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余世亮
有一种低情商,叫好为人师!
有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指指点点,这要怎么做,那要怎么做,时不时还各种语重心长,仿佛要把江山交托给你的样子。
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年轻人难免存在一些缺点,或者常犯一些错误。长辈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晚辈指导和提醒,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适可而止。长辈不要对晚辈做过多的指责或批评。
陆逊的人生以夷陵之战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谦卑、实干;后期傲慢且好为人师。虽然陆逊在夷陵之战后步步高升,真正做到出将入相,但是他在江东集团内的人际关系则是越来越紧张。
谁都没有人想到,陆逊之死因主要可归因,他好为人师。
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一、陆逊确有“为人之师”的资本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陆逊出身江东大族吴郡陆氏。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曾率兵击破丹阳山越首领费栈,得精兵数万人。后娶孙策次女为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吕蒙袭取荆州的行动,因功累封娄侯。黄武元年(222年),蜀汉皇帝刘备大举征吴,陆逊受命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破蜀汉军四十余营。战后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又于石亭之战大败魏扬州牧曹休大军。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升任丞相、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
陆逊文武兼备,追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孙权将他与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姜尚相提并论①。
正所谓“资源好可以作,资源少脾气好”。在陆逊系列第8篇《厄运种子:陆逊不知道自己变了,也不知道孙权变了,危险悄然降临》的文章里提到,在夷陵之战前陆逊脾气很好,表现得很谦卑;夷陵之战后,位高权重的陆逊变得不再谦逊,动不动就指责晚辈、部下,说张三这也不对,说李四那也不是,甚至向孙权劝谏,口气也变了,用语也缺乏足够的尊重。
二、陆逊指责暨艳整顿吏治
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这就是历史著名的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的胜利,造就了江东最璀璨的政治明星——陆逊。随着张昭、周瑜、鲁肃、吕蒙等风云人物退出江东政治舞台后,时代推动着陆逊走上了江东的政治前台。当时孙权授权选曹郎暨艳推进首次吏治改革。这次整顿主要对象,涉及江东豪门子女中的不合格官吏,这当然是陆逊不愿意看到的,为此陆逊以“师长”之姿态,对暨艳整治工作进行指正。具体经过如下:
(一)暨艳改革初衷就是消除冗员。暨[jì]艳(?-224年),字子休,三国时期吴郡人。生年不详,自杀于吴黄武三年(224年)。暨艳是由张温引荐的选曹郎,尚书。选曹郎的职责,是主管铨选官吏事务。暨艳个性耿直刚正,他希望通过吏治改革,推进江东的政治清明。在得到孙权的支持下,暨艳就在黄武年间(222年—224年)着手开始孙吴的首次吏治改革。
当时魏国统一了北方,恢复稳定,“北士南流”的现象消除,东吴外来的人才基本停止。孙吴国家政权逐步被本地豪门士族把持,放眼望去,朝堂上下多半都是豪门子弟。
这些人中,虽有陆逊、朱然等能臣,但更多的豪门子弟则是沾了祖辈的光,依靠门阀势力的滥竽充数之辈。据《三国志·朱治传》记载,朱治的同族子弟和吴国四姓人士大多在郡里任职,郡吏常有上千人。朱治大抵数年一次,派他们进谒王府任职,所派的有几百人。又据《三国志·全琮传》记载,全琮被孙权亲近重用后,他的家族子弟一道受宠显贵。
