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的中牟分军是因内部矛盾引起, 加速了捻军的灭亡

史海撷英2024-06-08 00:20:00  84

关于捻军的分军,史学界历来着重讨论的,是分为最终东、西捻军的河南中牟分军。史学界虽然重视中牟分军,但对之前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捻军的频繁分合却采取忽视的态度,这样未免割裂了历史。其实,中牟分军不过是历次分军的继续,而且此后再也未能会合。

史料记载,捻军的几次分军,常常是捻军首领之间矛盾和意见不一致的结果。

雉河集解围后,捻军之所以分股行动,亦夹杂了矛盾的因素,“涡阳围解,张宗禹装旗于王家注,五孩与任化邦不协,遂分道入豫”。

清军也都曾根据各种情报,一再谈及捻军首领之间的矛盾以及分军的原因。

如曾国藩说:“东西两股向来不协”,“任、张本不和”,“而其彼此猜忌,心力难齐”。李鸿章说:“闻该两逆衅怨已深,势难久合。”刘铭传说:“现张、赖二贼不合,分成两势”。刘长佑说:中牟分军是“赖文光、任柱股匪因与张逆不睦,仍折而东”。

他们都指出捻军首领们的矛盾发生在张宗禹与任之间、稽之后期捻军的历次分军的史实——都是一分为二,直至最后分为东、西捻军,始终是以张宗禹为一支,任柱、赖文光为另一支,证实了曾、李等人的说法。

史实表明,捻军自高楼寨战役后的频繁分军,主要是由首领之间的矛盾所致,这些矛盾发生在张宗禹和任柱、赖文光之间,所以每次分军都是他们之间的分裂。

西捻军为何西进?

赖文光自称,中牟分军是他为改变“独立难支,孤立难久”的困境,“特命张宗禹……前进甘陕,往联回众,以为犄角之势”。

史学界据此立论,以为西捻军不过是赖文光派遣的一支偏师,目的在于“往联回众”,构成东西军事犄角,与清朝争夺北方中国。但是,赖文光这一说法,颇值得怀疑。第一,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史料重复或证明这一说法,第二,细察当时战局,西捻军进入并停留于陕西,不像是主动的和有目的的战略行动。

10月下旬,西捻军离开河南许州向西运动,淮军杨鼎勋、刘秉璋两部在背后取道新郑、汜鞏一路追剿,鲍超一军则由湖北裕州北上迎剿,以阻止西捻军南下湖北,刘松山部则由河南汝州西上堵截。

这样,位于豫西的西捻军面临由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压逼而来的湘淮军的追剿。张宗禹被迫继续西行,以摆脱追军,在行进途中,西捻军曾屡次试图北渡黄河,如11月初,西捻军西撤至陕州时,在陕州西北太阳渡等外连续数日抢渡黄河,均被防河清军及水师炮船击退,只得继续“由灵宝一带向西窜逸”。在途经灵宝时,又试图在永乐镇一带抢渡黄河,“经防军开炮隔河轰击,贼见官兵防守甚严,渐向西路遁去”。此时,鲍超、刘秉璋、杨鼎照纷纷追至陕州,堵住西捻军南下湖北和回军东下的去路,只西面“潼关、商洛等处并无重兵扼守”,“贼知追兵将至,遂绕道潼关以南,闯入陕西之商州一带”。

从这段战程可以看出,西捻军入陕,乃是因南下,东返之路被堵,北渡黄河不成,而为摆脱追军的避实就虚之行,并不是赖文光所说的具有既定战略目的的运动。

西捻军入陕后,清朝各方奏报均称他们不会在陕久留,不久将“自陕窜出”。

如果说,鲍超、曾国藩因不愿率军入陕而虚捏情报。那么,河南巡抚李鹤年决不负率军入陕剿捻之责,督办陕西军务的刘蓉更是责任重大,他巴不得援军立即入陕,“驱贼出境”,所以不会妄报这一对自已极为不利的消息。

再从不久以后,东捻军于12月初由山东直扑湖北的行动来看,上述西捻军“恐仍回窜湖北”的情报绝非虚言,刘铭传曾归纳捻军的活动规律是:“每于冬春之际,豫无所掠则入鄂,秋夏之际,鄂无所掠则入豫”。但是,西捻军入陕后,身后的湘淮军主力纷纷以气候不利,后勤困难以及西捻军将由陕西回窜为理由,没有紧随追入。只是驻扎在河南、陕西边界沿线一带。

