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垂直门户网站上热搜榜单第一名是“宝马i3被曝5折出售”,其实宝马i3的终端售价早就崩了,以售价在35.39万的i3 eDrive 35 L版本为例,网上能查到的最低价格是3月份在上海售出的一单,指导价的基础上优惠了18万多,裸车价格17万元整,购车全款17.73万元。
不过这个价格并不具有代表性,目前该车在终端的普遍价格在18万多,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价格是需要办理分期贷款的,算上保险、上牌费以及利息等,实际上的落地价格在20万出点头,全部都算上,落地价格差不多是在指导价格的基础上打了5.5折,没有5折那么夸张,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传统品牌都在转型电动车,但就目前的行情来看,合资品牌和高端的BBA等品牌在向电动化转型明显是失败的,以往靠着强大发动机和底盘、变速箱调教和匹配带来的技术优势在电动化的车型上基本被抹平了。
电机加持下,没了变速箱,动力变的廉价,传统合资(豪华)品牌的优势不在,而国产品牌的电动车从平台到智能化的全面革新,又是这些传统(豪华)品牌段时间内无法企及的,再加上还要照顾旗下燃油车的销量,导致众多品牌转型的并不彻底,推出的产品就会有硬伤,卖不动是必然的。
以i3为例,它与燃油版的3系同属于CLAR平台打造,这是一个油电共生平台,可以兼顾燃油车和纯电动车型,但从本质上来说,它还是不能跟纯电平台相比,其实宝马自己也是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加紧在做全新的Neue Klasse纯电动平台,有消息称,这个平台的首款产品将可能会是纯电动3系,最快预计明后年会推出。
所以,结合这些信息来看,在售的宝马i3就像是为了转型电动化而做出来的车型,它只是一个过渡产品,再加上动力、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优势不在,依托宝马品牌已经不能支撑起i3卖上高价,只能靠打折出售,而糟糕的使用体验,还会对车型和品牌起不好的作用,连奔驰都能被戏称为“杂牌”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是对品牌没太多偏好,选车清单里有国产车型,比如小米SU7、极氪007等车型,对比之下,我相信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会偏向于国产车型,完全不一样的智能化车机体验和驾驶辅助体验是现阶段合资(豪华)品牌的纯电车型所给不了的。
不过好在像i3这样的车型还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底盘调教,在驾驶感受上,它确实是具备一定的优势,所以在大折扣的情况下还是能获得一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另外就是品牌的影响力,毕竟还是会有一些消费者有宝马情节,或者对宝马品牌比较认可,可能会考虑宝马i3。
大折扣+蓝天白云的品牌情节+不错的驾乘感受,应该是目前宝马i3的月销量能获得4000多台的主要原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79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