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黎: 用一本“美”的小书, 为年轻人划一片精神放松的小公园

钱江晚报2024-06-12 18:46:46  51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雯通讯员黄雪菁

夏日已来。作家潘向黎说,如果只选一句关于夏日的诗,她会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为什么?

潘向黎在新书《清香的日常》中说道:“它让人觉得发夏天是清凉的,而且清芬四溢,晶光流转。荷风、竹露,闲人,诗人重新命名了夏天。”

《清香的日常》是潘向黎近些年来的经典散文名篇及部分新作,由长江文艺出版社集结出版。全书分“茶”“诗”“好天气”三辑,既有学识也有妙悟,期待读者在现代烟火中品味古典风雅,学会欣赏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潘向黎是国内文坛名家。她首先是小说高手,曾出版长篇小说《穿心莲》、小说集《白水青菜》《轻触微温》《我爱小丸子》《上海爱情浮世绘》等,获过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此外作为文学博士的她,还善于阐释古典作品,出版过随笔集《看诗不分明》《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等共三十余种,深受好评。

最近,她在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媒体群里,分享了《清香的日常》的创作故事。

谈到选编《清香的日常》这本散文集的初衷,潘向黎坦言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尹社长提出的“慢生活”的构思打动了她,她希望这本书是“讲究在日常生活里面寻找一种自己的,偏舒缓,偏艺术这样的一种调性”。

潘向黎做过22年的文学编辑,所以对于出版一直坚持严谨而克制的态度。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书名的拟定上。才能选到一个清新透气又统摄全篇的标题呢?潘向黎说:“我觉得茶叶茶汤是很有清香的,古诗词我觉得也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面,始终绽放的花朵,会一直吐露它的清香,旅行当中我觉得山川也是有清香的。那么为什么用‘日常’两个字呢?因为我觉得我这里面不论喝茶也好,读古诗词也好,旅行也好,都是非常的日常化的。非常的普通,很平凡,甚至是看上去比较平淡的这样一种内容和调性,它没有什么壮烈、探险、猎奇,或者很激烈、浪漫的这样的内容和追求,它都没有。它就是很日常化的,一种涓涓细流的习惯,或者说是一种喜悦之情也好,反正这是一本讲述日常中的一种体会的书。”

谈及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相联结时,潘向黎提到她关注到年轻人中掀起的一股“古风热”,他们穿汉服,拍摄各种古风视频。

“他们把古风跟当代生活结合起来,挺有意思的。”年轻人对古代生活方式的追捧,在潘向黎看来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要只对汉服有兴趣,或者说只对某一件事物有兴趣,对过某一个节日有兴趣。我觉得应该全面广泛地了解一下。现在年轻人内心的多元化是超出上一代很多的,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

她相信当代年轻人的创造力,也希望《清香的日常》这本书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不要觉得传统很遥远,恰恰相反,传统离我们很近,它与我们血脉相融,有时候甚至就是一杯茶的距离,我们完全能够,并且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日常中实践它。

潘向黎的写作坚持对“美”的追求。她希望这本富有“美”的小书能够为当下的年轻人划出一片精神放松的小公园。她非常理解当下的年轻人,说:“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停不下来,也是有不得已的成分在。只要减少一些工作量,生活节奏明显的慢下来,带来的舒适感,包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提升,难道他们不明白吗?大家之所以慢不下来,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潘向黎建议走入日常:“好好做饭,好好吃饭,好好喝茶,或者你好好喝你的咖啡,然后好好散步,好好看天,晚上好好听音乐,好好睡觉,这样生活就慢下来了。慢慢过一段时间以后,甚至几天,就会有一种空的感觉,是一种空明之感,让你再次抬头看向天的时候,天就变得更宽广;路过一小池水,也会变得辽阔起来。”

《清香的日常》不乏这样的放松办法,在她看来,平静的、舒缓的方式,能让心灵和大脑都能做一下柔软的体操,引导自己真正回归生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1294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