在暨艳的严格考核下,这些靠关系任职的出身于江东豪门子弟官员几乎都被降职,甚至被降数级,能够保住原来官位的,十个人中也没有一个。
(二)陆逊不得不为江东士族站台。为此,江东士族代表人物陆逊、陆瑁兄弟自然很担心江东士人被清除出孙吴集团,于是,他们就写信警告暨艳,并阐述自己冠冕堂皇观点:“圣贤的人赞扬善行,而体谅别人的愚昧。忘记别人的过错,而记住人家的功劳,以形成美好的社会风化。”
“如今我们大王的伟业刚刚开始,将要统一全国,现在正是如同汉高祖不求全责备,广泛招揽人才的时代。如果一定要在善恶好坏之间划出一条清楚的界限,重视像过去许劭(字子将)所作的人物口评,固然可以改变风俗,申明教化,然而在目前恐怕很难推行。应该远学孔子的博爱亲仁,近郊郭泰②的宽厚容人,这才有益于正道常理。”
表面看陆逊兄弟给暨艳的信没毛病,做人确实要“宽厚容人”,只不过陆逊给一个主管铨选官吏事务的官员暨艳,让他来“体谅别人的愚昧”这就很荒唐!陆逊如此明目张胆地要求暨艳在履职时要睁只眼,闭只眼,放过不称职的豪门子弟,这就是公开逼迫暨艳放过不合格的官员。
(三)孙权改革受挫,不得不让孙权沉思江东士族这支力量。由于暨艳弹劾多位官僚,重选三署,引起利益既得者的反扑,特别是朝廷重臣陆逊、陆瑁等人的反对下,孙权为了推卸责任,只得赐死暨艳。孙吴的首次吏治改革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暨艳改革失败,孙权也赐死改革推进者暨艳,但也让孙权意识到江东豪门士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陆逊让全琮杀害长子全寄,以保全自己
吴赤乌四年、魏正始二年(241年),春季,五月,东吴皇太子孙登逝世(年33岁)。
孙登(209—241),字子高,孙权长子,生母庶贱,由徐夫人抚养。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为吴王,立孙登为王太子;吴黄龙元年(229年),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卒谥宣太子。
(一)孙和成为江东第二任太子。吴赤乌五年、魏正始三年(242年),春季,正月,东吴帝(孙大帝)孙权(本年61岁),封他的儿子孙和(本年19岁)当太子,大赦。
秋季,八月,又封皇子孙霸当鲁王。孙霸,是太子孙和的亲弟。孙权对这个儿子特别宠爱,待遇跟孙和没有差别。政务署执行长(尚书仆射)是仪(是,姓),兼任鲁王师傅(傅),上书警告说:
“我暗中认为,鲁王孙霸天姿英俊,文武全才;目前赋给他的任务,应是命他出镇四方边境,作为中央屏藩;宣扬政府美德,传播国家威望;这是政治上运转的正常法规,和全国人民一致的盼望。而且,太子与亲王(鲁王)之间,应有等级差别,用以奠定上下秩序,显明礼教基础。”
是仪奏章呈报三四次,孙权不理。
吴赤乌八年、魏正始六年(245年),春季,正月,皇太子孙和,跟其弟鲁王孙霸,同住在一个宫殿,二人所受待遇,完全相同。政府很多官员(包括是仪),向孙大帝孙权(本年64岁)指出措施失当。孙权遂命二人分开居住,分别建立各人的僚属;于是,亲兄弟之间关系感情转恶。
(二)全琮原本想征求陆逊意见,共同支持鲁王。首都卫戍司令(卫将军)全琮的儿子全寄,事奉孙霸(全琮已看准孙霸夺嫡必可成功),把此项决定,写信告诉仍留守武昌的上大将军陆逊。全琮之所以写信给陆逊,原因有二:一是全琮与陆逊曾共事过。在石亭之战中,全琮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魏大司马曹休;二是他们都是江东豪门士族。全琮是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陆逊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也就是说,全琮与陆逊同属江东豪门,他们之间有共同的利益。
想不到全琮在陆逊面前碰了一个大钉子,陆逊一本正经地回答全琮,他说:“子弟如果有才能,不必担心不受到朝廷重用,不必建立私人关系,讨得荣华富贵;子弟如果没有才能,这样做反而会招来灾难。我听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现在势均力敌,但将来一定会分出高下,这是古人认为最危险的形势,不可以介入。”
(三)陆逊明确反对支持鲁王。之后,全寄一家都倒向鲁王孙霸,说太子孙和的坏话,增加孙霸对孙和的怨恨。陆逊得知这些情况后,主动写信给全琮说:“你不学汉朝金日磾③严格对待儿子(指金日磾杀长子弄儿之事),反而庇护你儿子阿寄,最终会为你的家门招来灾祸。”
