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进行的最为明确的一次“惩戒性战争”。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就从中国边境将战线推到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城市——谅山,完成了对于越南敌军的清剿与震慑。
不过,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打以前,这场战役曾经遭到过一部分军事高层将领的“唱衰”,这其中,就有开国大将粟裕。
作为那段硝烟炮火当中成长起来的“战神”,粟裕无论是在抗日战争当中,还是在解放战争期间,都有着不斐战绩。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身体原因,粟裕一度离开了一线,一直到1969年前后,粟裕才重新步入了军事高层的队伍,开始参与重大国家决策。
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为什么反对中国开展对越自卫反击战呢?实际上,粟裕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不过,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启后,粟裕也一改之前“反对”的态度,反而反复坚决地对前线统帅们强调:“队伍至少要打到谅山!”
前“反对”后“坚决”,粟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历程,他反对自卫战,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实际上,这还得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越关系开始说起。
一,海外结下的情谊
在近代史当中,华夏大地上曾经有过一段充斥着硝烟炮火的艰难时刻;与此同时,和中国山水相连的越南,也在经历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变革——
上世纪前五十年,越南长期处在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资本主义的压迫让越南人民始终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当中,也让很多越南的爱国青年四处奔走,试图为自己的祖国找出一个突破殖民奴役的出口,胡志明正是其中之一。
1922年秋天,在法国巴黎的街头上,来自越南的胡志明和来自中国的周恩来相识。相同的信仰,相似的经历,相仿的年龄,让两人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互相督促进步,希望为祖国创造出一片崭新的未来。
很快,周恩来返回中国,开始投身于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的运动当中;与此同时,胡志明也回到了越南。在家乡当中,胡志明带着在海外学习的马列主义,为当地的民众们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为了推动越南的革命,同时躲避法国政府的打压,胡志明辗转从苏联来到了中国。广西、云南、四川……胡志明的足迹遍布中越边境,他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中国的革命队伍当中;
当时,中国的广州是不少东南亚共产主义革命战士们聚集的地方。胡志明在这里一边学习中国的革命思路,一边推动越南内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且发现了许多越南有志青年;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胡志明也在周恩来的介绍下,认识了更多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并发展出了深厚的情谊。
1944年,在胡志明的带领下,十几名越南有志青年借道广西,前往越南进行革命;1945年,越南独立同盟发动的“八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前身——越南民主共和国就此成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次年1月,新中国和当时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实际上,由于法国对于越南的“殖民之心不死”,越南在国际上一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所以,尽管越南在1945年9月就已经建国,然而一直到1950年1月18日,越南才拥有了第一个愿意和其建立邦交的国家,那就是毛主席建立的新中国。
不过,在建立邦交后不久,越南领导人胡志明便跑到中国来求援。原来,由于多年抗法战争,越南内部的经济建设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军备军需严重缺乏,抗法战争进行得十分艰难。
其实,由于越南和我国有着大面积国土接壤,毛主席等领导人深知,如果放任法国及当时的美国对越南“烧杀抢掠”,那么不断升级的越南战争,不仅会影响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更会早晚威胁到中国的领土安全;
同时,或许是看到越南士兵在战场上“缺斤少两”的贫穷现状,让毛主席等领导人想到了当年红军的艰难;在胡志明的再三恳请下,毛主席权衡再三,答应了胡志明的请求。
当时的中国,建国才不到一年,正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重要时刻,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毛主席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就这样,中国开始了在这之后长达二十年的援越行动——
二,对越南倾囊相助
为了援助越南,当时的毛主席甚至规定了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只要越南方提出需要,我们有可能办到的,就一定满足;有些我们有的,越方没有想到,我们要主动提出。”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对于越南可谓是“有求必应”。在第一批援助越南的物资当中,毛主席主动要求总参谋部在各种军需武器之外,加上了雨衣、蚊帐、压缩干粮、以及各种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以帮助越南士兵在战场上更好的防护。
很快,在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号召下,“援助越南”成为了全党全军全民众上下一心的“头号任务”:
为了完成越南的需求,中国前后共有数千家科研单位加班加点地投入进了研究和生产任务当中,而生产出来的新装备、新物品,全都优先供给越南军队使用,那些新装备、新武器,甚至连解放军部队都没能装备上,就先到了越南士兵的手里。
从枪炮到坦克,从飞机到舰艇,从服装到仪器,中国对于越南几乎到了“无所不援”的地步。据后来人不完全统计,中国援助越南的物资,已经足够装备将近两百万人的部队,换句话说,越南人身上穿戴的、战场上使用的的绝大部分军需军备,在当时都百分百来自“中国制造”。
除了物资,中国还一度派人前往越南支援。1950年前后,中国曾派出以陈赓等人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和以罗贵波为首的政治顾问团,为越南的抗法战争做出了有力的支援;
而就在抗美援朝刚刚结束不久,毛主席又调集支援部队入越,打响了抗美援越战争。
1965年到1970年期间,中国先后派出了铁道兵、工程兵等支援兵种高达十万余人,为越南修建铁路、公路、桥梁,并架设了长达一千多公里的通信线路;
同时,为了防止美军轰炸,毛主席还先后派出九批总计十五万余高炮部队战士入越参战,队伍在越南历时三年九个月,击落美军飞机近两千架,极大地保障了抗美援越战争时期的领空安全。
