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 看到满街高楼大厦, 说了句极其心酸的话

诺言的卿史录2024-06-14 00:07:31  14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896年,有着“东方俾斯麦”之称的晚清忠臣李鸿章,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此前,他已经在欧洲转了一大圈,见识了什么叫做工业强国。而今,他看到了美国的高楼大厦,不禁十分感慨。

而美国的政客和平民也早早就在港口等待着李鸿章的到来,他们对这位神秘的东方大国的“总理大臣”极为感兴趣。

他们想知道,“清国”是如何统治比全欧人口总和还多的人。

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说出了几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

那么,李鸿章究竟说了什么呢?

这一切,都要从李鸿章的这次欧美之行说起。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最有权势的大臣。他师从名臣曾国藩,凭借剿灭太平军的功劳青云直上。

他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经组织了清朝历史上第一支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军队:淮军

在曾国藩的湘军被解散之后,淮军一度成为了清朝唯一可用的军队。就连著名的“北洋水师”,其实也属于淮军序列。

而李鸿章自己的官位,更是在名臣中首屈一指,一度做到了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的位置。

然而在1894年李鸿章却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李鸿章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竟然在新兴的日本海军手中吃了败仗,被打到全军覆没。

而清朝在朝鲜的利益,也全被日本、俄国所瓜分。李鸿章不得不舔着一张老脸,去日本谈判。

最终,他用两亿两白银,和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换来了战争的结束。

一时间,李鸿章成了清朝的罪人和笑柄。从此后,李鸿章被解除了直隶总督的职务,成了一个赋闲之人。

1896年春天,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即将举行加冕典礼。消息传来,清朝人认为,应该派人祝贺,以加强中俄两国的关系

于是,已经被闲置了一年多的李鸿章被重新启用,带领使团前往祝贺。

不过,李鸿章自己,却给自己的这次欧洲之行加了些“节目”。他要借着这次机会,看一看所谓的欧洲工业强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当时的清朝,虽然早已经成了一个落后国家,对外战争几乎每战必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是输掉了甲午战争,清朝的GDP仍然排在世界的前列。

对这样一个国家,欧洲列强可以看不起,但绝对不会不重视。所以,当李鸿章踏上欧洲土地那一刻,就引来了欧洲各大媒体的关注。

甚至,连俄国大文豪高尔基,都在小说中对他进行了描写。李鸿章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人们的焦点。

不仅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对他十分友好,就连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以及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都对他相当地客气。

也因此,李鸿章看到了不少自己想要看见的东西。

在德国,李鸿章看到了工业化的生产基地,了解到了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也见识到了德国那些强悍的枪炮。

其实,李鸿章在几十年前,也曾造访欧洲几个重要国家,还和英国和德国做了很大的军火生意。

但是如今,当他故地重游时,却发现自己当初见识过的东西,早都已经过时了。

那种让人惊叹的工业科技发展速度,实在是让李鸿章又羡慕又害怕。

当然,李鸿章收获的,除了异乎寻常的见识之外,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欧洲人对他虽然十分礼貌,但是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又分明透露着对清朝人的鄙夷。

比如德国的宰相俾斯麦,虽然也和李鸿章见了面,谈了话,但是谁都能感觉到,他的礼貌,纯粹就是礼貌。

那种你不说话我就不搭理的冷场感,让见多识广的李鸿章感到,对方确实是看不起自己。不过李鸿章自己,对这些也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习惯了。

作为一个落后国家的人,他有什么能耐,能逼着别人瞧得起自己呢?还可以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总体来说,李鸿章的欧洲之行喜忧参半,但是至少把和沙俄维持良好关系的任务完成了。

按照原计划,他已经可以回国了。只要穿过苏伊士运河,他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到家。但是,他此时突然决定,要去美国看一看。

对于李鸿章来说,美国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

他从来没有去过美国,而且此时的美国也不是“世界的灯塔”,经济上和工业上,都还不能和英国、德国相比。

但是,这个刚刚建国不过一百多年、工业化不过几十年的国度,却已经将自己的手伸到了亚洲,和清政府签订了不少条约。

而且,早在1868年,李鸿章便和曾国藩一起,开启了中国幼童赴美留学之路。这次他之所以访美,是为了看一看这个没什么历史的国家,到底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而美国方面,对李鸿章的访问也是非常重视。甚至为了接见他,连美国总统都把休假取消了。所有政府官员,也被要求群体待命,务必做好迎接中国使者的工作。

当轮船航行在大西洋上时,李鸿章却显得异常沉默。他经常陷入沉思,既无暇顾及周围的风景,也无意参与旁人的闲聊。

这次看似寻常的访美之行,对他而言,却显然并不轻松。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美国的疑问和好奇。

这个借助工业化浪潮迅速崛起的国家,如今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国家的经济和老百姓的生活,又都是什么样子?