全琮很不满意陆逊的说法,他既不理会,也不给陆逊回信,且深度卷入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二宫党争”,更进一步扩大孙和、孙霸间的裂痕。
孙霸用尽心机,结交当时知名人士。偏将军朱绩,以胆量和勇力受到赞扬,孙霸亲自到他的司令部,挨近他落座,打算建立友情。朱绩立即走下座位,站在一旁,坚决表示不敢承担。朱绩,是车骑将军朱然的儿子。
鲁王孙霸夺嫡斗争进入白热化,从皇宫侍婢,到太子跟亲王的宾客,分成两派。两派各结党羽,互相猜忌仇视,并逐渐蔓延到高级官员。于是,东吴帝国一分为二,太子派跟亲王派,尖锐对立。史称“二宫党争”或“南鲁党争”。
东吴帝孙权得到消息后,借口要孙和与孙霸专心求学,下令二人不准跟外界来往。军事视察官(督军使者)羊衜上书警告说:“根据孙权的诏书,剥夺太子(孙和)、鲁王(孙霸)的禁卫部队,断绝宾客,使四方礼敬,不能呈献。这项决定,引起远近震骇,无论高官或小民,都感到失望。”
(四)全琮支持鲁王有其苦衷。孙权长女孙大虎,嫁给左翼军事总监(左护军。此是兼职,本职是首都卫戍司令)全琮,故称孙大虎为全夫人。幼女孙小虎,嫁给骠骑将军朱据。孙大虎和孙小虎均步夫人所生。
孙大虎(全公主)跟太子孙和的娘亲王夫人,素不和睦。孙权打算封王夫人当皇后,孙大虎(全公主)曾竭力阻止;过后又怕太子孙和怀恨在心,将来报复;心中不安,于是在老爹孙权面前,不断陷害孙和。
孙权正好有病,命孙和去孙策庙(在朱雀桥南)祈祷。孙和的岳叔父张休,住在孙策庙附近,邀请孙和祭祀完后,顺道到家稍坐。孙大虎(全公主)派人跟踪,遂报告老爹孙权:“孙和根本不在庙里,到他老婆娘家商议大事去了。”又说:“王夫人看到皇上卧病在床,满脸高兴。”
孙权被大女儿孙大虎刺激得大发雷霆,孙和母亲王夫人在震恐中,忧愁而死。而太子孙和的宠爱,更为减退。
跟随孙霸的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人,不断在孙权面前,抨击太子孙和,孙权深受他们谗言的影响。
丞相陆逊向孙权上书说:“皇太子(孙和)是国家的正统,地位该像磐石般稳固。而鲁王(孙霸)不过藩属亲王,所赐给他的宠爱,应该有所差别,则彼此都得到适当的位置,上下才能平安。”
奏章连上三四次,情词激切,又准备亲自到首都建业,当面陈述嫡子与庶子的大义,孙权大不高兴。
祭祀部长(太常)顾谭,是陆逊的外甥,也上书说:“我曾经听说,无论你是国君,或是家长,一定要明显地划分嫡子庶子;嫡子地位尊严,庶子地位卑微。高下有差别,等级不可超越。必须如此,骨肉的恩情才可保全,夺嫡的邪念才可以消灭。”
(五)芍陂之战事件。鲁王孙霸遂将顾谭记恨在心。为此,全琮就借芍陂之役的相关争议打击顾谭。
吴魏芍陂之战,发生于赤乌四年(241年)四月,吴军北上,全琮攻略淮南,决开芍陂(中国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攻樊城,诸葛瑾攻柤中(今湖北南漳蛮河流域)。魏将王凌、孙礼在芍陂与全琮交战,全琮败而逃。荆州刺史胡质救援樊城,城中虽得安定,但吴军围攻益急。五月,司马懿督军救樊城,六月吴军闻风遁逃,魏军追至三州口(今湖北襄阳县东唐白河入汉江处),获胜而还。
东吴发起的芍陂之战,却以曹魏之胜告终。魏军陷阵,吴军败退,东吴重臣顾雍之孙顾谭、顾承与张昭之子张休拼死抵抗才遏制住了魏军攻势,全琮之子全绪、全端见魏军进攻受阻,于是向前追击,王淩等人遂退。然而在论功行赏之时,朝廷认为,挡住了敌人攻势的功劳大,打退敌人的功劳小。张休、顾承都被升为杂号将军,全绪、全端不过升为偏裨将领而已。全寄父子因此更加怀恨,向东吴帝孙权打小报陷害,孙权受到摆弄,把顾谭、顾承、张休,一起贬到交州;而且越想越生气,下令强迫张休自杀(张休是故辅吴将军张昭的儿子,死年41岁)。
太子师傅(太子太傅)吾粲(吾,姓),请求派鲁王孙霸,镇守夏口,并请命杨竺等离开京师。并不断把各种消息,告诉陆逊。孙霸、杨竺反击,共同诬陷吾粲,孙权再被激怒,下令逮捕吾粲,就在狱中处死。
(六)陆逊好为人师引起全琮反感。全寄是全琮的长子。常言道,虎毒不食子。陆逊仅仅是因为全寄与鲁王孙霸走得近,就要全琮向西汉时的重臣马日磾学习,其杀害长子弄儿一样,亲手除掉儿子全寄。
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有如马日磾那样极端的杀其子保自己荣华富贵的事件。而陆逊这次“好为人师”,却管人管到全琮父子的家事之中,这明显不妥,怪不得全琮接到陆逊的信,他回都不回,更不可能按照陆逊的建议杀了自己的儿子全寄而报告太子孙和!
