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毛岸英牺牲后, 蒋介石半夜支开宋美龄, 对蒋经国说了一番话

素慢历史2024-03-21 15:18:42  64

1950年冬,蒋介石像以往一样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吃着早餐,蒋介石关注的是此时朝鲜战争的战况,这时候宋美龄满脸喜色地走了进来:“亲爱的,出大事了。”

蒋介石头都没抬,问:“现在这档口,还能有什么喜事?”

宋美龄将一封电报拍在了桌子上:“你看啊,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死在了朝鲜,战死了。”蒋介石一愣,伸手将电报抓了过来,仔仔细细地看起了这几个字。宋美龄看着蒋介石紧皱的眉头问:“这不是好事吗?毛泽东知道了该伤心死了。”

蒋介石念着这几个字,深深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了,你坐下吃口饭吧。”

到了晚上,蒋介石避开了宋美龄,将蒋经国叫到了自己的书房,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

蒋介石说了什么?为什么他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喜悦?

相同轨迹,不同人生

毛岸英与蒋经国一样,都是长子,也都被寄予了厚望,他们也都被父亲送到苏联学习,在成长过程中,二人都经受了难言的苦难,但尽管生活轨迹大致相同,他们的命运却截然相反。

相较于毛岸英,蒋经国的童年生活可以说是十分幸福了。蒋经国出生于浙江奉化,当时蒋介石在外面奔波忙碌,很少回家。虽然童年缺失了父亲的陪伴,但母亲毛福梅却是一个好母亲,她手把手教蒋经国学习读书,照料蒋经国的生活。

而蒋介石虽然对蒋经国十分严厉,但还是有着慈父之情,经常写信指点蒋经国的学习,还专门写信督促蒋经国好好学习书法和英文。

到了15岁那一年,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作为一个年轻气盛的少年,蒋经国跟众多年轻人一样,看不过去帝国主义对中国百姓的压迫,他组织和参与了多次反帝示威活动,抵制洋货、抵制压迫。

后来,他在去广州看望父亲的时候,从黄埔军校看到了“联俄”,了解了苏联也工农当家,工农才是国家的主人。看到这些他对苏联就有了向往,想要去苏联留学,想要参加国民革命军。

当时的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让自己的孩子入学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但蒋介石并不想蒋经国参与打打杀杀的事情,他想让蒋经国再多读几年书,等局势稍稳之后,再让他进入军队磨炼。

但意气风发的蒋经国却不愿意服从蒋介石的安排,他想参加革命,想为中国的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父子俩因为这件事吵了很多次,最后蒋介石直接将蒋经国送去了北平,强制让他好好读书。

但蒋介石没有料到,蒋经国在北平认识了李大钊,李大钊又跟蒋经国更为详尽地介绍了苏联的制度与思想,还向蒋经国介绍了很多留在北平的苏联人。

蒋经国疯狂行动,直接踏上了前往苏联的货轮,拿着介绍信准备去苏联留学。

1925年,16岁的蒋经国踏上了前往苏联的路。与蒋经国一同搭乘货船前往苏联的共有九十余人。

由于该船曾装载过猪、牛、羊等牲畜,船舱内弥漫着令人作呕的猪粪和尿液的臭味。蒋经国回忆道,在上海黄浦江畔等待船只离港的过程中,他们等待了五六个小时。

船上的臭味和颠簸让他倍感不适,几乎想要放弃并返回家中。然而,他看到同乘的伙伴没有叫过一句苦喊过一句累,他又将到嘴边的“放弃”二字咽到了肚子里。

蒋经国这辈子受的唯一的苦就是在苏联了,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经国在苏联的境况就变得十分尴尬,为了平息议论,苏联当局将蒋经国送去了谢尔夫农场

在那里他没有房屋睡,每日睁眼就要耕田、翻砂土、扫厕所,到了后期还要下矿,而他每天能领到的饭食就是两片黑面包。到了冬天,为了取暖,有个容身之地,他就找到一个大垃圾桶,用稻草堵住垃圾桶口,全身缩在其中,以御寒风。

直到1937年,蒋经国才回到祖国,虽然当时国共正值第二次两党合作,但蒋介石归根结底还是想要铲除共产党的,面对蒋经国脑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蒋介石十分不喜。便将蒋经国带在身边,时时刻刻洗脑,一点点剔除蒋经国的红色思想。

