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粹,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保护和利用好祖先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家共同的诉求。”6月6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游海洋如此阐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当天,由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的2024年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沪举办。以“器惟求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表现及社会参与”为题,来自中国、英国、阿联酋、叙利亚、印尼、埃及、日本、美国等8个国家的与会嘉宾探讨了不同社会组织参与非遗保护的角色和经验,为全球各国间开展非遗保护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
论坛现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保护非遗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愿望。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已收录145个国家的730个项目。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文博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文化记忆的守护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6日上午举行的论坛中,来自世界各地文博机构业内人士就文博机构参与非遗保护展开探讨。
2024年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从2005年正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上海逐步建成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截至目前,已经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3项,市级273项,区级近800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0人、市级794名、区级近千名。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了历史之海,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涵和资源。
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昌华船模作品《泊船瓜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刺绣作品《白猫戏螳螂》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刘超英表示,与其他机构相比,博物馆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不可或缺的力量。
刘超英指出,截止到2023年12月,中国共有备案博物馆6833家,这些博物馆或从馆藏品研究出发,或立足于博物馆所在区域文化环境,从不同角度参与非遗保护。例如通过对馆藏品的深入研究,梳理提炼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做出面向公众的非遗主题展览;对所在地区民间口头文学、音乐、语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情况启动调查,按照博物馆规范采集口述历史、并对工艺流程进行拍摄记录;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研究的实物资料和交流展示的场地等等。
智利艺术家尼古拉斯·圣玛丽亚摄影作品《麻辣》《八宝粥》
捷克艺术家罗尼·普莱索玻璃艺术品《水精灵钟罩铃铛》
图书馆亦是非遗保护、保存、传播、传承的重要场所。“中国的篆刻、书法、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宣纸制作技艺都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者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与图书馆密切相关。”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介绍,上海图书馆拥有的数千万册馆藏中有数百万的古籍历史文献,为了修复、保存、传承、研究这些珍贵古籍,上海图书馆培养了一批古籍修复、拓片装裱方面的非遗传承人,最近几年每年修复的古籍都在1000册以上,碑拓800平方尺以上。
与此同时,上海图书馆亦重视非遗的传播工作。2018年的古籍展、2021年的大唐唐碑展,背后都离不开传承人的努力;传承人还走出幕后,通过讲座和体验课让读者了解古籍修复。
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总馆馆长劳拉·派伊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地方精神文化方面独特的作用,“利物浦有很多地标建筑,但这些永远无法真正展示利物浦的内涵,因为其中缺乏‘人’的呈现。我们的传统习俗、文化表现形式赋予我们强烈的身份认同,也让利物浦成为真正的利物浦。”
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选择从声音切入,从“人”的角度呈现城市精神内核。在博物馆中,观众可以看到各种音乐和声音的叙事。其中既包括披头士乐队与各种草根乐队呈现的利物浦音乐,也包括利物浦的方言、口述故事传统。
“利物浦独特的方言,是我们身份的体现。不论我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同乡人听到我的口音,就知道我来自那里。”劳拉·派伊说,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中,以视频、互动等形式呈现了利物浦方言。在她看来,这是难以呈现、但却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博物馆来说,呈现非遗,很多情况下是用有形的形式展现无形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过很多挑战。”
沙迦酋长国是阿联酋七个酋长国当中的第三大的酋长国,也是唯一一个与其他六国接壤的酋长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是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创意城市网络之一。沙迦博物馆总局局长艾莎·迪马斯分享了该局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沙迦博物馆总局旗下包括16座博物馆,涵盖伊斯兰的艺术、文化、考古、遗产、科学、海洋生物等各个方面。艾莎·迪马斯介绍,有些博物馆是在改建的建筑物中,文物建筑本身就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再加上其中的物品和故事,就成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绝佳表现形式。例如在那不大之家中,游客不仅可以参观体验建筑的结构和设计,还可以深入到展示当中的许多不同的故事,制作博物馆是位于一座珍珠商的传统住宅内,建于19世纪中期,很好的展现出了沙迦精致的独特建筑和沙迦家庭的生活方式。
各国专家、从业人员齐聚一堂
在论坛举行同期,6月7日,来自31国的180余件艺术佳作齐聚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亮相第十四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
“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举办14届,已吸引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参与。该展览被列入中国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文化”品牌建设规划项目和《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上海市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友城建设的重要文化交流项目,并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列为中国政府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典型案例。
第十四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
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活动,本次展览吸引了全球31个国家120余位艺术创作者的180余件作品参展,合力呈现传统工艺与时代同行的新路径、新形式。亚美尼亚、克罗地亚、韩国、德国、罗马尼亚、丹麦、英国、美国等世界各地的艺术创作者纷纷带来创新之作,凸显展览“器惟求新”的主题。国内部分则汇集了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艺术新锐的作品参展,内容涵盖雕刻、瓷器、刺绣、漆器等众多艺术门类。
展览将持续至7月8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7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