结果是,全琮十分反感陆逊,最终站到陆逊的对立面。
四、陆逊指责诸葛恪不会做人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大臣,侨寓士人的代表人物。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
诸葛恪与陆逊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从平定山越起家的。诸葛恪多次要求自己领兵,平定居于丹阳地区的山越人。
(一)诸葛恪的优势,让陆逊感受到威胁。嘉禾三年(234年),孙权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诸葛恪之所以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平定山越,是因为他对剿灭山越三管齐下:
第一步军事封锁,为了防止丹阳山越人流窜到邻边郡县,诸葛恪照会相邻四郡在边界严加警戒,把已归顺的山越人集中起来,统一安排居住点,以免混淆。第二步经济封锁,派遣军队守住险关要隘,修防御工事,严令不得出战,实施军事封锁。粮食成熟时,士兵及时收割,不留给山越人抢掠的机会。第三步政治宣传,诸葛恪发布命令:只要山越人诚心归顺,应该善加抚慰,不可胡乱拘押逮捕。
到了公元237年,丹阳地界的山越人基本被降伏,其中可用于战斗的人数约四万人,与诸葛恪的预测一致。诸葛恪精挑一万人作为自己的部队,其余人分给了其他将领。这支以山越人为基础组建的部队,成为精锐之师,在后来诸葛恪南征北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诸葛恪果然是不负孙权的所望,诸葛恪不费一兵一卒,亦没有伤及一人,便就此平定了为祸数十年的山越,更为东吴新添人口十数万,精锐士卒四万。历代几百年都没有解决的山越问题,居然还真就让诸葛恪给解决了。鉴于诸葛恪在抚平丹阳山越人上的卓越贡献,孙权授他为威北将军,同时进封都乡侯。在陆逊、潘濬、吕岱、诸葛瑾等人老去时,诸葛恪作为少壮派的代表人物,开始崛起于吴国军界。
两年后,即赤乌六年(243年)春季正月,诸葛恪拔剑出鞘,发兵偷袭六安。魏国政府察觉南线战争阴云密布,太傅司马懿亲自抵达舒县,打算先下手为强,解决诸葛恪。孙权得悉司马懿南下的消息,担心诸葛恪经验不足,中了老贼的奸计,遂下诏命令诸葛恪后撤,退守柴桑。司马懿求战不得,十天后引兵而去。
冬季十一月,丞相顾雍去世。赤乌七年春(244年)正月,以上大将军陆逊为丞相。当年诸葛恪是42岁,而陆逊已62岁,两人相差20年。
(二)陆逊指责诸葛恪。赤乌八年(245年),身为丞相的陆逊望着年轻自己20岁的诸葛恪说:“地位比我高的人,我一定要尊奉他,与他一同晋升;地位比我低的人,则要扶持他们。现在我看您对上面是倚势凌人,对下面又极度轻蔑:这样做不会有保全自己的基础啊。”陆逊话中的意思是,诸葛恪不会与人相处,不得善终。
诸葛恪知道,丞相陆逊一直以自己的一些小缺点瞧不上自己,便提笔给陆大人写回信(记载在《三国志·诸葛恪传》内的《诸葛恪与陆逊书》),诸葛恪辩解道,做人做事不能求全责备,应以大局为重。具体内容如下:
(三)诸葛恪反驳陆逊。诸葛恪在信中说:“杨敬叔转述您的高论,认为当今人才凋零,坚守道德事业的人已经没有几个,应当互相帮助,像唇齿相依一般,共同使国家事业兴隆,让大家相互珍重爱惜。另外,憎恶世俗风气的人喜欢相互谤毁,使已经有所作为的人,中途受到损伤牵连;将要奋进的人,心中没有欢喜之乐。我听到这番高论叹息不已,确实要击节应和。”
“我认为君子不对一个人求全责备,即使孔子有门徒大约三千人,其中出众的也只有七十二人。至于子张、子路、子贡等在七十二人之中号称有亚圣德行的人,也还各有不足,子张偏激,子路鲁莽,子贡学习不专一,何况低于他们的人怎么会没有缺陷呢?况且孔子并不因为这些门徒的不完美,而不与他们结为朋友,不因为别人有短处而抛弃他们的长处啊。”
“加之当今择取人才,应该比古代宽容,为什么呢?政治局势复杂,而有才能的人稀少,国家各项职位,常常苦于没有人才去充任。如果本性并不邪恶,志在为国出力,就可以勉励信任,让他尽力施展才能。至于细小的行为规范方面,有些不足之处,都应该宽容,不值得一条一条地去全面细究。况且对于士人实在不可以细论苛求,如果苛求,即使那些贤圣也不是完美无缺,何况那些与贤圣有距离的人呢?所以说用理想的道德行为做标准来衡量人就难,用普通的人的标准来要求人就容易,如果这样,贤士愚人就可以看得清。”
