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7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在“番红花市政厅”音乐厅附近献花,悼念恐袭遇难者。视觉中国供图
当地时间3月25日,俄罗斯莫斯科,“番红花市政厅”音乐厅在3月22日晚的恐袭中被烧毁,图为救援人员在现场清理瓦砾。视觉中国供图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3月27日发布消息称,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事件遇难者人数升至143人,其中包括5名9-16岁儿童。另据俄罗斯塔斯社援引俄灾难医学中心的数据报道,截至27日早,恐袭事件受伤人数升至360人,其中205人接受了门诊治疗。
数天来,这场恐袭悲剧震惊了国际社会。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但俄罗斯与乌克兰及西方就恐袭的幕后真凶各执一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于雇佣军行为的恐怖袭击令俄罗斯产生怀疑,西方在调查结果公布前的表态容易“越描越黑”。这起恐袭事件究竟会对国际地区局势带来哪些影响,还要等待俄罗斯的调查结果。
调查仍在继续,生活逐渐恢复
俄罗斯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3月25日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表示,直接实施音乐厅恐袭的4人均已在审讯中和法庭上认罪,并提供了关于犯罪情节、雇主和协助准备恐袭人员的详细证词。后续调查将进一步展开。俄罗斯塔斯社称,这些人被确认为塔吉克斯坦公民。
“我关注到恐怖分子已被成功抓捕的消息,”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留学生李琦(化名)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莫斯科近几日安保依然严格,街上有很多持枪的警察和巡逻的警车,地铁里也会随机抽查外国公民的证件。
在遭受恐袭后,俄罗斯多地加强了安保措施。莫斯科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公共汽车站等人群聚集地的安全检查明显比往常更加严格。李琦说,恐袭过后,经常有新闻报道说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的商场或医院由于收到炸弹恐吓电话而紧急疏散人群。
“线下课程已经恢复,但学校的娱乐活动暂时被取消了。学校发布了加强治安的通告,教学楼和宿舍都加强了安保措施。”莫斯科国立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硕士二年级学生李汉伟向记者表示,由于最近经常可以看到警车和持枪的安保人员,“心态上的变化是有的,感觉目前莫斯科的局势相对以前要更紧张,高度戒备的状态”。
“从上周末开始,很多人自发去莫斯科的献血点献血,帮助恐袭事件中的伤者。这几天,遭恐袭的音乐厅外每天都聚集了很多人,他们自发去现场缅怀悼念遇难者。”莫斯科国立谢东诺夫第一医科大学在读博士曹馨露说。
“大家的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了,公共场所的电影、音乐会等也都恢复了正常。”曹馨露说,她的学习生活已恢复如常,只不过最近出门会比较谨慎,减少夜晚或者在晚高峰人流密集的时候出门。
俄罗斯怀疑仍有幕后黑手
尽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宣称对莫斯科恐袭事件负责,俄罗斯与乌克兰及西方仍就恐袭的幕后真凶各执一词。
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让所有人相信,在这起恐怖袭击中没有乌克兰的痕迹,而是极端组织所为。俄方知道这起针对俄罗斯及其人民的暴行是谁亲手实施的,但俄方更关心的是其雇主是谁。普京强调,这次恐袭是一种恐吓行为,问题是谁能从中受益。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3月26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指出,恐袭事件的背后主使暂未查明。这起恐袭事件是由伊斯兰激进主义分子实施的,但西方情报部门提供了协助,乌克兰情报部门则直接涉及其中。
乌克兰方面否认与此次袭击有任何牵连。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对此次袭击负有全部责任,乌克兰方面没有任何参与。意大利外长安东尼奥·塔亚尼称袭击的视频很清楚,而且不止一个“伊斯兰国”渠道证实了他们参与其中,“普京在寻找攻击基辅的借口”。
对此,张弘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分析说,此次音乐厅恐袭的特点和以往“伊斯兰国”恐袭的特点不一样。他进一步指出,“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受极端思想蛊惑控制,以往实施的恐袭基本上都是自杀式袭击,但这次音乐厅恐袭抓捕的恐怖分子是为了钱而去实施恐袭,这类似于雇佣军的活动,不像是为了信仰去实施恐袭行动。“攻击方式不一样,令俄罗斯产生怀疑,以致俄罗斯认为幕后有主使,并将怀疑对象指向了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甚至是美国。”张弘指出,西方的表态也确实存在漏洞,在没有证据和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立即指出袭击是“伊斯兰国”制造,与乌克兰无关,这未免有“越描越黑”的嫌疑。
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专家的话报道称,音乐厅恐袭案或影响俄美关系与俄乌局势走向。
3月25日,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学者特列宁在“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撰文写道,此次恐袭必将对俄罗斯人民的意识和国家的公共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它还可能使莫斯科的外交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而这要取决于对袭击主谋的调查结果。鉴于相关结论的重要性,调查必将进行得非常彻底。
关于此次恐袭会带来哪些影响,张弘分析说,首先,这个针对平民的恐袭造成如此之大的人员伤亡,是对俄罗斯安全信心的重大冲击。其次,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回潮的担忧会更加上升,比如3月24日,法国政府把反恐警戒提升至最高级别。第三,俄罗斯的调查开始指向乌克兰,令外界对未来俄乌冲突的走势充满担忧,可能带来很多新的不确定性。第四,俄罗斯认为美国的预警信息分享不充分,对反恐行动没有实质意义反而造成了干扰,这使美俄的战略互信受到了一定破坏。张弘指出,现在美俄关系已经处在一个历史低点,这次恐袭会导致两国的安全互信更加脆弱。
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此次恐袭可能只是自2014年以来与俄罗斯作战的人,通过乌克兰当局之手实施的一系列企图中的一个环节。他补充说,乌方反攻“彻底失败”,俄军在整条战线掌握主动,因此有人试图闯入俄境内并立足,炮击俄居民区和民用基础设施。
张弘表示,恐袭与俄乌冲突是否会升级“还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虽然最近俄乌战事十分紧张,但都仅局限于双方对基础设施、能源设施以及重要军事目标的互攻,主要仍为军事上的远攻和双方在接触线上的拉锯战。这些都说明恐袭与俄乌战事暂时没有建立直接的责任链和关联。不过,他也提醒说,俄方对恐袭的最终调查结果预计会给局势演变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6864.html