据不完全估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里毛主席答应援助越南起,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在长达20年的“援越行动”当中,中国一共向越南提供了价值高达200亿美元的物资和金钱援助,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援助都是无偿的,中国对越南的慷慨与信任由此可见。
而除了这些有形的援助,中国还对越南提供了不少无形的援助。例如参与抗美援越战争的不少越南军官,都曾经在投身战争前,来到中国的军事院校或者军队当中进行过相关的培训,掌握了不少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除此之外,中国还不断地在国际上对越南进行声援,毛主席和许多中国外交官都曾经面对国际压力,严肃宣告中国“永远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盾”,支持越南军民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
在中国的倾囊相助之下,越南从一个积贫积弱的殖民地国家,逐渐成长成为了一个拥有独立国家主权的、被国际承认的国家。可是,强大起来的越南不仅不肯“独立”,甚至开始变本加厉地向中国索取,而在遭到了中国政府的拒绝以后,越南竟然“翻脸不认人”,忘恩负义地开始在中越边境频频挑衅,无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三,反对战争的粟裕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苏关系开始交恶,苏联转而试图拉拢越南,想要对中国来个“包抄围堵”;
与此同时,和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关系十分密切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1969年去世,接替胡志明的黎笋在苏联有心的挑拨之下,竟然真的开始盲目自大起来,自以为已经是“第三军事强国”,开始在越南国内掀起反华浪潮。
那段时间,越南境内对于华侨和华人企业打压得格外凶猛,他们不仅对华侨华人进行驱赶,甚至对于华人企业和华侨的房子进行打砸抢烧,这一举动严重影响了中越关系,让原本十分紧密的中越关系迅速降到了冰点。
不仅如此,自大的越南在黎笋的号召下,甚至试图扩张领土,他们频频向中国挑衅,侵扰边境,挑起事端,制造各种流血事件,严重威胁了我国的边境领土安全。
起初,中国政府也尝试过对越南进行友好的沟通,试图消弭误会、修复关系,然而几次三番“抛出橄榄枝”,却回回都遭到了越南政府的无视,甚至对边境的骚扰更加变本加厉;
几次沟通无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是否对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成为了中共中央内部讨论的重点。而在这其中,有人支持发动战争,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而反对的人,正是原解放军总参谋长,在解放战争期间被人称之为“战神”的粟裕。
在解放军的队伍当中,粟裕的战绩可谓是有目共睹:
早在抗日时期,粟裕就以韦岗伏击战的胜利打响了新四军的“抗日第一枪”,治好了当时国内不少战士心中的“恐日病”;在这之后,粟裕还参加了多场战役,以灵活多变的指挥风格和强大的综合素质,带领着红军连战连捷;
而在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先后发起了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等著名战役,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功绩,甚至连毛主席都盛赞粟裕:“是我的战友里最会打仗的那个‘战神’!”
可就是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在面对对越反击战时,却罕见地表示了反对;不仅如此,同样不赞成战争的,还有当时的国防部长叶剑英。
实际上,粟裕和叶剑英的反对不无道理:
新中国成立尚不长久,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事情还百废待兴;同时,由于经历了多年战争,华夏大地上硝烟带来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军队和人民都迫切渴望着和平,一场劳民伤财的国家战争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不仅如此,在国际上,由于当时的中苏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粟裕担心,如果对越南开战,有可能将苏联也牵扯其中,到时候中国腹背受敌,危险和难度都会大大增加。
综合各种原因,粟裕和叶剑英等一些军事高层领导人对于这场战役顾虑重重。不过,就在此时,陈云提出了另一种思路,那就是“速战速决”:
陈云认为,尽管刚刚结束了战争的洗礼,然而经过了十几年的整顿和休整后,我国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容小觑。所以,在面对越南时,我们可以“速战速决”,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战斗,让苏联没有时间反应和准备。
陈云的分析精准中肯,粟裕和叶剑英听过以后,纷纷表示同意,粟裕更是表示,如果打,就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打到谅山,这是距离越南首都河内最近的军事要塞,打到这里,可以最大程度上给予越南人强烈的军事和心理震慑。
于是,在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在得知战斗开始后,粟裕又再一次向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指挥官许世友强调,一定要打到谅山,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这场战斗的震慑意义——
四,结语
根据粟裕的想法,解放军在越南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在3月5日顺利夺取越南谅山市,在战略上顺利达成了威慑河内及越军的强硬态势。随后,解放军开始从越南撤军,最终于3月16日全部撤出越南境内,对越自卫反击战宣告结束。
令人不齿的是,在这长达一个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目睹了无数越南军人使用着中国制造的枪炮和军备来抵抗中国军人,而在实在打不过时,这些越军竟然大摇大摆地“弃枪而逃”,丝毫没有珍惜军需枪械的想法;
而那些被缴获的枪支弹药,甚至比解放军自己使用的军备还要精良、先进,越南人的忘恩负义,可谓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而另一边,面对自卫反击战,粟裕也曾经想要走上战场,再度一展“战神”的雄风。可是,年岁已高的他最终错过了他心心念念的战场。1984年,粟裕因病在北京逝世,一代“战神”,就此陨落于天边……
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常态,那些跌宕艰难的岁月终于被历史所尘封。然而,居安必思危,唯有未雨绸缪,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始终让那些对我们抱有不轨之心的敌人不敢寸进,才能享受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参考
书籍《统帅毛泽东》2007年版
杂志《党史博采》2021年第3期
百度百科《对越自卫反击战》《粟裕》
http://zhouenlai.people.cn/BIG5/n1/2020/0722/c409117-3179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