“自从汉代末年以来,中国的士大夫像许子将(许邵,字子将)一类的人,之所以互相指责诽谤,有时造成大祸,推求其根源,并不是因为有大的仇怨,只因为不能完全做到用礼数约束自己,而专门以过分纯正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罢了。自己不按礼规办事,别人就不服。用过于纯正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那么别人就不堪承受。心中不服气于他的行为,又不能忍受他的苛责,相互之间就不能不产生仇恨。相互间的仇恨一旦形成,那么小人就有机会置身其间挑唆。小人置身其间挑唆,那么无中生有的谣言,无孔不入的坏话,就会纷繁错杂地交相沓来,即使让最明察、最亲近的人面对这种情形,都难以判别是非,何况是已经存在仇恨,而且又不能够做到明察是非的人呢?”
“因此张耳、陈余④以至于拔刀拼杀,萧育、朱博⑤也不能始终保持友谊,根本之处在于上述原因罢了。不宽容小的过失,抓住些细枝末节相互苛责,时间久了就会弄得家家户户相互仇恨,一国之内就不会有德行完美的人了啊。”
(三)陆逊与诸葛恪离心离德。陆逊指责诸葛恪不会与上司和部下搞好关系,这当然是陆逊的客气说法,其实在内心是指责诸葛恪不尊重自己。或许是陆逊认为,现在孙权更信任诸葛恪,陆逊心里很失落。
诸葛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借用陆逊喜欢与人讲大道理的做法,直接写信给陆逊,与他好好讲讲道理,这是陆逊没有想到的。
陆逊当然想不到,自己百年之后,还是诸葛恪代替了自己,诸葛恪被孙权升迁为大将军,被授予符节,驻守武昌,替代陆逊统领荆州军政。
五、陆逊劝杨穆,要避祸就要与弟弟杨竺另立门户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广陵人杨竺年轻时被人称誉,但陆逊却认为他最终会招致祸害,于是劝他哥哥杨穆要同他分开居住,另立门户。杨竺后来因卷入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二宫党争”,被孙权杀害。陈寿在《陆逊传》里还特地以“其先睹如此”之语,称赞陆逊具有先见之明。
(一)孙权找杨竺商量立嗣,说明杨竺已获得孙权信任。“二宫党争”后续事态发展急速恶化,鲁王与太子两派为了获胜都采取了非常规手段。自从太子害怕被废黜之后,鲁王更加觊觎太子之位。某次孙权会见杨竺,屏退左右与杨竺谈论孙霸的才能,杨竺表示孙霸有文武英姿,适合作为太子,于是孙权便答应他可以立孙霸为太子。
这时,正好有孙和的下人藏在床下,听到了全部的内容,事后告诉了孙和。陆胤(陆凯的弟弟,陆凯为陆逊的侄子)此时正要前往武昌,去向孙和辞行。孙和没有在太子府接见他,而是微服到他车上,与陆胤秘密商议了此事,打算让陆逊上表劝说孙权。孙和想请出这位出将入相在当朝最具威望的大臣陆逊向孙权施加影响,保住孙和的太子之位。
关键在于陆逊不知道,陆胤从京城建业带到武昌的消息的来源。陆逊本来就支持太子,当然要努力劝谏孙权不要更换太子,于是就上书劝谏。这下捅了马蜂窝,孙权顿时觉得自己身边都被太子 党和鲁王党渗透了,堂堂东吴大帝怎么被两个儿子给耍了?勃然大怒,孙权立即把杨竺抓起来一顿拷打。
(二)杨竺之祸从天降。杨竺也不知道,他与孙权在密室里商量调换太子秘事是如何被泄密的?杨竺自己没有向人透露过,自然可以肯定是太子 党搞的鬼。于是杨竺把心一横,“承认”自己告诉了陆胤,所以陆胤去找了太子,然后太子又让陆胤请陆逊出面。这就圆上了。
孙权把陆胤也抓起来拷打,陆胤知道泄密的真正原因是太子的密探,但陆胤受尽酷刑什么也没说。倒是杨竺,受不了严刑拷打只能继续编,反正他已经承认自己泄密,命是保不住了,索性把责任都推到陆逊头上,列出足足二十条所谓的陆逊罪状,把陆逊抹黑成后台老板。
孙权一开始就觉得是杨竺泄露的,到杨竺认罪,以为果然是他,于是便处死了杨竺,陆胤平安出狱。
(三)杨竺:自己掉入水中,也要拉一个人落水。至于杨竺编造的陆逊二十条罪状,当然毫无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宁信其有,于是孙权一再派宦官严厉指责陆逊。根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意思是说,孙权连连派官宦责备陆逊,陆逊觉得非常委屈,气愤而死,陆逊死时为六十三岁。