而另一边的毛岸英,在年幼的时候就跟着自己的母亲杨开慧参与革命运动,最后,杨开慧被反动派逮捕,毛岸英眼睁睁看着母亲死在了自己面前。

后来,毛岸英带着毛岸青辗转来到了上海,由于反动派的围捕,他们生活的幼稚园解散,两兄弟只能在上海流浪。

他们卖过报纸、捡过垃圾、贴过小报,那时候,每天能吃一顿饱饭就是毛岸英的愿望。幸运的是,上海的地下党经过多年的寻找,终于找到了兄弟二人,并在1936年的时候被送到了苏联学习和生活。

直到1946年毛岸英才回国,才正式回到父亲身边。

英年早逝,壮烈殉国

蒋经国和毛岸英分别回到父亲身边后,才是二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对于回国的儿子,蒋介石的做法是将蒋经国留在身边,时时刻刻当做接班人培养,作为“太子”,蒋经国没有接触过基层工作,钱权对于蒋经国来说,触手可及。

而毛主席对于回国的儿子,则是在短暂的团聚后,就将儿子送去了农村,让毛岸英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同时也帮助毛岸英了解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为了谁。

在建国后,毛岸英则进入了部队和政府的基层工作,实打实奋斗在一线。他深刻的了解了中国百姓的苦难,他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生来就是要以身报国、以身报民的。

彼时的蒋经国则成为了蒋介石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维护者,蒋介石将蒋经国的思想同化了,蒋介石也很乐于见到自己的儿子成为自己思想的“傀儡”。

到了1950年,朝鲜战争的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毛主席决定派遣志愿军抗美援朝,毛岸英则成为第一个报名的人。

其实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他们面对的敌人是有着高精尖装备的美军和英军,而中国当时百废待兴,连一个战士一把枪这样最基本的配置都很难完成。

对于战略物资的运输,中国只能在陆地上用推车推到前线,美军则直接配备了飞机空运,如果美军轰炸了物资运输线路,那前线的战士就只能丧身异乡。

在毛岸英找到彭德怀元帅报名的时候,这些后果,这些危险,彭德怀还是一项项给毛岸英列了出来。

但毛岸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去。彭德怀心里是不想毛岸英去的,战场太危险了,他直接找到毛主席,想把毛岸英安排到北京去,表示毛岸英是留学回来的,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国家建设需要毛岸英这样的栋梁之才。

毛主席却摇摇头,他非常赞成毛岸英的意见,毛主席告诉彭老总,岸英是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不走,那还有谁走?

于是毛岸英得偿所愿,与众多的志愿军战士一道,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鸭绿江,在离开之前,毛岸英还曾亲自问过自己的父亲:“父亲,您觉得我做您儿子合格吗?”

毛主席笑着回复他:“等你回来,我就回答你这个问题。”

随后,毛主席看着儿子去了战场。当时他们谁都没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毛岸英再也听不到了。

1950年11月25日,敌军轰炸机轰炸了作战室,毛岸英葬身其中。很快周总理就接到了这个消息,他被这个消息震惊的久久说不出话,当时毛主席现在还在进行着第二阶段的战争,他怕毛主席接受不了这个消息,所以决定先瞒下了这个消息。

直到,1951年1月2日,周总理亲自向毛主席报告了这个坏消息,毛主席久久不语,静坐良久,才流着泪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孩子呢……”

这个消息,也被海峡彼岸的蒋介石和宋美龄知道了,当时宋美龄以为这个消息对蒋介石来说是个好消息,但蒋介石得知这个消息后,表情却异常沉重。

到了晚上,蒋介石见了蒋经国,他问蒋经国是否在苏联见过毛岸英,又问了很多蒋经国在苏联的生活。在此之前,蒋介石对苏联是深恶痛绝的,足足十几年,蒋介石才将蒋经国的“红色思想”剔除,因此他十分不愿意听蒋经国在苏联时期的生活。

但这次,他想听听儿子在异国他乡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在蒋经国避重就轻地说完了自己当时的生活后,蒋介石沉沉叹了一口气。随后,蒋介石便让蒋经国早点休息,在蒋经国即将开门出去的时候,蒋介石又突然叫住了蒋经国:“经国,好好活着。”

蒋经国颇为疑惑蒋介石突如其来的这句话。但蒋介石却知道,他此时极为理解毛泽东的心情,同为父亲,爱子丧身异国他乡,蒋介石不敢想自己面临这种境况该怎么办。听到蒋经国在苏联的遭遇,蒋介石也是阵阵后怕,愧疚、庆幸、同情、感慨,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交织下,蒋介石说出了这六个字,这是一个普通父亲对孩子最大的期望。

也就是这件事,蒋介石明白了一个事实,自己不如毛泽东,自己永远舍不得送自己的亲生儿子上战场,自己没有这样的果断,没有这样的报国之心,他不把国家和百姓放第一位,也自然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855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