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作为国民党军队当中的重要将领,白崇禧在众多战场上的存在感都极高。
他是个能人,也敬佩能人,不过在他心中,顶头上司蒋介石的军事能力十分堪忧,充其量只能算个步兵营长。
他对于国民党军队的指挥方针,与毛主席对于我党军队的指挥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毫无疑问,国民党反动派的兵力比我党早期军队的兵力更加强盛,蒋介石的黄埔军校嫡系部队战斗力更是极强。
可国民党却空有兵力,没有太过显著的军事作战能力。而毛主席对我党的指挥,却总是恰如其分。
白崇禧对蒋介石的评价,正是基于他对两党领导人的了解而得来。
他与老蒋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老蒋和毛主席的指挥风格又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恩恩怨怨,实难说清
在白崇禧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乃至后半生的人生历程中,蒋介石都给他制造了不少阴影。可以说,从北伐时期开始,他便无法摆脱蒋介石的影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年仅18岁的白崇禧便报名参加了军队,利用军队武装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青年白崇禧
他有一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老同学,那就是李宗仁。他们二人的命运历程也密不可分,并且在后来的革命岁月中,白崇禧一直夹在李宗仁和蒋介石的中间,有时甚至感到左右为难。
毫无疑问,李宗仁是个相当具有才华的人,与白崇禧也极有默契。他们与其他几位同伴合作,发兵起义,一举统一了广西,也成为了桂系军队势力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北伐战争期间,白崇禧打了不少胜仗,许多旧社会赫赫有名的军阀,都成为了他的手下败将。这段时间。也是他人生中最风光的时候。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带领军队向北京奔赴的白崇禧,最是志得意满。
蒋介石将他纳入麾下,并把他任命为第四集团军的总指挥。
在30多岁的年纪里统领千军万马,感受着事业上的成功和人生路上的风光,感受着他人的追捧和崇拜,这份得意之情,自然是不言而喻。
只是北伐战争结束之后,许多困难便接踵而至。
桂系部队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更像是国民党队伍中的杂牌军,有的时候其地位甚至连杂牌军都不如。黄埔军校的将领,才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部下。
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蒋介石和桂系军队将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其中尤以他和李宗仁之间的冲突最为激烈。
李宗仁极有能力,同时也极有野心,所以蒋介石对他忌惮不已。与此同时,他也对蒋介石的执政风格与手段极为不满,并且采用了一定的方法逼迫蒋介石下野。
李宗仁
至少在国共联合抗日之前,他们二人的矛盾都是国民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1936年12月12日,在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共同努力之下,蒋介石被迫答应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方针。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正式建立起来。
在这段时期,他们暂时放下了自身的恩恩怨怨,统一的站在了日本侵略者的对面。这也是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的局势相对平稳的时期,非常难得。
在抗日战争中,与白崇禧有关的事情,不得不提的便是台儿庄大捷。
1938年3月,日本侵略者加大攻势,中国军队也越发顽强,双方的交战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一开始,我军在和日军的交战当中处于劣势,尤其是在近身肉搏的过程当中,中国官兵死亡人数不计其数。
日本侵略者利用炮火的掩护,在我军周围设置了包围圈,想要把我军全歼于台儿庄。
李宗仁和白崇禧通力配合,组织麾下的部队全力出击,迎着敌人的火力点向前冲锋。
中国空军还派出了20多架战斗机,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台儿庄附近的空中盘旋,并不断投掷炮弹。
在中国军人的团结合作之下,我军对日本军队实现了反包围,逐渐抢夺了战场的主动权和节奏,不断消磨着日本人的意志和斗志。
在日本全线撤退之后,本着乘胜追击的原则,李宗仁命令中国军队全部出动,用尽最后的力气来收拾残兵败将,扼杀了日本军队的最后一丝元气。
1938年4月15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只是,中国也付出了伤亡5万多名官兵的惨痛代价。
这是我军在抗日征程中获得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胜利,它让日本军队意识到,三个月灭亡中国是他们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梦想。
它也让中国军人意识到,日本军队绝对不是什么不可战胜的神话。只要充分发挥最大的能量,这场交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李宗仁和白崇禧也因为台儿庄战役成为了著名的抗日将领,蒋介石旁观着这一切,心中的猜忌和疑心更甚从前。
他开始通过大规模裁军和撤军的方式,不断遏制桂系军队的发展。他排除异己的姿态,愈发膨胀的野心,都让白崇禧感到极为不满。
大敌当前,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全神贯注于消灭侵略者,收复我国领土。不管是中国人之间的内斗,还是中国不同势力集团之间的算计,都不应该出现在这一阶段。
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更是直接撤销了白崇禧的军队指挥权。1947年之前,他在国民党队伍中的话语权几乎接近于0。
