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怀远并非真的痴傻。
关于这个可以从三点看出。
第一点被冯裕堂剜肉。
薛怀远被诬陷的半年时间里,冯裕堂几乎每天都会折磨他,只要不死从来不会手软。但这次却不一样,冯裕堂竟直接拿刀剜他的手指头。虽然一时半会死不了,但锥心之痛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更何况他的身体本就摇摇欲坠。
他不知道姜梨是谁,但很明显冯裕堂已经慌了。
一个人的性情可以大变,但长相骗不了人,别说冯裕堂会怀疑,他也清楚其中必有牵连。但他更清楚冯裕堂的目的是想试他到底是真傻假傻,毕竟亲情难以掩饰。
其实这个时候的薛怀远并不知道女儿是否活着,得到消息肯定会激动,但他既然“痴傻”了半年,就不能表现的太冷漠,也不能表现的过于热切,而一遍遍重复名字则是最不出错的表现,所以,冯裕堂也被骗过去了,甚至不忌讳他在场听到关于姜梨的更多消息。
第二点是冯裕堂落败押着薛怀远当人质的时候,薛怀远清楚是冯裕堂的死期到了。
当时的姜梨早已满眼腥红,薛怀远走到面前的时候忍不住定睛看了一眼,但很快就转开了,嘴里依旧不断喃呢着“阿狸”两个字。
做了半辈子的县令,他自然清楚这时候时局未定,并不是父女相认的最佳时间,而且最后时刻往往也是最考验人的,弄不好就会前功尽弃。他不会在这个时候和姜梨相认,甚至明白这辈子都不能相认。
作为父亲,他宁愿相见不相认,也宁愿自己死,只要确认女儿好好活着就行。
还有一点是这个时候不管是冯裕堂,还是萧蘅,都知道姜梨就是薛怀远的女儿,不过冯裕堂知道萧蘅一定会站在姜梨那边,此时并不是揭穿冒名顶替的好时机,而且又着急逃命。而萧蘅则不会揭穿姜梨,所以,谁都没有在这个时候提及薛怀远和姜梨的关系。
第三点是姜梨带着薛怀远途经定州的时候。
按照姜梨的计划是尽快赶往京城,才能见到皇帝告御状,而且淮乡愿意出面的百姓已经出发,如果到时候因为他们耽误了时间,即便到了京城也会生出更多的变故。
不想叶明煜因为一时好心给几个带孩子的逃荒者救济了吃食,造成了大规模的逃荒人围追堵截,当然这本就是李相国设计的圈套,为的就是困住姜梨。
姜梨当时即便想明白了但还是决意尽快离开。
劫死囚告御状,已经是杀头大罪,如果再加上阻碍救灾,到时候就算冤情能昭告天下,还是很难苟活。
薛怀远明白他们走不了了,但他不能直白告诉姜梨自己的想法,只能借助两个难民因为争抢馒头大打出手时,突然跑下车哭喊着阻拦。
一个身陷囹圄的人还能保持多少善心,求生才是每个人的本能。他知道姜梨这一路做了很多好事,也得罪了很多人,更不能因为救他给幕后之人下黑手的机会。
同时,让薛怀远做这个决定的还有三个关键人物。
第一个是柳絮。
薛怀远不算真接触过,但能让他们半夜顺利出城的人一定非富即贵,出城门和姜梨告别的时候,他看到对方是个女娘子,就明白这是姜梨结交的权贵之女,而且关系非常好。
那么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回到定州,只要有柳絮在,至少人是安全的,也能顺利摆脱那些围攻的难民。
第二个是蒋景睿。
虽然他没见过,但从姜梨的熟稔程度可以断定不是坏人,那么这个人一来就拉了满车的粮食,解了被难民围困的僵局。
其实,他看出来叶明煜功夫不弱,但他们面对的是弱者,就算事有轻重缓急,难免会落个恃强凌弱的骂名。
所以,蒋景睿带的一车馒头虽然只能拖延片刻,但这至少多了一个帮手。
第三个是叶世杰。
姜梨只匆匆打了一个招呼,叶世杰却关心地嘱咐,“路上小心点”。
薛怀远看得出这个人对姜梨更心细,而且叶世杰能从渌阳调粮,在这个闹饥荒的关键时刻,轻易夸这海口的就连朝廷都不敢,那么只有附近的大富豪。
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叶世杰真的能筹集到粮食,那么别说难民围堵的困惑解了,还能坐实姜梨的美名,以后进了京城,就算告御状有问题,万民敬仰的享誉也能起到救命的作用。
也就是说这是反败为胜的关键。
薛怀远是欣慰的,女儿不仅强势回归,而且身边的好友都是生死之交,个个都能为女儿出力办事。
不过接下来的路太艰难了,而且也注定是条不归路。
姜梨那个便宜爹姜元柏有一句话说的没错,自古民告官就算能赢,不死也得脱层皮。
薛怀远更明白这一点,但他阻拦不了姜梨的做法,毕竟这也是女儿的一片拳拳孝心,更何况冯裕堂把淮乡弄得乌烟瘴气,这个事情朝廷得知道,至少要派一个清明的县令过来,不然这一个整个乡的百姓将何去何从,更有那些已经出发在路上为他作证的父老乡亲,如果不能妥善保护的话,恐怕都是死路一条。
这些人命债,他不能背,也不忍心背。
还有金矿的事情,本来私自开采金矿就等同于叛国谋反,如今薛怀远是唯一一个知内幕,也是拨乱反正的关键,就算没有姜梨的出现,如果给他开口的机会,他也一定会据实以报。
这件事甚至比难民更严重,所以,他有责任站出来。
不管出于私情还是国家大义,薛怀远都不会退,所以,走到京城,面呈皇帝,都是他的职责。
而这才是他装疯卖傻的原因,既是父亲,也是臣子,更是一方父母官,为大义、为衷心、为救女。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1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