烈的气氛弥漫开来。
耿飚和同事,正静静地等待毛主席的接见。
不多时,毛主席缓缓走进了大厅。
他那慈祥而又威严的目光,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
当他走到耿飚面前时,两人紧紧握住了手。
毛主席亲切地说:
“老乡,又见面了。在战争年代,你风风火火;现在搞外交,要加强调查研究啊!”
这句话,既是期许,也是嘱托。
从一名戎马倥偬的将军,到一位文质彬彬的大使,这样的角色转换,让耿飚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军装下,他习惯了冲锋陷阵,习惯了雷厉风行;
而外交,却需要更多的耐心、谋略和智慧。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感到有些茫然和不安。
周恩来总理看出了耿飚的心思。
走上前去,语重心长地说:
“外交工作和军事一样,不过外交是文打。”
总理的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耿飚的迷茫。
他豁然开朗,意识到外交和军事虽然形式不同。
但本质上,都需要周密的谋划和精心的准备。
为了让这些未来的外交官们,尽快适应新的角色。
外交部,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
从跳舞、穿西装、打领带,到吃西餐,每一项看似简单的技能,都需要反复练习和磨合。
耿飚和其他人一样。
虽然感到有些不适应,但都在努力地学习和适应。
培训班的课程设置,也十分丰富。
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的几位教授。
被特别聘请来,讲授国际法、外交史、领事条约、外交文书等专业知识。
这些理论课程,为学员们提供了扎实的外交工作基础。
王幼平大使回忆:
“我们学习跳舞,学习穿西装打领带,到北京饭店学吃西餐和摆台常识。”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1950年,10月1日。
斯德哥尔摩的秋风中,带着丝丝凉意。
但瑞典首都的豪华饭店内,却是灯火通明,暖意融融。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办的国庆招待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飚作为新任大使,正在与各国宾客亲切交谈。
一位身着笔挺军装的瑞典皇家海军最高司令,走到耿飚面前,好奇地问道:
“听说您曾经是中国的将军,不知带过多少兵?”
耿飚微微一笑,淡然答道:
“也就10多万人吧。”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却如同一颗炸弹般,在宴会厅内引爆。
周围的宾客听到这番对话,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一探究竟。
当他们得知,眼前这位看似儒雅斯文的中国大使。
竟然是一位曾经上过战场、拼过性命的百战将军时,无不感到惊讶和敬佩。
人们脸上或惊叹、或钦佩的表情。
无一不在诉说着他们内心的震撼。
一时间,大家对耿飚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那种带着些许轻视的目光,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敬重和赞许。
耿飚谦逊地微笑着,对大家的赞美照单全收。
但他心里明白,自己的经历固然传奇,但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此时此刻。
他代表的是新中国的形象,肩负的是国家和人民的重托。
窗外,夜幕低垂,斯德哥尔摩的夜色璀璨而迷人。
饭店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耿飚站在人群中,脸上带着自信和坚定的微笑。
他知道,今夜过后。
在场的宾客们,将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新中国。
审视这个昔日的将军、今日的外交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3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