根据陈寿在《陆逊传》里的说法,陆逊是气死的。而陆逊之所以会被孙权气死,我认为是陆逊之死,是因为他绝望了!陆逊清楚知道,不管自己如何辩解,孙权都不会再信任他了。
我的推测是,孙权一次次派官宦指责陆逊,这是表面现象,一般来说,骂人是骂不死人的。但如果有办法可以让人死,那就是让一个人彻底绝望。人一旦绝望,其死就是必然的。那陆逊为何会绝望,唯一原因,就是孙权将交给陆逊使用的玉玺收回。
孙权把玉玺从陆逊手中收回,意味着孙权不再信任陆逊!基于此,陆逊活着就没有意义了,其唯一结局,只有一死了之。
在此再解释二点:一是玉玺是皇权的物化,即皇权之象征;二是不得私藏玉玺就是谋反,这是通识。假如不是孙权在陆逊死前收回玉玺,那么陆逊儿子陆抗在安葬父亲陆逊前就应将保藏在家的玉玺交还给孙权。
(四)陆逊死于绝望,这与他好为人师有什么关系呢?还真的关系。因为陆逊好为人师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到了孙权派宦官到武昌指责他时,朝廷上下,以及陆逊身边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辩解,甚至有人落井下石,总之孙权不信任他,同事不理解他,朋友离他而去,陆逊绝望了!
吴赤乌八年(245年),陆抗20岁时,其父陆逊去世。陆抗把老爹陆逊的棺柩运回故乡吴县安葬,之后还京都向孙权谢恩。此时,孙权还拿出以前杨竺告发其父的20条罪状,与陆抗核实。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孙权的怒意才稍稍化解。
陆逊之死并未宣示“二宫党争”结束,五年之后的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决定废黜太子孙和,并将孙和流放到故鄣。同时赐死孙霸,将其曾参与谋害太子的党羽全寄、吴安、孙奇等诛杀,将杨竺的尸身扔到江中。孙权幼子孙亮则被立为太子。二宫之争至此结束。
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最初,杨竺自幼就有很好的名誉,只陆逊认为他终会失败,劝杨竺的哥哥杨穆向政府登记,跟老弟分开门户;等到杨竺处决,杨穆因为曾经不断规劝杨竺,得以免死。
六、陆逊因抑郁而死于自杀,诱因就是人际关系恶化带来的痛苦和绝望。
陈寿在《三国志·陆逊传》记载,陆逊曾指出全琮、诸葛恪、杨竺等人不得善终,事实上,这些人还真的死于非命。陈寿以此证实,陆逊能识人。其实,陈寿列举全琮等四人非正常死亡,反而印证了陆逊不会识人,而是“好为人师”!而正是陆逊这种低情商的好为人师,他自己也不能寿终正寝。
在此,我们罗列陆逊四则“好为人师”的故事,讲述自夷陵之战后,陆逊在为人处世上与先前发生根本性改变,为此与同朝为官的暨艳、全琮、诸葛恪、杨竺等人关系紧张。还好,陆逊一直镇守长江的中、上游的西陵、武昌,他与建业的其他官员没有发生什么交集。
正因为如此,孙权不再信任陆逊时,陆逊在朝适没有任何朋友,在“二宫党争”中,陆逊在主观上想隔岸观火,但是最终还是卷入事件之中。由于陆逊好为人师,其人际关系紧张,在孙权派宦官到武昌责骂陆逊时,朝廷中没有一个人会站出来为陆逊说一句好话。此时的陆逊显得特别孤独,而正因为孤独,陆逊的怨气无处排泄,导致陆逊抑郁。情绪抑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绝望:觉得全无出路,情况只会走下坡,自己完全无助。有权威人士认为绝望与无助的感觉,是各种情绪抑郁的主要症状。再加上孙权收了他引以为傲的玉玺,绝望中的陆逊在严重抑郁中自杀身亡。
另外,在心理学上有个投射效应。就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及想法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简单来说,自我投射就是把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想法,情绪这些心理特点,像投影仪一样,不自觉地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和认知。举个例子,一个善良的人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会觉得帮助自己的人也是善良的人。而一个心思恶毒且诡计多端的人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常常会把对方想象成别有所图且心机深沉的人。
