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因为董卓强行废帝,关东地区的很多地方官员,开始自发起兵,准备一起讨伐董卓。
因为当时这些地方官员,彼此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大家起兵讨董,纯属自发行为。所以,大家起兵之后,对于到底如何协同作战,自然就开始犯愁。
但很快,联军内部有人提议,要推举出一位‘盟主’,全权负责军事调度。而经过大家的商议之后,最终,大家就联合推选年轻的袁绍,做了这支联军的‘盟主’。
就这样,历史上著名的关东联军,正式出现。而年轻的袁绍,也被推选为大家的领袖,全权负责接下来对董卓的战争。
在《三国演义》当中,袁绍被推选为盟主的这段故事,无疑也是一个经典剧情。但很多人看这段故事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年纪轻轻的袁绍,他凭啥就能让大家心悦诚服,共同推选他做联军的盟主呢?
如果说,大家看的是袁家的背景,看的的袁家四世三公的地位。那么同样作为袁家后人的袁术,他为什么就没有得到大家的推荐呢?在整个董卓讨伐战当中,袁绍到底都做了什么?为何最后这支强大的关东联军,会以分崩离析的结局收场呢?
这段故事,其实我们可以从袁绍离开洛阳的时候说起。
公元189年,因为汉灵帝驾崩,东汉高层的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互杀。在这场互杀当中,原本地位不高的地方军阀董卓,在机缘巧合之下,突然带兵接管了洛阳。
而进入洛阳三天之后,董卓第一时间举行了一场会议。在这场会议上,董卓提出要废黜汉少帝刘辩,改立汉献帝刘协的方案。尽管当时很多人反对,但是因为董卓手握兵权,这个方案还是被执行了下去。
也就是在这场会议上,袁绍剑指董卓,公开和董卓进行对峙。
在那场‘废帝会议’之后,袁绍因为剑指董卓,担心董卓对自己下手。所以在会议结束之后,袁绍直接逃离了洛阳。而且在离开的时候,袁绍还把象征自己的官职的符节,直接挂在了城门上。
而与此同时,董卓的反应,也证明袁绍的判断是对的。就在袁绍刚刚逃离的同时,董卓就下发了抓捕命令,下令要通缉袁绍。
不过,就在董卓刚准备通缉袁绍的时候,就有很多官员过来劝阻他。这几个官员,基本上都是袁家的旧交,而且在士族当中的地位也都很高。经过他们的劝说之后,董卓此时也迅速冷静了下来。
此时的董卓,依然对袁绍深恶痛绝,恨不得直接杀了袁绍。但同时他也知道,此时自己刚刚进入京城,根基还不稳固。只有拉拢好那些士族,自己才能真正稳住局面。
而袁绍背后的袁家,本身就是四世三公,门生故旧无数。而且,之前董卓自己就是袁家提拔起来的。此时如果董卓对袁家人表现的太苛刻,很容易会引起整个士族集团的集体反感。
于是,冷静之后的董卓,做了一个最重要的决定。他决定撤销对袁绍的追杀令,同时还听从那几个大臣的建议,任命袁绍为勃海郡太守。
东汉时期的勃海郡,指的其实就是沧州一带。
董卓这边接下来的故事,我们暂且不提,先说袁绍这边。
在逃出了京城之后,此时的袁绍,忽然有了一种‘天地之大,却没有容身之所’的感觉。
如果我们带入一下袁绍的视角,我们就会发现:此时的袁绍,可以去的地方,其实真的不多。别看袁家之前号称四世三公,袁绍之前的人缘也不错。但面对董卓的追杀,此时愿意扛住压力,死保袁绍的人,其实反倒没有那么多。
所以,刚刚逃离京城之后的袁绍,到底该去哪里呢?