这些问题在李鸿章脑海中挥之不去,使他夜不能寐。他想要亲眼目睹美国的一切,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

当李鸿章抵达港口时,他早早地起来,穿上彰显大清威严的官服,佩戴上炫目的朝珠,以展现“天朝上国”的风采。

很快,他就缓缓走下了舷梯,身后还跟着40多名随从,他们手里拿着奇珍异宝,300多件行李,以壮观的排场来彰显“清国”的富庶和强大,现在的我们看来却十分可笑。

美国人为李鸿章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无数的美国民众来到港口,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东方俾斯麦”的面容、服饰和举止。

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也亲临现场,以最高的礼节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他热情地拥抱了李鸿章,并表示要带李鸿章“领略美国的魅力。”

很快,李鸿章一行人就来到了美国人给安排的住处——纽约华尔道夫大酒店

这座典型的西方建筑散发着新潮的气息,金碧辉煌的大厅仿佛梦幻般的世界,让清朝的官员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看着这些东西,李鸿章不禁想到了清朝百姓使用的煤油灯,以及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电灯时的惊讶表情。在酒店的灯火下,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在华尔道夫酒店用餐时,主厨特意为李鸿章准备了精品菜肴,服务员礼数周到,介绍详尽,让人倍感舒适。

尽管身边的随从因此而沾沾自喜,但李鸿章却没有感受到任何喜悦。很显然,西方的服务人员对于时机的把握恰到好处,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很到位。

而相比之下,清朝的那些显贵们,却并不想了解那些世界强国。他们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想中,自我麻醉,不愿醒来。

接下来,美国人安排了一个访问环节,李鸿章将会在酒店内,接受美国记者的专访。

当他出现在记者会现场时,一个个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抛出,密集程度让人应接不暇。不过,李鸿章毕竟是一个“老洋务”,对付这些场面,还是游刃有余的。

有一位记者首先站了起来,询问李鸿章对美国印象最深的东西是什么

李鸿章清了清嗓子,回答到:

“美国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但真正让我震惊的是你们的摩天大楼。在港口和酒店房间,我都看到了许多超过20层的高楼大厦。我在中国从未见过这么高的楼。但是我很担心,这么高的建筑,能否抵挡狂风的袭击?”

看到美国的高楼大厦,李鸿章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台风问题。由此可见,在他的观念中,建筑物是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的。

在他的印象里,建筑物不是木结构就是砖石,大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他连听都没听说过。而这一句话,也透露出了他的孤陋寡闻。

接着,又有记者询问,中国人的受教育情况。李鸿章如实说了一下情况,表示中国的大多数孩子都无法上学,女子上学的情况更少见。

这句话,再次将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展示在了美国人面前。从这天起,李鸿章又开始感受到了美国人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毕竟,一个教育落后、连宰相都没有现代文明观念的清王朝,美国人又有什么必要去重视和尊重呢?

随后记者又问:“您对在美国的华侨有什么看法?”

李鸿章这时候突然挺直了腰杆,有理有据的说:

“你们说你们自由民主,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并不自由,你们禁止廉价华工参加劳动,是不明智的,你们应该让他们去参加劳动,这样大家有竞争,才会有更廉价的劳动力,产品也会随之降低成本,你们的市场才会更加繁荣!”

这番话也让美国记者明白了,当时晚清的百姓为何会如此贫穷了。

1896年9月3日,李鸿章会见了美国的教会领袖,两人就美国来华传教士活动、中美宗教文化差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这位教会领袖,试图将美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美化为文化交流。对于这种颠倒黑白的说法,李鸿章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但在美国人的压力下,他仍然选择了去附和。这次会面,让他的脸彻底丢光了。

美国人态度的变化,让李鸿章很不舒服。在之后的行程中,他再次失眠了。

但是,他毕竟代表大清朝,至少也要在面子上找回一些局面。于是,在之后的几天,李鸿章将自己那件珍贵的黄马褂穿到了身上。

“黄马褂”在清朝是尊贵和荣誉的象征,在其官僚体系中,能获此殊荣的人并不多。而李鸿章身上的“黄马褂”,是他凭借剿灭太平天国的功劳挣来的。

他之所以在此时穿上黄马褂,无非就是彰显自己尊贵的地位。然而他没想到,这件黄马褂却给自己惹了麻烦。

原来,美国人虽然了解一些中国文化,但是对“黄马褂”的特殊意义并不知晓。

他们的一些记者,只知道清朝皇帝平时会穿金黄色服饰因此,一些报纸误将李鸿章的身份写成了“清朝皇室”。

这一下,慈禧太后不干了,怀疑李鸿章要谋反。后来,虽然事情查清楚了,但是李鸿章的恩宠,却变得更加稀少了。

9月14日,李鸿章结束了对欧美国家的访问,启程回国。此时,他变得越发沉默,常以悲悯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

他或许在看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后,对落后的清政府感到了极度的失望。

虽然他作为洋务派大臣,可以将外国的生产力移植到中国一部分,但是这种移植,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简单的工业化,真的能让国家富强吗?李鸿章想不明白。

但是他知道,历史留给清朝的时间不多了。

参考资料:

《档案与社会》 2009年第6期34-36,共3页

赖某深:《李鸿章欧美考察记》

《中西交流史话》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3733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