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告诉我们,你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陆逊今天说这个人不得善终,明天又说那个人不得善终,这种类似于诅咒言语,最后投射到他自己身上。这或许就是,好为人师的陆逊导致严重抑郁而自杀身亡。
最后,以360公司老总周鸿祎一段话送给各位读者:
(二〇二四年六月九日星期日写于丽水)
注:
①陆逊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孙权在任命诏书中有这样的比喻句,“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意思是说,从前伊尹使商汤事业隆盛,吕尚辅佐周武夺得天下,像他们那样或在内辅政或出外统兵的重任,您是一个人兼起来了。
②郭泰(128年~169年),字林宗。太原郡介休县(今山西省介休市)人 。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郭泰极富同情心,重视提携和帮助后进人士,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不仁之人”,也能尽其所能,给予帮助。他有位名叫左原的学生,因犯法见斥,人鲜与交,整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抑郁寡合。郭泰却设酒肴款待他,好言劝慰,以古贤哲为喻,劝其严于律己,反躬自省,痛改前非。事后,有人讥笑郭泰与恶人交往。郭泰听后感叹道:“对于犯错误的人理应热情帮助,劝其从善,若如果对其疏远甚至忌妒,那就无异于促进恶。”
③马日磾怒杀长子弄儿:金日磾(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匈奴族。西汉大臣、政治家,汉昭帝四大辅臣之一。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都被汉武帝所宠爱,是汉武帝逗乐子的弄儿,常在皇上身边。有一次,弄儿从后面围住汉武帝的脖子,金日磾在前面,看见后生气地瞪着他。弄儿一边跑一边哭着说:“爹爹发火了。”汉武帝对金日磾说:“干吗生我弄儿的气!”后来弄儿长大,行为不谨慎,在殿下与宫女嬉闹,金日磾正好看见,厌恶他的淫乱,于是杀了弄儿。这个弄儿就是他的长子。汉武帝得知后大怒,金日磾叩头告罪,把为什么杀弄儿的情况一一说出。汉武帝很哀伤,为弄儿掉泪,后因此对他很看重。
④张:指张耳(?-前202)。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秦末与陈馀一同随从武臣起兵。项羽分封诸侯,被封为常山王。后投刘邦,改立为赵王。
陈:指陈馀(?一前204)。大梁人。秦末与张耳一同随从武臣起兵,占领赵国故地。武臣死,他与张耳共立赵歇为王。因与张耳不和,驱走张耳,自立为代王。后被韩信击败,自杀。以上二人传记均见《史记》卷89、《汉书》卷32。
⑤萧:指萧育。字次君。东海郡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人。西汉后期历任中央与地方官职,为政严猛。从小与朱博为友,相互帮助,情谊深厚。后来两人发生矛盾,关系恶化,引起当时人的感慨。传附《汉书》卷78《萧望之传》。
朱:指朱博(?一前5)。字子元。京兆尹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出身贫寒,由小吏逐渐升迁,历任地方行政长官、九卿。西汉哀帝时,任丞相,封阳乡侯。不能因罪自杀。传见《汉书》卷83。
⑥除《人贵有自知之明》、陆逊像等图片来自网络,其他图片均由摄影师余媛提供,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