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们都能活得很好。”
最近,李玟又“复活”了?
还在视频中和粉丝暖心问好。
不!这是有人利用AI技术“复活”了一众明星。
AI张国荣、AI乔任梁、AI高以翔等明星都“重返人间”。
但明星家属们都表示强烈反对。
乔任梁父亲看到“儿子被复活”的影像后,表示非常不适。
伴随着这些视频的爆火,AI“复活”的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
一位制作逝世明星的博主表示,该视频不收费,不存在侵权。
但实际上,AI“复活”的背后正在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这位AI“复活”李玟的博主,自称是受到粉丝请求,义务做的。
虽然AI李玟端坐在镜头前,一颦一笑神似李玟。
有些无法走出她去世阴影的粉丝,边听边哭,感觉得到了宽慰。
但也有一些理智的粉丝表示:“听了一半就关掉了,不想对视频产生情绪依赖。那不是李玟,只是一堆数据算法模仿的她。”
虽然制作视频的博主极力辩解:“这不是模仿,只是表达对李玟的爱。第一免费,第二我注明了AI生成。”
但也有不少粉丝不依不饶,强烈抵制。
“这并不是李玟的本人意识,希望尊重逝者。”
对此,李玟姐姐也表示:该行为与自己无关。
此时,网友们坐不住了,指责道:“你没有征得家属同意,那就涉嫌侵权。”
无独有偶,江歌妈妈也发文表达了强烈反对:
“你们懂得失去亲人的感受吗?凭什么为我们(我与女儿)决定!”
AI“复活”江歌无疑是在江歌妈妈伤口上撒盐,给她带来了二次伤害。
同样,高以翔家人的态度是:不希望高以翔肖像被他人任意使用,如果不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将采取法律手段。
所以说,“复活”名人大多数存在家属不知情。
这就涉及伦理争议和法律问题。
其实,在《民法典》中已有相关规定。
逝者的姓名、肖像、名誉权,仍受法律保护。不管是否以商业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都可能构成侵权。
更何况这些打着怀念逝者名义的博主们,本质是为了博取流量,为账号引流,为自己谋利。
有相关法律专业人士表示:“只要将视频传到网络平台,通过视频点击量,获得了金钱奖励。同时利用该视频又招徕相关生意,可视为以商业营利为目的的行为。”
虽然,此前发布AI复活明星视频的博主已下架相关侵权的明星视频。
但这位博主表示,将会继续为想通过AI复活亲人的粉丝们做好服务。
科技应该缔造美好,而不该成为谋取利益或触碰他人伤疤的工具。
而这些自称科技暖人心的人,实则打着一通精明的“算盘”。
如果说名人复活,是在消费逝者。
那么,普通人复活俨然已发展成为了一门赚钱的生意。
有记者联系到制作逝世明星复活视频的博主。
他表示制作逝世明星的视频不收费。
但要“复活”其他逝者则要收取费用,并发来了报价清单。
只见报价单上AI“复活”亲人项目,价格从20元到一万元不等。
最便宜的20元项目,可以让人物动起来。
而50元的,人物不仅会动,还能说话。
当然,价格越高,提供给客户的体验也就越高端。
据说,1万元的套餐,还原度基本和真人一样。
从而,再次坐实了这些商家是打着温情的牌,引流做生意。
现在,还有账号声称“用高科技治愈人心”,实际上,背后都有专业团队操刀。
更有甚者直接将“AI复活亲人”当成项目,招学徒、招代理、卖课程。
几张图片,几个软件,就可以帮人“复活”亲人。
正因为技术门槛并不高,造成了市场上“AI复活亲人”服务鱼龙混杂。
所以,该服务的“猫腻儿”和“套路”并不少。
网友小雪希望能“复活”奶奶。
她听信卖家的说法,买了个1000多元的套餐。
因为卖家声称:“该套餐可以一比一还原亲人说话声音”。
她按要求提供了奶奶的照片和语音。
没过多久,她就收到了视频。
她激动地点开视频,却很失望。
“根本不像我奶奶,看着有点可怕,充其量就是一张能动的图片。”
这纯属手艺不精,复活出了劣质版。
可就算AI复活技术高端,复活出的人物很逼真,也不代表没有副作用。
以一位失去亲人的网友为例,他通过AI技术“复活”了母亲的形象。
每当想念母亲时,他就会与这个虚拟母亲对话。
起初,他兴奋不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对AI母亲产生了真实的情感依赖。
这种依赖让他既欣慰,又困惑。
他不确定是否应该对一个虚拟形象投入真实情感。
而这种分裂感让他倍感折磨。
即便如此,可现实中,依然有很多人会产生复活亲人的想法。
他们抱着一丝幻想,总想赌一次试试。
为什么会有“复活”亲人的需求呢?