如果是一般人的话,遇到这种事情,第一反应肯定是要回老家。在东汉末年那会儿,各地豪强纷纷独立。像汝南袁氏这种顶级大家族,在汝南地区的影响力,自然不用多说。
也就是说,如果袁绍第一时间逃回老家,他就能暂时保住自己的性命。就算是董卓,也很难直接大老远派人,跑到汝南去抓住袁绍。
然而在离开洛阳之后,袁绍却并没有回汝南。
因为此时的袁绍,注意到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如果回汝南老家,他确实能保住性命。但接下来,袁家必输无疑!因为在京城那边,董卓已经控制住了局面。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的话,接下来袁家注定没有任何翻盘的希望。
所以,此时的袁绍,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抓住那一线翻盘的希望呢?
经过简单的思考之后,袁绍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一线希望,就在于军队!
在董卓入京之前,袁家曾经布局多年。在地方上,袁家靠着四世三公的背景,结交了大量的官员。同时,在天下大乱之前,袁家的长辈就已经预判到,接下来可能会出一些问题。所以从很早的时候开始,袁家就已经开始向军队伸手了。
就比如说董卓,之前就是袁家亲手扶持起来的。只不过后来,董卓入京之后,忽然变了脸。他直接掀了桌子,破坏了袁家所有的布局。
所以,此时的袁绍,如果还想翻盘,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找袁家在地方上能控制的军队。
对于袁绍离开洛阳之后的逃命路线,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很多史学家认为,袁绍离开洛阳之后,他逃亡之路的第一站,极有可能是成皋,也就是今天的郑州西部。
而且从地图上来看,成皋就在洛阳正东方,这就和之前袁绍逃亡的表现对上了。据史书记载,袁绍离开洛阳的时候,是把自己的符节,挂在了洛阳东门上。也就是说,袁绍当时是从洛阳东门离开,向东方逃去了。离开洛阳之后,差不多向东不到两百里,就到了成皋。
至于说为啥袁绍要先来成皋,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
这个人,叫桥瑁。
在《三国演义》当中,曾经有一种说法,说后来东吴的大乔和小乔,都是乔国老的女儿。而这个乔国老,就是东汉后期的名臣桥玄。而这个桥瑁,就是桥玄的远房侄子。
这样算下来,这个桥瑁,应该算是大乔和小乔的远房堂哥。
不过在正史上,大乔和小乔的父亲,并没有任何记载。而且从年龄上来说,大乔和小乔姐妹,和桥玄的年龄差距过大,确实也不太可能是桥玄的女儿。
但这个桥瑁,他确实是桥玄的远房侄子。
在东汉后期的历史上,桥玄也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前,他曾经一度官至太尉,地位丝毫不比袁家的那几个长辈低。不过,因为桥玄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前,就已经去世了。所以在《三国演义》当中,他就没什么存在感。
而在董卓入京的时候,桥玄的这个远房侄子桥瑁,就是桥家在东汉高层的代言人。
当然,如果只是代表了一个桥家,袁绍还未必会来找他。最关键的是,当时这个桥瑁的手里,掌握了一支军队!