湘军刘松山部在次年2月才入陕,这就暂时造成了一个对西捻军“围而不追”的格局,而且,当时陕西清军力量薄弱,既要防回又要防捻,无法对西捻军进行追剿,这对长年奔战,以“避兵”为生的捻军来说,是一个难得的休息机会,自然就暂驻陕西休整,不思“窜出”了。

此外,虽然陕西比较贫瘠,但直到次年夏季左宗棠率大军入陕,西捻军一直活动在农业发达,相对富庶的渭河平原地区,这一带又“尚多完善地方”。因此,西捻军的“就食”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西捻军进入陕西后,被清军追剿,退至甘肃的回民军也乘机回到渭河平原。这样,西捻军和回民军既活动在同一地区,各自的敌人又是共同的。这就必然在行动上发生一些合作的关系(尽管也不乏相互间的仇杀),如回民军卖给西捻军军火,有时为西捻军作向导,以及战场上一些缺乏战略预谋的偶然相互配合等等。但是这些并不能证实西捻军就是为了“往联回众”而入陕,也不能证实西捻军主动和回民起义军结成了军事、政治联盟。

史实表明,西捻军在西北时没有联合回民起义军建立根据地,离开时也没有联合回民起义军一同东渡黄河。捻军进军陕西是具有战略目的结论,是失之不够全面与缜密的。

综上所述,捻军的中牟分军和以前的多次分军一样,主要是捻军首领之间矛盾和分裂的结果。西捻军进入、停留陕西只是摆脱追军和清军暂时“围而不追”的“避兵”之举,并非主动的和有目的的战略行动。

中牟分军的得失

在客观上,对捻军来说,一定条件下的分军无疑是有利的。这已为一年多的分军所证明。在当时湘淮各军齐赴剿捻战场的形势下,它迫使清军亦分军追剿,以致其本来就不足的兵力更加零散。

捻军分军,尤其是分别转战于清军防线两侧,曾、李等人企图利用自然地形圈制捻军的战略就无法实施。

曾国藩在初议沙、贾河防线时,就是等捻军全部进入沙、贾河以西、以南地区时,才正式实施的。

捻军活动范围图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捻军时分时合,充分发挥“善走”特点,在曾国藩圈定的重点设防的广大区域内外往返穿插,运动如梭,时而疾驶千里之外甩开追击的清军,避免决战;时而盘旋于百里之内,如蚁旋磨,忽左忽右,以打圈战术疲敌,“偶战则凶悍甚”。

但是,由于捻军分军往往是无目的,无计划的分裂行为,并且缺乏相互间的联系和配合,所以很容易陷入被清军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绝境。中牟分军终于导致了这一悲惨的结局,而成为后期捻军覆亡的转折点。

中牟分军前后,捻军面临的清军越来越多,左宗棠在剿灭了南方太平军余部后,正率其所部北上,已在战场上的湘淮军也不断扩充兵力,增加骑兵和改善装备。刚刚受命继任曾国藩的李鸿章上台后,在曾国藩“以静制动,圈制捻军”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积极、主动的“觅地兜围”、“轭地兜剿”、“弃地以诱其入”等攻剿战略。

捻军起义示意图

但是,中牟分军只是捻军首领之间矛盾斗争导致的可悲的分裂,而非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这一无目的、无计划分裂,使东西捻军分别流窜,各奔一方,各自为战,以至“老死不相往来”,它对各军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既没有改变分军前所渭“独立难支,孤军难久”的形势,反而使其陷于两军相隔遥远,音讯隔绝,力量更加孤散的绝境。

这样,在清朝“扼地兜剿”和集中优势兵力的战略下,先是东捻军被迫独自对付原先整个捻军共同承担的强敌,以至覆亡,随后,西捻军亦遭到同样的结局。清朝难以一口吞下的“馒头”,捻军首领们竟自己把它分成两半,让清军分别吞噬。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99687.html
0
最新回复(1)
  • 散步的小亮2024-06-09 20:08
    引用1
    流寇不能持久,没有稳定的后方根据地,迟早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