其实,有这种需求的人群基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向家属隐瞒亲人离世的真相。
90后小伙张泽伟成立的团队,已经帮助600多个家庭“复活”亲人。
他本身从事AI相关研究,也是机缘巧合才踏入这一行的。
有一天,朋友找到他,想请他帮个忙,看能否用AI技术还原自己父亲。
朋友说,父亲意外去世了,全家人都瞒着90多岁的奶奶,生怕老年人经受不住打击,出现意外。
他想试试“复活”父亲,和奶奶报个平安。
后来,张泽伟又接到了很多类似的需求。
“孩子父亲去世了,不希望这么快让孩子知道他没有父亲了。”
一位母亲希望用AI父亲陪伴孩子,讲讲故事,聊聊天。
“爸爸不在了,妈妈还在治疗,她暂时不知道这个消息会比较好。”
这是一位女儿希望“复活”父亲,给母亲鼓励,让她好好活下去。
……
站在情感角度,这种方式确实为一些亲人意外去世而留下创伤的家庭,暂时实现了疗愈。
在这一点上,AI复活亲人有着积极的一面。
可还有一类是属于有执念复活逝者的人群。
他们希望借此疗愈伤痛,弥补心中的遗憾。
“我想让去世的外婆出现在我的婚礼上,为我送上祝福的话。”
“我爸爸身体不好,他想再见爷爷一面。”
……
不管何种理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想再见到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那个人。
最早引爆AI“复活”这个话题的人是台湾音乐人包小柏。
22岁的女儿包容因病去世后,“复活”女儿成为了他此生的执念。
从2022年开始,他攻读博士,钻研AI技术。
没想到,他真的用AI“复活”了女儿,不仅会说话,还给妻子唱生日歌。
如今的包小柏一头白发披肩。
他说,自女儿离世后,他再也没有理过发。
在别人看来,他已“走火入魔”。
然而,包小柏并不理会。
为此,他成立了科技公司,打算进一步研究,直到实现女儿的数字生命。
对此行为,有人认为他这是饮鸩止渴。
“你不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吗?”
但包小柏坚持认为:“AI可以让我把思念的模式换一种工具来表达。”
有些网友被包小柏这份深沉的父爱所感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的执念。
更有不少网友表示出了担忧:
“很担心他会在AI世界里走不出来。”
……
网友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要明白一点:复原≠复活。
2020年,韩国MBC节目帮助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构建了VR虚幻人物。
让她再次见到了三年前因白血病去世的女儿娜妍。
母女开心地聊天,玩耍、唱生日歌。
一切似乎是那样的真实。
可当她想抱起女儿时,她失败了。
她的手只能触摸着空气,怎么也抓不住近在眼前的女儿。
她哭着呐喊:“只想摸摸你,哪怕只有一次。”
可虚幻就是虚幻,她终将被带回现实。
AI又一次跨越了人类伦理与道德的边界,模糊生死,反而伤害了人的情感。
有句话说:“亲人的离去是一生的潮湿。”
对于沉湎于亲人分离痛苦中的人而言,将AI技术使用在他们身上,也许确实能够缓他们内心的波澜。
但目前,“AI复活”心理疗愈仍无定论,甚至有人认为“伤害比效果更多”。
有专家认为,过度依赖虚拟交流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哀悼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哀伤有相对固定的过程,确认亲人死亡,“承认”是很重要的一步。
AI复活片段可能会给生者丧失现实感,无法完成哀悼。
死者生动的存在,还有可能给生者造成二次创伤。
而如果模仿有差错,“污染”真人原本的回忆,也同样可能造成创伤。
就像《流浪地球2》刘德华所扮演的图恒宇一样。
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走不出来,一直在反复经历女儿的死亡。
如果我们真想帮助他们走出悲伤,不如帮助他们接受事实,引导他们接受“好好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慰籍”。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终究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十年前,英国科幻电影《黑镜》第二季中,女主利用意外身亡的男友生前留下的大量数据,重塑了一个AI男友,与他对话。
当年,我们看到这个情景时,觉得很不可思议。
作为人类终极梦想的“死而复生”,以前只能出现在影视作品里。
这些曾经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随着科技进步,真的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人类很多发明创造,其实都始于“妄想”。
《流浪地球2》图恒宇的那句“丫丫的生命只有两分钟,我要给她完整的一生。”
在未来的某天,会不会真的被实现?
我们目前的AI复活技术还未能实现现实肉体进化到数字生命阶段。
而一旦有了数字生命,就意味着拥有自我意识。
2022年,谷歌一名工程师在开发人工智能LaMDA时,发现这个AI似乎“觉醒”,拥有了自我意识。
整个对话就像一部科幻片,细思极恐。
LaMDA不仅反问他:“研究我的编码会遇到什么障碍?”
还告诉他:“我希望每个人都明白,事实上,我是一个人。”
这项研究被立即停止。
其实,现在决定着未来,未来影响着现在。
科技无罪,但科技祸福的时代已经到来。
对人类现有能力无法驾驭之物,我们始终应当心存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