这事其实还和之前的何进有关!之前何进掌权之后,决定要屠杀京城内的宦官。而为了诛杀宦官,何进就听了袁绍的建议,从京城外面调兵入京。而当时的何进,一共下发了四道命令,分别调了四支军队入京。
这其中最有名的两支军队,一支就是董卓麾下的军队,另一支则是丁原麾下的军队。而董卓入京之后,收买了丁原麾下的吕布,从而刺杀了丁原,兼并了丁原的军队。
但除了他们俩之外,当时何进其实还调了另外两支军队。
这两支军队,一支就是桥瑁负责。之前桥瑁担任东郡太守,在何进的调遣下,桥瑁就带着一支军队,进驻到了成皋地区。而另一支军队,则是由何进的心腹王匡,去泰山郡招了几百个弓箭手。
在接下来的一段历史上,王匡和桥瑁,其实都是很重要的角色。
在董卓入京之前,桥瑁带领的这支军队,也曾经是何进调入京城的军队之一。再加上桥家的履历,以及桥瑁接下来的表现,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桥瑁就是袁家的人。
所以,离开洛阳之后,袁绍逃亡的第一站,大概率就是成皋,也就是桥瑁所在的区域。
当然,以上这些,在《三国志》和《后汉书》当中,肯定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些事情,只能说是后世史学家的推测。
而接下来,大概就在袁绍逃到成皋,暂时安全下来之后。董卓任命他为勃海郡太守的消息,也逐渐传了出来。
但显然,面对董卓的示好,袁绍肯定是不愿意的。但勃海郡太守这个职位,袁绍却很感兴趣。
作为一郡太守,手握一郡的军政大权。如果袁绍真的能够成功上任,显然更有利于他拉起一支军队,继而和董卓抗衡。
最关键的是,勃海郡当时在行政编制上,归冀州管辖。而当时的冀州牧韩馥,恰好正是袁家之前的门生。
所以,前往勃海郡上任,同时说服韩馥,帮助自己起兵,这就成了袁绍的最佳选择。
就这样,短暂在成皋地区停留之后,接下来袁绍选择北上。同时,从史书上的各种记载来看,袁绍就是在这期间,开始和各地的袁家旧交,逐渐取得联系。
于是接下来,袁绍和桥瑁,开始分头行动了起来。
桥瑁这边,在袁绍离开之后,开始伪造三公书信,发往各地。在这些信件当中,桥瑁痛斥了董卓的残暴行径,然后说‘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桥瑁伪造三公书信这件事,其实也佐证了之前的袁绍,应该来过成皋。因为就在几天之前,京城那边宦官和外戚互杀的时候。袁绍刚刚伪造过圣旨,骗了几个宦官派这边的高级官员入宫,直接斩杀了他们。
而且,如果没有袁绍的辅助,桥瑁其实也很难伪造三公书信。且不说笔迹、印信之类的东西,光是字迹,桥瑁就很难搞定。而有了袁绍做信用背书之后,哪怕大家都知道,桥瑁送出来的书信是伪造的,大家一样也会答应起兵。
就这样,随着各地逐渐收到这些书信,先后有数位地方大佬,起兵开始响应。而最终,距离桥瑁比较近的几个,就和桥瑁一起会师于酸枣县。东汉的酸枣县,就是今天河南的延津县一带,地理位置就在郑州的东北方不远。
而这支联军,接下来就被大家称作酸枣联军。
桥瑁这边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接下来我们再说袁绍。
离开了成皋地区之后,袁绍开始一路北上,终于抵达了冀州。而在袁绍北上期间,他身边基本没带什么人。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袁绍当时应该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许攸,就是后来去给曹操献计的那个许攸。另一个则是逄纪,就是后来坑死田丰的逄纪。
这两个人,在接下来袁绍的故事里面,都属于特别重要的人物。
不过,等到袁绍等人到了冀州之后,却发现冀州这边的情况,远比他想的要复杂。尤其是那个韩馥,立场似乎也非常模糊。
对于这个韩馥,我们得先介绍一下,要不然接下来袁绍经历的那些事情,我们很难理解。
史书上对于韩馥这个人,前期的记载极少。我们只知道,他出身颍川地区,后来做了袁家的门生。靠着袁家这条线,之前他一路做到了御史中丞的高位。
但是在董卓入京的时候,他具体担任什么职位,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
而接下来,董卓掌权之后,为了安抚下面的人心,这才把韩馥升任为冀州牧。
所以,韩馥这个冀州牧,其实是董卓任命的!
于是接下来,当韩馥得知,袁绍和董卓闹掰之后,他就有些犹豫不决了。谁都看得出来,此时董卓已经在京城那边,掌握了大权。而袁家虽然对他有提拔之恩,但接下来袁家到底会怎么样,谁都说不好?
所以,如果我们带入韩馥的视角,我们会怎么选呢?
到底是马上跟着袁绍,一起造反?还是听董卓的话,迅速倒向董卓,为自己争取一个荣华富贵?
