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张老照片: 和邱会作合影的那个老人是谁? 竟然如此熟悉

贱议你读史2024-05-25 20:05:00  88

翻到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这张照片看背景,应该是拍摄于九十年代中期,右边拄着拐杖的是邱会作,左边那个戴眼镜的看着像是李作鹏。

这些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将,从废墟中走过来的人,看到如今的和平,和人民祥和的生活,这笑容,觉得当年的出生入死,值了。

还有那些长埋于中华大地的英烈们,看到如今这祥和的新中国,心里肯定想:这仗,没有白打!

八十年代初,吴法宪保外就医后就被安置在济南生活,哪怕他刑满以后,也没有离开济南,还是把家安在了济南市。这个老人晚年的生活,就在济南这座美丽的城市结束。

照片中的女子,是吴法宪的发妻陈绥圻,两人相识相恋于战争年代,丈夫入狱之后,陈绥圻也被下放去农场工作。不过,组织上对她还是颇为照顾的,在农场干活的陈绥圻,每个月有50元的生活费。

陈绥圻舍不得用这些钱,她都攒了下来,想着以后和家人团聚了,还能有些用处。

吴法宪保外就医来到济南后,陈绥圻也从农场被安排来到了济南,组织上分给俩夫妻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大约有个40平方左右。有了妻子陈绥圻的陪伴,吴法宪在济南开始了自己晚年的普通生活。

同样作为笔杆子,对于姚文元的文采和文笔,陈伯达是看不上的;不过,和低调的陈伯达比起来,姚文元的文章就显得犀利多了。

他行文的风格是大手笔,文风属于大开大合,关于他的行文风格,在当年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出来。

当初教他国文的老师,是如此半开玩笑评价的:

“你为了追求文章的效果,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写死一个人”

这可真是一语中的,由此可见姚的行文风格有多犀利,可能更接近于“刀笔吏”的感觉吧。

而对于自己的评价,姚的自我评述倒是蛮中肯的。

“野心会随得志的程度变得膨胀,且不会有止境”

这自我评述真是绝了,实在贴切。

如果定力不足,身居高位后,难免会迷失自我,迷失在权力带来的副作用当中。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出现在公审现场的姚文元。

当年,他的一支笔,不知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也毁了不少人的前途。说是一把带血的笔也不为过吧。

姚的文章我也曾拜读过,说实话,不得不佩服他写的文章具有很强的蛊惑性。也正因为手中的一支笔,他才得以爬上高位,然而德的缺失,让其跌落云端,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7636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