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再演编剧: 跳出原来生活的惯性

大皖新闻2024-06-10 09:59:16  62

大皖新闻讯胡歌凭借《不虚此行》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走走停停》里的吴迪又是一个“编剧”。该片率先在端午档开分,豆瓣开分7.9分。9日,胡歌接受媒体微信群访时表示,走走停停,给人生GAP,就是要跳出原来生活的惯性。

说到角色,胡歌想到了陀螺,“我觉得吴迪像一个陀螺原地打转,他的整个姿态在旁人的眼里看上去有一点滑稽,但我觉得那是他的一种比较独特的生活方式,他用这样一种陀螺旋转的方式,来缓解生活带给他的压力。他没有急着往前走,可能一直在原地打转,但是我觉得这个这个角色身上最可贵的一点,是他的真实。”和自己以往的很多角色相比,没有主角光环和传奇经历,甚至没有任何过人之处,“足够普通的一个人”——这是胡歌特别想来挑战的原因。

“当然,每个人生活中其实都会演,而演,其实也是生活中真实的一部分。”片中的胡歌,是纪录片的演员,是编剧,又是一部戏的导演,“我觉得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很多个面相,因为我们本身在生活中就会有许多不同的身份,当然在纪录片的镜头面前,他有时候需要去维护自己的一份自尊。但是当他进入到他导演的这个职业的身份之后,他就完全是专注在自己的创作上的。”

GapTime成了话题,所谓的“人生间隔期”和“人生空白期”,胡歌直言,回想起来自己有挺多时间处在所谓的GAPTIME,“我之前在青海的一个公益组织做志愿者,海拔4500远离城市且为期一个月的志愿者生活,我遇到了很多处在这个gap期里面的学生或者上班族,通过这样一段难得的真空期,他们跳出了原来生活的惯性,然后换了一个身份去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做一件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完全新的尝试的事情。”

很多人看到胡歌饰演的吴迪,仿佛看到从《仙剑奇侠传》穿越而来的李逍遥,胡歌笑言,自己出道就是喜剧演员,“我当时刚开始演那个古装偶像剧仙剑那些都是喜剧啊,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喜剧来找我了。”胡歌坦言自己喜欢气氛轻松的片场,虽然在他看来《走走停停》不是一个特别传统的喜剧,“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类喜剧就是笑着笑着就流泪了,然后哭着哭着又笑了。”他说,这就是他又接下一个“编剧”角色的原因。

作为一个上海人,从《南方车站的聚会》学武汉话,到这次《走走停停》学重庆话,“不像我第一次学武汉话那么的挫败,可能也是因为之前有了一定的语感基础吧,因为我感觉云贵川地区方言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整个大的方向,感觉是一致的。”而说到自己饰演的角色中年返乡,胡歌觉得面上是被逼无奈,“但是我给吴迪做心理建设的时候,我觉得他不是一个盲目的决定,是一个40岁的男人的深思熟虑。”

表面上爸爸是老大,其实做主的是妈妈,父子相处有中国人特有的疏离感,胡歌觉得片中的家庭关系非常有代表性,“当妈妈突然离世的时候,最先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吴迪不知道跟爸爸该怎么相处了,因为有妈妈在的时候,她就像润滑剂一样。当然,各有各的适合的相处的方式。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说,彼此之间的情感都是真挚的,我觉得形式不重要,情感最重要。”

“跟出去闯比起来,朝九晚六,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才需要更大的勇气。”听到记者提到这句台词,胡歌赶紧解释,自己觉得吴迪当时说的这句话是言不由衷的,是一个所谓的理由和借口,“我觉得所谓的最大的勇气,应该是另外一句台词来形容,当你看到了生活的本质和真相以后,你依然热爱生活,我觉得那个是最大的勇气。”

胡歌觉得,在这个家里,在他出生的地方,一个人整个能量来源是从这开始的,“我也不觉得他最后完成了电影就成功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电影开拍以后,他每天在取景框里面看到的,最让他震撼的就是他的妈妈,一个特别真实的妈妈,卸下了所有生活给她的压力包袱,是一个特别绽放的生命,一个无比快乐幸福的母亲,这个是吴迪没有想到的。”

“我们一家四口比较平时像妖魔鬼怪,冯柳柳到我们家来这个拍纪录片,我们家终于来了个正常人了。当那个旁边的角色都在闹腾的时候,你要保持一份冷静和镇定这个其实挺难演的也挺考验演员的。我也在偷学怎么演出像圆圆老师这种效果。”胡歌理解两个人的关系,可能没有真正的爱情,或者说是大家传统那个理解中的爱情,“或许有一些默契,这种默契是来自于他们同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然后他们曾经做过同学,他们又算是半个同行吧,所以就是在平时生活的相处中和工作中也有共同的话题。”

说到片名《走走停停》,胡歌表示,其实没那么二元对立,“我觉得就是一个快和慢。如果吴迪没有选择回家,他跟他父母的关系可能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如果他没有选择回家,可能他永远都没有机会去完成一部作品。如果他没有选择回家,他可能都没有没有机会在妈妈的有生之年去看到他如此绽放快乐的那一面。”

“我觉得当你能够,真的视金钱为粪土的时候,那么到底是金还是屎,都不重要。”虽然是生活流的轻喜剧,但《走走停停》也探讨了一些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老年人与儿女相处等严肃的问题问题,胡歌说,其实生活就是苦中作乐,“找到跟自己自洽的方式,我觉得我在这个电影里面,感受更多的是,我们首先认识到生活的苦,苦是可能是一种常态,但如何能够苦中作乐?我觉得是这个家和吴迪带给我最大的启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妈妈这个人物,吴迪身上所有的优点都是来自于妈妈。”

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配图已授权使用)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9827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