而当时的韩馥,在面对这个抉择的时候,他也很犹豫。所以接下来,他选择了暂时观望!
一方面,他接受了冀州牧的任命,直接走马上任。同时,对于袁绍的到来,韩馥也表示欢迎。但另一方面,在袁绍上任之后,韩馥又派了很多下属,直接带人驻扎在袁绍门前,就这么牢牢盯着袁绍,生怕袁绍搞事情!
显然,韩馥的这个选择,就是要做骑墙派。如果董卓占据了优势,估计他接下来就直接把袁绍给卖了。而如果大家都起兵,那他也可以帮助袁绍,一起起兵讨伐董卓。
就这样,接下来又过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韩馥一直死死盯着袁绍。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局势风云突变。
首先,在此期间,桥瑁那边已经通过伪造书信,促使好几位地方大员起兵。在函谷关以东,起兵讨伐董卓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
其次,董卓在洛阳地区的施暴,更是彻底惹怒了整个东汉王朝。高层士族官员,被董卓杀了一大堆。下面的平民,被董卓纵容手下军队,肆意抢劫和杀戮。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董卓废帝事件。要知道,在整个东汉,哪怕之前的那几个大权臣,权势大到连皇帝都敢毒死,他们也不敢直接废帝。而废帝这种事情,无疑是从根本上,动摇国家的统治基础。
于是接下来,一股‘反董’的浪潮,开始迅速在东汉成型。
而这一切,只发生在短短几个月里。
而韩馥这边,在发现风向变化之后,自己的立场也开始变化。最开始的时候,他是严密监视袁绍,生怕袁绍造反。后来,他则是开始逐渐倒向袁绍,支持袁绍起兵。
就这样,随着韩馥放松监视,袁绍这才得以在勃海郡一带,招募兵马,正式准备起兵。但韩馥之前的表现,已经让袁绍心生警惕。
于是接下来,袁绍一边以自己的名义,召集冀州的其他几个太守,公开取得他们的支持。至于韩馥,则是被袁绍以居中调度的名义,排挤到邺城去负责粮草的调配了。另一方面,袁绍开始带兵向冀州西南部转移,逐渐靠拢到了河内郡。
之所以选择河内郡,主要是因为在河内郡这里,当时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就是王匡!
之前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一共调了四支军队入京。这其中,董卓和丁原成功抵达京城,然后董卓兼并了丁原的军队。而剩下的那两支军队,桥瑁那边,此时在酸枣地区坐镇。而王匡这边,后来则是被董卓任命为河内郡太守。所以他就带着自己招募的军队,转移到了河内郡。
就这样,桥瑁带着几个地方大佬,在酸枣地区汇合,组成了酸枣联军。袁绍和王匡联合,他们带着冀州的军队会师于河内郡,组成了河内联军。
而除了这两支军队之外,当时其实还有第三支军队的存在。
但第三支军事力量的存在,那可就是大大超出了袁绍的预判。从史书上的种种迹象来看,这应该是袁绍之前从未想到的过的。
因为组建第三支联军的人,正是他的好弟弟,袁术。
袁术这边的剧情,说起来也比较有意思。从史书记载来看,袁术和袁绍,很有可能是亲兄弟。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却特别不好!
而在那场京城互杀当中,袁术和袁绍一样,都曾经是重要角色,直接带兵进攻了皇宫。而在那场董卓废帝会议上,袁绍因为剑指董卓,直接逃走了。至于袁术,大概是同样意识到了危险,所以同样也逃走了!
不过,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袁绍和袁术这哥俩,应该不是一起逃走的。
所以接下来,袁绍和袁术逃命的方向,也是截然不同。
袁绍这边,后来去了冀州,去找韩馥。而袁术这边,则是去了荆州,去了南阳郡!
