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看到过汽车测试造假的消息。这不,最近日系五家车企又90°鞠躬谢罪了。
从披露的造假信息看,测试造假五花八门,技巧之强大让人咋舌。
有朋友问我这事怎么看,不怕惊掉大家下巴,相当一部分汽车测试造假,其实比按规矩测试更难,但车企还真就愿意“迎难而上”。
此话何解,以及车企为什么会这么干,且听我给大家分析。
想要做出漂亮的造假数据难度很高
测试造假的难度比真造出来一台合规车的难度还要高,这不是空穴来风。
比如马自达在50km/h正面碰撞实验中,安全气囊爆炸靠倒计时,而不是传感器。
通常来说,倒计时法是行不通的,因为碰撞瞬息万变。但因为这是标准测试,测试的速度、距离是固定的,因此可以预测碰撞时间,这给“倒计时”方法提供了便利。
但大家要知道,汽车安全气囊爆炸是毫米级的,当传感器识别到碰撞发生后大约20ms就会启动安全气囊,50ms就能完全展开。“一眨眼的功夫”大约是120mm~200ms,可想而知安全气囊的反应有多快。
所以如果采用倒计时方案,气囊启动时间要根据碰撞发生时间进行推算,把控须相当精准。而且安全气囊这种产品很奇特,因为一瞬间爆发的冲击力很大,我们不希望气囊在完全展开之间接触乘员,所以这又增加了时间控制难度。综合这些原因,倒计时方案不如提升传感器的精准度来得便利。
不仅此次被曝光的项目玩转了一波“神级操作”,之前就有车企施展过“匠心独运”的手段。
拿尾气排放检测作弊软件来说,能琢磨出这种歪门邪道的人,绝对是“天才”级别的选手。这种软件能够精准识别车辆的OBD接口,并潜入控制模块内部,狡猾地修改模块程序,悄无声息地绕过尾气排放的实时监测,导致环保检测数据与现实大相径庭。
想象一下,在做尾气排放检测时,通过这些作弊软件,篡改传感器读数,伪装成合规的排放水平,即使没有采取任何减排措施,车辆也能轻松通过检测。甚至有些更高级的软件,诡诈到能识别检测设备的校准流程。要知道如果校准都被欺瞒了,我们就很难从程序正确角度去判断是否有异常波动,后面的造假可以丝滑到谁都感受不到。
数据造假现象普遍吗?其实还有很多大家压根都不知道
在我们接触到的所有工业产品中,汽车是测试量最大的一类。一台车可以被拆分为成百上千个零件,这些零件都要进行独立测试,比如针对显示屏的耐高温测试,针对空调管道的滴露测试。而将它们组装成车后,又要进行针对整车的项目测试,像整车碰撞、整车道路耐久等等。
就是因为零件太多,测试的条件又苛刻,车企确实存在应接不暇的情况。上面提到的安全类测试大家关注度高,且容易直观发现问题。但有些项目就不好判断了,这些正是造假重灾区。
拿空调管道滴露测试来说,它的目的是模拟空调在工作中,空调管道上会不会凝结水露。
空调管道凝露产生的原因是管道内介质温度低,常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导致水汽在接触冷管道表面时凝结成露。
但空调管道滴露测试同样可以控制空调的程序,控制空调风量不要太高,温度不要太低。
拿某车企的测试要求举例,做这项测试的要求是送风量要求:4℃,1m3/min;环境温湿度:25℃,60%RH。持续通风1h,记录风管表面凝结状态。
那如果我让空调程序偷偷在后台把温度调整为5℃、分量调整为0.9m3/min,与此同时,保持显示屏显示数据不变,是不是就更容易通过啦?
用户解决这个问题还挺麻烦,因为凝露不只是出现在风管接口处,最好的办法是更换更好的风管。
不要小瞧每一个环节,它们都直接影响大家的用车舒适性体验甚至用车安全。
比如,空调管道要么是藏在仪表板内部,周围有中控、仪表等各种电器件,要么埋在地板上,直接与车身地板接触。如果有水凝结,很容易导致电器件短路或者金属件生锈。
仪表板横梁骨架生锈,内因是横梁骨架本身没有做防锈处理,外因基本是空调管道发生凝露。最麻烦的是,这种问题很难被发现,即便被发现了,也容易找理由说是用户用车不当,所以车企在扣成本时,这部分首当其冲。
除了这些传统零件,现在的新能源测试数据造假也不少,比如某些电池可能标注了较高的容量,但实际使用时发现续航时间远低于预期,这通常是因为实际电池容量并未达到标称值。某品牌电动车,就曾因电池容量造假被工信部点名。
最近,J.D.Power研究报告发布,明确提到新能源车质量问题增多。行业整体质量问题数攀升至210个PP100,与2023年相比,急剧上升了37个PP100,且质量问题的增长速度较去年(+21个PP100)有所加快。其中,设计缺陷类问题比上一年激增了35个PP100,成为质量问题增多的主导因素。
特别提醒,大家也不要因此就无脑骂新势力,其实新势力品牌在质量控制上表现最佳,其问题数为201个PP100。反而是国际/合资品牌的质量投诉最为严重,达到了218个PP100,比去年大幅增加了54个PP100。国际/合资品牌质量表现竟然已从2023年的领先地位跌落至落后。
为什么测试造假屡见不鲜,而且技法越来越高端
站在测试工程师的角度,会觉得这些造假很不可思议,因为手段成本很高呀。这就和北京国子监博物馆展览的终极小抄一样,可是要花大力气才行。
当然,这也是测试工程师的一个思维局限性——没考虑到规模成本问题。
针对一次测试的成本可以无限高,只要能通过就好。但对于量产车而言,成本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所以怎么压低成本是重中之重。比如汽车碰撞传感器的价格通常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具体的价格取决于传感器的品质、功能以及适配的车型等因素,当这个数字以万为单位时,价格差会极大。
打个比方,如果计时器方案成本100000元,传感器方案成本150元。乍看之下,肯定选传感器方案嘛。但是计时器方案能确保测试通过,传感器方案万一不通过,整改起来还很麻烦。
如果测试采用了计时器方案,在量产车上却使用传感器,还可以进一步压低成本,反正又没人复查,是不是综合成本又降低了?
就像在准备大型宴会时,先用高档食材做出精美的样品展示;而在实际宴会时,则采用更经济的食材,争取最大利润。
往好的一面想,我们也不必为此过度恐慌,现在造假成本是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容易被发现。
比如2016年IIHS25%偏置碰撞的造假案,放在现在看简直就是“一叶障目”的玩法,只给主驾侧安装加强件,副驾侧不安装,只要拆掉前保险杠就能被轻易发现。
总结
汽车测试规则乃是确保汽车安全高效运作的坚固基石,它汇聚了无数前辈从无数事故中提炼出的血泪教训。每每总有将学习规则的好意扭曲为规避规则的诡计,这不仅是对规则的亵渎,更是对消费者安全的漠视。
回归诚信,别再在规则的边缘试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7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