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巴以冲突持续升级,俄乌局势不断升温,国际局势迎来新一轮风云变幻之际,中国周边也发生了3件值得关注的事,再次凸显了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
第一件事,谁干的?俄军轰炸机坠毁,普京失声。
11日,央视新闻消息,俄罗斯国防部证实,俄军一架苏-34战斗轰炸机在执行例行训练任务期间坠毁,地点在北奥塞梯山区,机上2名飞行员全部身亡。
俄方表示,据初步调查,战机坠毁的原因可能是“技术故障”。
至于是“客观出现的技术故障”,还是“人为制造的故障”,目前还不清楚,俄方正在对该事故展开调查。
目前,普京并未发声回应。考虑到当前俄乌冲突尚未平息,俄与美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此次俄军轰炸机坠毁,很可能牵动当前紧张局势,但眼下,美英法德等国和乌克兰都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要注意,苏-34是俄军的王牌战机之一,除了可搭载多型号导弹执行轰炸任务之外,还具备强劲的反舰能力,并且自从2007年服役以来,该战机出事的概率并不多,但这次却发生了“机毁人亡”这样的悲剧,无疑是备受关注的。
如今,从俄国防部的初步表态来看,如果坠机原因真与技术故障有关,那么俄方接下来若不采取行动解决问题,那苏-34轰炸机坠毁的悲剧没准还会发生,并严重需要俄军士气。
因此,如何尽快调查清楚坠机事故,查明真相,阻止恐慌情绪在俄军内部蔓延,是俄罗斯接下来的当务之急。
然而,正当俄罗斯发生坠机悲剧之际,日本也传来了“机毁人亡”的消息。
第二件事,日本2架军机坠毁,8人全部身亡。
11日,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召开记者会称,今年4月发生的日本海上自卫队2架直升机坠毁事故中,7名下落不明的自卫队队员已被推定“全部遇难身亡”,而当时事发后不久,日本方面已经在坠机海域附近发现了一名遇难者。
也就是说,在时隔近2个月后,日本这起坠机事故最终以“8人全部遇难身亡”划上了句号。
这里要注意,日本方面是“推定”剩余7人已经身亡,意味着目前还是没有找到这7人的遗体和直升机残骸。因此,日本方面也表示,后续将继续展开搜寻和调查工作。
但要知道,事发地在海上,再加上又过去了近2个月,如今搜寻无果,意味着后续要想找到剩余7名日本自卫队队员的遗体和飞机残骸,显然难度很大。
更要注意,日本方面当天还表示,经过调查,这次坠机事故是2架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相撞导致,至于为什么会发生对撞,目前仍不清楚。
并且,由于没有找到飞机残骸,无法根据机身和黑匣子等设备的情况来推测坠机原因,所以直到现在,导致飞机坠毁原因究竟是什么,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事故中的2架飞机型号为SH-60K巡逻直升机,原型是西科斯基SH-60舰载直升机,由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上世纪末,日本引进了该型号直升机,并进行自主改造和生产,因此有了SH-60K这款直升机。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日本坠毁的飞机,算是日本“半国产”的。这也是为什么,坠机事故发生后,美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的原因之一。毕竟不是纯粹的美制飞机坠毁,美国并不需要考虑是否会对美国军售造成影响。至于帮助日本搜寻战机和失踪人员,美国显然就更不可能愿意这样做了。
当然了,考虑到涉事直升机型号老旧,不排除导致2架飞机坠毁的原因是设备故障、老化,缺乏保养和维修,亦或是飞机遇上风暴、乱流等极端天气,以及飞行员操作失误等因素。
但追根究底,导致日本飞机坠毁的真正原因,或许还是日本不断穷兵黩武、厉兵秣马,推动军事化发展,意图与美英等国合谋搅乱地区局势。
毕竟,日本野心开始膨胀,军事动作不断,对军事装备的磨损、对士兵的身心消耗也是不容忽视的。
眼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是日本的当务之急,若继续执着于和美英等国为伍,类似的坠机悲剧将再度发生,日本也将被推入更深不见底的悬崖。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日本确实得三思了。
然而,日本“机毁人亡”的消息传来之际,菲律宾也发生了一件事。
第三件事,菲律宾突发地震,震感明显。
11日,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发表消息称,当天下午3点左右,菲律宾巴拉望省东部海域发生了5.1级地震,震源深度26公里,附近多地均有明显震感。
该机构发出警告称,后续可能还会出现余震。至于是否会引发海啸,菲律宾方面正在评估。目前,暂未受到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近期菲律宾第一次发生地震。
5月18日,菲律宾霍洛东南方向海域便发生了5.5级地震,震源深度达528公里,引发外界强烈关注。
也就是说,近期菲律宾发生的地震都在5级以上,这无疑是一个很不乐观的信号,菲政府应当对此加强警惕、防范于未然才是。
此外,与日本一样,菲律宾的当务之急也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不是一味与西方为伍,执着于搅乱地区局势混乱与动荡,这样只会将菲律宾推入地缘政治风暴,处境也将更加被动且严峻。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菲律宾确实得三思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3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