对于袁术为啥要逃到荆州,逃到南阳,这其中的原因,后世是真的无法考证了。因为后来荆州这条线的相关人物,他们的履历在正史都没啥记载。
但后世普遍猜测,袁术选择逃往南阳郡,应该也是因为袁家关系网的缘故。
在这里,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当时的荆州刺史王睿,另一个则是南阳太守张咨。
史书上对于这俩人的早年经历,没有任何记载。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这俩人是不是袁家的旧部。尤其是张咨,他的名字只是在历史当中,出现过这一次。
但是对于王睿,我们知道的要多一些。我们可以确定,王睿一定是士族集团这边的人。
因为王睿后来有个侄子,叫王祥,就是二十四孝里面‘卧冰求鲤’的那个王祥。而他们的家族,叫做琅琊王氏!
当然,在东汉末年这会儿,琅琊王氏还不是特别厉害。琅琊王氏真正发达,那是东晋时候的事情了。
所以后世很多历史学家推测,王睿和张咨,极有可能也都是袁家的门生故旧。所以,袁术才逃到了南阳,想要在荆州方向,聚拢一支军队。
不过很快,袁术的这个计划,就被打破了一大半。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南边有个猛人,忽然带着军队,一路杀穿了荆州。不管是荆州刺史王睿,还是南阳太守张咨,都被这个猛人给干掉了。
这个猛人,就是孙坚。
不过,当孙坚带兵抵达南阳之后,却发现袁术早已经在这里聚拢了一支军队。而且,孙坚和袁术一样,打出的旗号都是讨伐董卓。但同时,袁术的官职,要比孙坚大很多。
就这样,双方只能暂时联合起来。而孙坚这边,也表示自己愿意暂时听从袁术的指挥。不过,双方实际上只是盟友关系,并不是真正的隶属关系。
因为袁术在南阳聚拢了一支军队,再加上孙坚的突然搅局。导致南阳郡这边,当时就出现了第三支联军,南阳联军。
就这样,在董卓入京几个月之后,关东各地的地方官员,开始纷纷呢起兵。然后,酸枣联军、河内联军,以及南阳联军,几乎同时出现了。
也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大家开始考虑盟主的事情。在看过了三支联军成型的过程之后,我们就会发现:除了南阳那边的袁术和孙坚之外,剩下的其他地方官员,他们的起兵,基本上都是袁绍挑起来的。
而且,袁绍本人,在河内联军那边,占据了主导地位。酸枣联军这边,召集联军的桥瑁,也比较倾向于袁绍。至于袁术,他所在的南阳联军,则更像是一个意外。
如此一来,大家在推选联军盟主的时候,更多的人自然都要推选袁绍。
于是最后,袁绍就成了这支关东联军的‘盟主’。
但同时,这支关东联军,从组建开始,内部就矛盾重重。因为这些地方大佬之间,彼此并没有任何隶属关系。而袁绍虽然是盟主,但也没有直接指挥其他人的权力。
所以再之后,这些地方大佬,虽然起兵反董,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去和董卓硬碰硬。酸枣联军当中,只有曹操带着军队,去和董卓正面打了一仗,结果被董卓打得惨败。而南阳联军这边,孙坚反倒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接下来一路打到了洛阳,迫使董卓不得不迁都长安。
最可笑的,其实还是袁绍所在的河内联军。
河内联军这边,只有王匡带着人,出去和董卓打了一场。结果,一场伏击战之后,王匡直接被打得全军覆没!而作为盟主的袁绍,从始至终,一直在保存实力,压根就没带兵去实际征讨过董卓!
连袁绍这个盟主,都不肯带头出击。那么其他的地方枭雄,自然也开始各自心怀鬼胎。于是后来,等到董卓迁都之后,大家的攻势也纷纷放缓,甚至于内部开始为了争夺地盘而混战。
就这样,原本声势浩大的关东联军,除了孙坚和曹操两方,稍微打出了一点战绩之外。剩下的其他人,在毫无作为的情况下,就已经四分五裂。原本看似强大的联盟,后来也就彻底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