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城监狱建立前,秦城不过是北京燕山东麓一个小小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之后,苏联和中国订立的援助项目中,秦城监狱成为所有项目中唯一的保密项目,而时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冯基平,就是该工程的负责人之一。
“如果我知道我建的这所监狱关押我自己的话,我一定会把它修建的更好一点。”每每回忆起自己被关押在秦城监狱的那一段经历,冯基平总会开玩笑地说道。
1964年,冯基平调往陕西工作,在公社搞调查研究不久,冯基平就接到通知,让他回机关主持日常工作。由于分管农业和政法,冯基平的工作颇为忙碌,既要下到基层,又要回到机关,不到半年时间就病倒了,只得回北京治病。
就在治病期间,冯基平接到市委常委政法部长刘涌的电话。当刘涌拿给冯基平一份中央的文件,冯基平看过后眉头紧皱:
“这里有名堂!”
原来,这份文件是关于撤销罗瑞卿一切职务的决定。谁都知道罗瑞卿对毛主席忠心耿耿,说他反对毛主席,反对党中央,简直是无稽之谈。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彭真就建议冯基平找个清静的地方养病,冯基平因此搬到了茶淀清河农场。这里环境虽然比市里清静了不少,但冯基平的心里却平静不下来,他有预感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
1966年,陕西省委催促冯基平回去,冯基平决定即刻启程。就在冯基平派秘书去公安局取文件时,问题出现了,得先请示工作组才能取走。过去冯基平要存取文件,可从来没有人过问。
冯基平听说此事之后,心中闪过了一丝不安,本打算找汪东兴了解了解情况,但权衡再三之后,冯基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回到西安之后,西安的政治形势也不比北京好上多少,在省委的安排下,冯基平还是暂时先养病。
与此同时,北京公安局“工作组”已经宣布要将冯基平“隔离审查”。西北局和陕西省委随即向冯基平宣布中央的决定,并没收了冯基平的手枪,停掉了冯基平秘书的工作。
当时陕西省委很多人被要求揭发冯基平的“问题”,弄得大家都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说起。冯基平在“隔离反省”期间,也在不停地写检查,虽然不明白自己有什么问题,但还是认真回忆了多年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随着十年政治风暴在全国各地蔓延,冯基平被连夜带回了北京,关押在政法干校中。冯基平熟悉环境之后,在一个清晨推开了窗户,赫然发现老朋友叶子龙出现在自己的对面。
自此,两位老友经常举着用纸折成的酒杯,相互祝愿鼓励对方。
尽管在之后的日子里,冯基平的身体遭受到极大的摧残,但他的精神并没有被打倒,坚决不低头承认所谓的错误。这一举动自然遭到憎恨,冯基平被加上了手铐。
1968年,冯基平被转移到了秦城监狱,这个10年前他亲手建造起来的地方。这里放风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一个出来,另一个才能进去,“犯人”之间是不能够碰面的。
每次放风,冯基平总能想到过去的岁月,想到过去在东北家乡抗日,想到解放之后兴建农场,想到在十三陵山坡上造林……
所有和冯基平交过手的审讯人员都知道,想要“制服”冯基平丝毫谈不上容易,作为一名老公安,冯基平思路清晰,出手老练,审讯过程中应对自如,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没有用,因此审讯员们都害怕审讯冯基平。
在秦城监狱,目睹了“犯人”们遭受的种种,冯基平的心碎了,他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场关于人民政权生死的斗争,因此他毅然挺身而出,为那些遭受不公的“狱友”发声。
冯基平愤怒的喊声,震动了整个秦城监狱,所有人都惊呆了,不知该如何应对。为此,审讯人员对冯基平采取了更加恶毒的手段,轮番不停歇地要他交待“罪行”,怒不可遏的冯基平高高举起戴着手铐的双手,狠狠地砸在桌子上:
“你们血口喷人!你们完全是秦桧的伎俩!”
冯基平的举动让审讯人员更加胆寒,在之后的四年半中,为了限制冯基平,经常给他戴上“背拷”,还取消了他放风的权利。直到1972年,毛主席批示废除“法西斯”式的审查,冯基平的“背拷”才被摘了下来。
秦城监狱的冬天就像冰窖一般,从小生长在东北的冯基平是不怕冷的,但在秦城监狱也被冻得瑟瑟发抖。尤其到了晚上,西北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吹在身上就像小刀一样,让冯基平不由地想起当年在国民党监狱里的情景。
就在冯基平在秦城监狱里作斗争的时候,狱外的儿女们正为寻找他的下落而四处奔波。在当时那个年代,自然是没有任何的结果,一直到林总折戟蒙古大漠之后,政治形势才发生了转变。
1972年,冯基平的孩子们被获准前往秦城监狱探望,孩子们为了给父亲添置一些东西,四处找父亲的老朋友借钱,各种东西买了整整两麻袋。当冯基平被看守押着走出来时,孩子们都惊呆了,眼前的父亲头发花白,面容瘦削,弯腰驼背,走起路来还一摇一晃,俨然就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其实冯基平本不想让孩子们看到自己这副模样,但他的内心还是非常想念孩子们的。见到孩子们,冯基平第一句话就是:
“爸爸没有做过在你们面前抬不起头的事情,也没有做过让你们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的事情!”
冯基平坚定有力的话语,让孩子们感动得失声痛哭。
1975年底,由于实在找不出冯基平的“犯罪”证据,专案组只得将冯基平释放出狱。1978年冯基平恢复工作不久,就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原本冯基平不愿意做手术,在老领导和老战友的劝说下,冯基平终于同意手术治疗。
1980年初,中央决定让冯基平参与对“两案”的审理。那个时候冯基平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他坚持白天参加会议,晚上学习文件,即使刀口不停往外渗血也不休息。
就这样,冯基平每天往返于公安部和秦城监狱之间,审核材料,研究提审方案,思考如何才能让犯人服法。由于过度劳累,刀口化脓感染,冯基平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即便如此,冯基平在病床上仍坚持整理材料,确保所有证据万无一失。
1982年,冯基平再次住进了医院,直至离世再也没有离开。中央领导多次前往医院探望,冯基平望着这些老战友,动情地说:
“我这一生虽然为党做了一些工作,但做的不是十全十美……回顾过去所走的路,我能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这是唯一是我得以欣慰的。”
参考文献:
[1]邢克鑫编著. 秦城战犯改造纪实.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01.
[2]李多.揭秘中国第一监狱:秦城监狱[J].吉林劳动保护,2014,(10):46-47.
[3]刘光人主编. 京都公安局长 冯基平传. 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7.12.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9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