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黄仁勋在母校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融资。
正是这笔投资,让刚成立就面临倒闭风险的英伟达由危转安。
1993年,黄仁勋正在一家芯片公司担任工程师,两位好友找到他,表示想离职创业,希望黄仁勋能加入他们,英伟达由此应运而生。
黄仁勋回忆,当时他银行里只有六个月左右的生活费,一家人都只能靠手头这点存款生活。
为了寻求融资,他找到前东家CEO Wilfred Corrigan,借此获得了向Sequoia(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瓦伦丁的展示机会。
最终,唐·瓦伦丁与萨特·希尔资本各投了100万美元,让英伟达拿到了2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600万美元。
过去五年中,英伟达股价增长了28倍,最新市值已达到惊人的2.8万亿美元。
黄仁勋此前也不止一次强调过融资的重要性,“我创立英伟达的时候,每融资一轮之后就立刻开始融资下一轮,然后融资第三轮,生存非常重要,现金为王。作为CEO,要么赚钱,要么省钱,要么筹钱。”
这一幕,无疑是风投助力科技巨头崛起最好的诠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9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