李宗仁是白崇禧绕不开的同伴,蒋介石又是他绕不开的顶头上司。他夹在两个人中间,一直没能得到蒋介石的好脸色。
蒋介石兵败台湾之后,白崇禧也跟着一起来到台湾,更是处处受到牵制。
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多年共事的恩恩怨怨,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能力不足,出言嘲讽
虽然一直处于蒋介石的领导之下,但白崇禧对于蒋介石的军事指挥能力却一直看不上眼。他甚至还直接出言嘲讽:“蒋介石的军事能力,也就只能比得上一个步兵营长。”
如此直白的不加任何掩饰的嫌弃,完全体现了他对于蒋介石的认知和了解。不得不说,他的这番评价,也算得上客观和公正。
老蒋的指挥能力,一直为人所诟病,不仅不能被自己的部下信服,也曾经遭受过毛主席的调侃打趣。
国民党新六军的少尉黄耀武,对于蒋介石的极端控制欲非常不满。辽沈战役期间,老蒋全线把持了战役指挥权,一点儿也不肯下放给一线作战的将领。
作为一党当家人,作为一个庞大队伍的领头人,知人善任应当成为他最重要的能力。哪一个地方适合什么特征的将领,他的心中应当有算盘的规划和谋算。
然而事实上,蒋介石的内心对于将领的任用工作堪称一片贫瘠。
他的指挥不仅停留在战略战术层面,还下达于具体的战术执行层面。简单来说,一支队伍该怎么打,什么时候打,用什么武器打,这些细节问题,他都要插手。
在他的手底下做事,将领能够发挥的空间极小。
所以,白崇禧用步兵排长来指代他,倒也不算错误。毕竟只有步兵排长,才会事无巨细地过问,才会把指挥权贯彻到底。
当一个领导人的眼界和格局只能到步兵排长的层次时,他所领导的队伍,便注定不能走向成功。
正因如此,在辽沈战役进行过程中,听闻老蒋亲自奔赴沈阳指挥作战,毛主席才会说:“蒋介石来到沈阳了,那么我军对于胜利就更有把握了。”
这句话,与白崇禧的评价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主席对于我党和我军的指挥,则和蒋介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样是在解放战争期间,淮海战役的布局,以及战役进行过程中将领便宜行事的权力,毛主席都真正做到了下放。
有关淮海战役的构想,这是粟裕大将提出来的。他分析了长江以北局势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两党实力,还对敌人的战略规划做了预判,这才得出了需要打一场大仗的结论。
而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其他领导同志,都充分参考了粟裕的意见与建议,并最终决定了发起淮海战役。
总前委的几名同志,需要灵活地把控战局,制定我军的方针和路线。遇到特殊情况或者紧急情况,他们可以自行决断,寻找合适的时机上报中央即可。
在毛主席的心中,争权夺利四个字根本没有存在空间。自始至终,他想的都是怎么打胜仗,怎么把我军建设成战斗力更强的军队,怎么增加我党的优势。
主席的思考,一直没有脱离过大局观念。他的运筹帷幄,也大多针对宏观战略层面。
几大野战军的队伍建设和实际作战,毛主席并没有多加干涉。将领们和战士们在充分自由的空间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军的精神,我军的旗帜,从来就不局限在某一个人的身上。师长倒下了,旅长就是旗帜。
旅长倒下了,后面还有团长。一层一层下去,就算只剩最后一个人,我军也不会完全失去战斗力。
这就是最先进的队伍,这就是最先进的党派。对于这一点,蒋介石永远也体会不到。
败局已定,落寞离场
在淮海战役之中,白崇禧的抗命不从,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势力之间的争斗,终于成为了压倒蒋介石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蒋介石的第12兵团刚刚上了战场,便被我军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他必须想办法调来增援力量,才能解除困境。但是调兵增援,又必须要白崇禧全力配合。
作为新桂系的领军人物,白崇禧被蒋介石放了很多年的冷板凳,手中一直没有实权,做事处处受到限制,早已是怀恨在心,憋了一口怨气。
所以在蒋介石遇到危险的时候,白崇禧抗命不从,见死不救,还把运输司令部给扣了下来。
好不容易说动他放行20军,28军却还是不得出,宋希濂只好将实际情况汇报给蒋介石,气得蒋介石对白崇禧破口大骂。
由于增援部队出发时间晚,而且机动速度慢,所以他们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增援作用。等到20军到达战场之时,黄维兵团已经被我军全部歼灭。
20军看到现状,没有犹豫,马上掉头离开。在国民党内部的军人群体中间,我军作为对手,看不到他们的任何一丝情谊和团结。
在蒋介石自作聪明的操控之下,国民党早就已经四分五裂,内部也变成了一盘散沙。他的失败,也已经被命运注定。
后来的白崇禧跟着蒋介石一起来到台湾,再也没有受到过重用,晚年生活更是庸庸碌碌,平平淡淡。
他的儿子白先勇回忆道,父亲每一次出门时,都会面临重重叠叠的监视。明明父亲手中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被蒋介石忌惮的权力,但台湾当局却并不打算放过他。
他热衷于打猎,经常去一家商店购买猎枪和子弹,由此也与店主成为了好朋友。两人时常相约同行,无话不说,视对方为知交好友。
可是1958年,这位店主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台湾的警备总部所逮捕。相关机构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却实在不能令人信服。
白崇禧心知肚明,店主正是因为和他成为了朋友,与他过从甚密,才会被蒋介石猜忌,也才会受到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
是自己连累了朋友,可自己却没有任何办法拯救朋友于水火。
他厌恶特务政治,却终身被特务政治所控制。一直到1966年离世,他也没能离开台湾,没能过上真正自由的生活。
他和蒋介石之间长达数十年的纠葛,也终于随着他的离世而落下帷幕。死亡对于晚年落寞的白崇禧来说,或许是一种难得的解脱。
结语
国民党部队空有兵力,却没有能力,这一现象与蒋介石这位领头人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对麾下的诸多将领都存在着猜疑之心,不敢当权,不肯交付信任,用步兵排长的指挥方式来指挥全军。
这是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而与之相反的作为,也正是我党成功的原因之一。
参考: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