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太阳报》6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迎来新开端人们或许可将历史上阿拉伯世界同中国的相遇称为第一次真正的全球化。这是一场跨文化的相遇,其成果是建立起多条丝绸之路,汇成复杂的通衢网络。一名德国考古学家发现了连接阿拉伯世界和波斯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多条贸易路线,其穿越欧亚的山峦高地和戈壁荒漠,一直进入中国新疆。这些路线又细分成众多血管一样的贸易通道,最终抵达西安和广州。
上述历史事实被重新发现,却被西方牵强附会地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联系到一起,宣称中国要对当代国际关系施加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2年中国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印度鹰派学者布拉马·切拉尼就将其称作“债务陷阱”。不过,过去7年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德波拉·布劳提根教授和哈佛商学院的梅格·里特耶教授却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梳理过往实践,将上述说法证伪。强行逼债往往是西方国家,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西方金融机构的做法,并非中国的做法。布劳提根不是普通学者,她花了50多年研究非洲外债,并屡次发现西方言行不一。
中国领导人多次会晤众多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中方从没有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也没有发号施令说“你们必须向我学习”。
在加沙,“无限战争”越来越普遍。以色列称要对加沙民众实施地毯式轰炸和突袭。中国表示,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与此同时,美国则宣称以色列对加沙的进攻并未突破红线。住在简易帐篷里的民众遭到屠戮之苦,被无情轰炸,这还不算突破红线吗?
今年5月底,中国领导人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中方愿同阿方守望相助……把中阿关系建设成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标杆。”这一表述极其令人鼓舞。中国领导人还提出将人工智能、能源、投资等作为中阿之间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重点领域。此外,中方还承诺继续帮助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和战后重建,并再提供5亿元人民币援助,中国还将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300万美元捐款。中国所作所为符合人道主义价值观。
与此同时,西班牙、爱尔兰和挪威已承认巴勒斯坦为国家,比利时和葡萄牙或许会效仿这一做法。
瑞银集团分析师估算,到2030年,中阿合作将推动全球能源相关贸易额增长4000多亿美元。毫无疑问,随着共同探索互利互惠进程的推进,中国同包括北非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会进一步走到一起。(作者莱斯·侯赛因,甄翔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1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